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不“微”—高中生物教学微课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02
/ 2

微课不“微”—高中生物教学微课的应用

袁赛美

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第六中学,655500

摘要:随着新课标的提出,当前的教育教学也发生了相应的革新与改变。尤其是在如今信息技术不断飞跃式发展的阶段,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注重网络教学的重要性。在给学生构建教学微课的过程中,不断发现与反思学生所学习的情况,并逐步革新当前线下教学所存在的问题。为了进一步地体现出微课教学的卓越性,增强微课教学的实际效果。本文就从以下几点探究,关于微课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高中生物;微课教学;应用方案

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之下,如今的教育以及生活都在向着信息化的方向上发展。对于当前的高中生物教学来说,更应是如此。教师应当充分了解信息化教学背景下的具体优势,在巧妙利用微课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掌握并应用微课教学的核心要义。通过多种手段相结合,发挥出微课短小精悍的特点,提高课堂实际教学的质量。基于此,为了构建更加有效的微课教学形式,笔者就从以下几点给出自身一些浅薄的意见。

一、借助趣味微课,开展课堂导入

在高中阶段的生物教学中,教师应当明确生物知识的具体特征。为了进一步地体现出微课教学的实用性,教师就应当在课堂的教学阶段,借助一个简短的微课内容来引发学生的思考。鼓励学生融入到微课当中,探寻其中知识点的具体含义。以这种方法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1】

例如,在进行教学“植物生长素”这一章节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在课堂的开始之前,借助信息技术给学生设计一个这样的微课,来引发学生的思考,并给学生传授最基础的知识。比如说“农民在种植棉花的时候,往往会采用打顶的方法来增加产量。经仔细研究发现,棉花的顶端会产生植物生长素。而过高的植物生长素会抑制侧芽的生长,因此不打顶的棉花,产量较差。”借助这个简单的微课视频,先给学生讲述最基础的内容:高浓度的生长素抑制植物生长,低浓度的生长素促进植物生长。以这种方法进行课堂导入,教师在给学生讲解植物生长素在成长和运输过程中所涉及的几种特殊运输形式,如极性运输和横向运输的发生前提。通过微课的方法给学生展示单侧光照射下,植物生长的趋光性。让学生理解,植物生长素对植物生长调节的作用。借助这种导入性的微课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二、设计专题微课,讲解难点知识

高中阶段的生物知识,相对而言更加的复杂和系统化。各个难点知识之间,具有着紧密的联系性,因此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往往会对一些重点的知识难以理解,或者是掌握不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就可以给学生设计专题微课,强化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生物水平。【2】

例如,在进行教学“体液调节”这一章节的时候,在体液调节的过程中,往往伴随着分级调节和负反馈调节两种常用的调节形式。因此本章节的知识相对于其他章节而言,更加的复杂和繁琐。为了让学生能够理解这部分内容,教师就可以专门的给学生设计一节微课来,主要讲解体液调节中接受各级刺激给予各级反馈的构成。比如“以最常见的甲状腺激素调节为例,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垂体释放促甲状腺激素作用甲状腺。而甲状腺受到促甲状腺激素刺激之后,则会分泌甲状腺激素。但是,甲状腺激素在人体的含量过高又会作用于下丘脑,抑制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产生。这种闭环的调节,是体液调节的特点。”教师在微课当中,要通过视频讲解的方法,将体液调节的各自特点为学生总结出来,以此来加深学生的印象。

三、构建总结微课,温习巩固知识

为了进一步的提高当前生物教学的质量以及效率,巩固学生已掌握的知识。教师就应当在每一章节之后,通过设计总结式的微课来强化学生的理解。借助微课的形式来给学生逐条地梳理知识点,了解各个知识点之间层层递进的关系。借助这种教学模式,来显著提升课堂教学的成果。

例如,在进行教学“免疫调节”这一章节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在课堂的教学最后,先去给学生复习和回顾本章节所学习到的知识。让学生找到人体三道免疫屏障当中的各个组成部分,以及每一个免疫部分所对应的特征细胞。让学生能够以整合的目光看待这些已学习过的知识之后,教师要专门给学生设计一节复习的微课。在微课中直观地展示病毒入侵人体时,免疫调节当中各个细胞的主要作用。通过形象的动画方式来,带领学生重新回顾人体免疫系统是如何进行正常工作的。最后还要给学生重点讲解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区别以及记忆细胞是怎样产生的?通过这种微课进行复习,强化学生对于知识的记忆。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高中生物课堂之上,采用微课教学给予当前的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血液,也带来了新的活力。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学习习惯以及认知特点,设计出利于学生理解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微课内容。鼓励学生深入到微课当中发现知识,探究知识并应用知识。最后,教师也要给学生设计相应的总结微课,来帮助学生归纳和总结知识。借助多种途径,充分发挥微课教学的优势,提高学生自身的生物水平。

参考文献:

【1】吴海燕.高中生物微课设计教学探究[J].试题与研究,2022(17):51-53.

【2】李桂林.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甘肃教育研究,2022(07):110-112.地址:袁赛美,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第六中学,65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