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工程管理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25
/ 2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工程管理研究

武少瑞,丁薇

372926199204290812 371102199005071646

摘要:在当前我国节能节水舆论影响越来越强烈的新形势下,对既有建筑进行全面节能与节水改造成为很多城市旧城区改造的技术关键,本文针对既有居住建筑的节能节水改造工作的重点进行了分析,并就工程管理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工程管理

建筑在长期使用中不仅设备会老化,很多技术设备也相对落后,与时代要求不符,在针对既有建筑进行改造的过程中要积极选择技能延长建筑使用寿命,又能提升建筑节能节水效果的工程技术,同时还应积极就建筑改造的经济性进行分析,力争在优化建筑使用功能的基础上节约改造成本。

1既有居住建筑节水改造的重点分析

1.1积极选用科学的节水卫生设备

由于在建筑改造过程中应用科学的给水配件以及具有节水效力的卫生器具不会对建筑造成较大伤害,因此在节水改造过程中较多考虑这种设备的应用,不过必须根据既有建筑的具体情况进行给水配件的选择,确保给水配件与建筑供水支管压力相协调,这样才能有效提升结构节水效果。

1.2对管网漏水问题进行控制

由于既有建筑中的给排水管网是隐蔽工程中的一部分,给水管网出现漏水问题必然影响建筑节能节水效果,并且漏水还会导致周围结构腐蚀问题,对于既有建筑进行节水改造时要积极提升漏失水控制效果。

1.3中水系统的加入也是提升既有建筑节水效果的重要措施

在既有建筑改造中根据水量平衡理论分析,对既有居住建筑周围的绿化、道路结构冲洗及灌溉需求进行分析,并对住宅冲厕、汽车清洗的用水量进行研究,通过中水系统加入来降低清洁水的用水量,实现节水效果。

1.4雨水回用系统可以用于既有建筑的绿化及景观供水

由于雨水量受到天气影响较大,水量容易发生波动,对其进行净化回用时可以为居住建筑周围水景结构以及绿化带灌溉进行供水。

2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要点

2.1积极采用日光间优化设计

对于一些既有住宅建筑而言,阳台存在开敞的情况,可以通过对南向阳台进行封闭,使之转变为日光间而提升住宅温度保持效果,防止由于室外温度变化而造成室内温度较大波动的情况出现。由于日光间能够形成一定的温度传输屏障,有效降低室内温度散失的速度,因此而在室外温度较高的晴天,阳光可以直接照射日光间,使日光间的温度迅速升高,促进室内温度的平稳提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建筑能源消耗。

2.2 门窗的改造

在建筑结构中,门窗是造成热量损失的主要部位,其散热量占住宅外表面总散热量的三分之二。在进行既有住宅建筑改造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改换窗户结构的方式将建筑东部以及西部和北部的窗户都换成双层玻璃窗户,这样能够提升窗户结构的热阻效果,不过这种方案需要全面换掉窗户结构,经济性不好,因此,可以将提升门窗气密性作为改造重点,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可以在门窗框的缝隙中塞入垫片填充,并使用封条将这些缝隙密封,能够有效的降低门窗的热量损失,降低建筑能源消耗。门结构在住宅结构中通常的热量通道为单元大门,通过加设单元门可以降低门结构的热量散失与传导效率,为室内保温提供保障。

2.3 发挥窗帘作用

为了有效的减少夜间建筑室内热量的损失,可以充分发挥窗帘的作用,提升室内保温效果,降低采暖能源消耗。而在天气炎热的夏季,白天可以使用窗帘减少太阳的直射,降低散射热与辐射热,减少空调的能源消耗。为了提高窗帘的作用,可以采用双层窗帘,外层使用浅色薄纱,内层使用深色丝绒,能够提升窗帘的保温隔热作用,同时还应在一些南部窗户结构上增设遮阳棚,控制夏季高温时期进入室内的热量,以提升室内温度控制的效果。

2.4 屋面增加隔热板

为了提高旧城住宅的保温隔热效果,可以在建筑屋面增加隔热板。一般情况下,以下三种屋面结构可以使用隔热板:第一,建筑前后出檐并有檐沟的结构。在这种结构中,架空隔热板前后均设置通风口,能够促进空气的对流通风。第二,四周均有女儿墙的结构。在这种结构中,增加隔热板后需要在女儿墙上开设送风口,发挥换气通风的作用。第三,建筑女儿墙不允许开口,则需要计算女儿墙后侧的负压区,根据计算结果设定架空层范围。

2.5积极进行建筑结构节能优化

由于部分既有住宅中存在敞开式楼梯剪结构,这些结构的热量损失较大,改造中要将这种结构改造为封闭楼梯间,并且要加设单元门,以防止热量交换,同时为住宅增加安全管控因素,在住宅改造过程中要对其外部结构使用浅色涂料进行涂装,以提升室内热环境的运行情况。

2.6建筑外保温进行优化

应用新兴的保温材料,如相变材料作为一种储能材料,能够通过自身的相变过程,与外界实现能源交换。当外界温度降低时,相变材料能够释放储存在分子中的能量,而自身能够维持在相变温度范围内保持不变。当环境温度升高的时候,外界的能量能够被相变材料大量的吸收,并储存在相变材料的分子中,在这个状态中,相变材料始终处在相变过程中,能够长时间维持自身的温度保持不变。尤其在建筑环境中,当外界环境温度升高的时候,相变材料通过相变过程吸收热量,使得内部环境温度维持在人体舒适度范围之内。

3既有居住建筑节能节水改造工程管理措施

3.1既有住宅改造工程实施前做好可行性分析

由于既有住宅改造施工中存在诸多影响因素,施工前做好可行性分析就必不可少。首先应该就建筑改造后的安全性进行全面分析,由于建筑工程改造施工中会对结构进行拆改,可能会影响结构稳定性,必须做好安全性分析,以保证改造后建筑居住安全性与可靠性。其次进行建筑能耗及水耗分析,在建筑既有使用环境下进行能耗模拟分析,同时对建筑中水系统运行的浪费情况进行全面分析,以便选择科学的节能节水方案以及施工材料。最后对改造施工的经济性进行分析,由于很多既有住宅建筑都为私有不动产,改造施工也需要居民出资,对住宅进行改造施工时如果成本太高会遭到居民的反对,因此必须对住宅节能节水改造工程施工中以及后期经济性因素进行全面分析,选择综合效果好、造价低的改造方案,以体现建筑节能、节水效果与经济性为前提进行施工。

3.2对改造施工质量进行全面管控

在既有住宅节能节水改造中,通过技术方案落实能够有效提升住宅在后期运行的节能与节水效果,在改造施工中对于节能节水技术及措施进行全面质控,做好各环节质量检测,并做好节能节水材料与器具、构件的质量检查,保证节能节水改造施工的后期运行效果。在全面施工前要采用信息化平台对改造施工的能耗、水耗变化进行科学计算,并对施工过程进行虚拟设置,研究施工后的服务效果,积极优化既有住宅建筑使用的环保与节能、节水价值。

3.3进行建筑改造前对于住宅建筑的使用年限进行充分考虑

由于在很多住宅建筑运行中,由于使用时间过长,很多建筑结构都已经在长期使用中发生了损坏,采用改造技术后由于建筑年限所限难以发挥建筑节能以及节水技术改造的效果,因此可能需要二次改造,在进行改造过程中要对是否需要二次改造进行验证,并在首次改造过程中为二次改造工作留好空间与结构位置,防止由于改造技术不合理导致的资源浪费问题发生。

4结语

总之,在我国建筑节能以及节水改造过程中,针对建筑改造的节能技术措施、节水措施的技术实施效果进行全面分析,并通过改造技术的经济性分析来选择最经济、最能有效提升建筑节能节水效果的工程措施,在施工中积极优化施工团队的设计方案以及施工技术能力提升既有建筑节能节水改造工程的综合效力。

参考文献:

[1]肖东发.论旧建筑改造中的节能设计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9(27):84-85.

[2]陈鸣镝.实施建筑节能改造是农村清洁供暖可持续发展的关键[J].区域供热,2019(04):37-45.

[3]魏鹏飞.既有居住建筑综合节能改造施工特点及施工建筑[J].建材与装饰,2019(26):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