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管理风险防范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17
/ 2

建设工程管理风险防范探讨

罗伟峰

广州宏达工程顾问集团有限公司 罗伟峰

摘要:当今社会中,建筑事业快速推进和发展,为使建设工程项目的质量得到提升,创造良好的企业效益,就要提高对建设工程管理风险防范的重视程度,通过科学化、合理化的措施方法强化工程建设方的风险管理能力和水平。本文主要对建设工程管理风险的特点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设工程管理风险防范的有效对策,为建筑行业的持续稳定进步提供参考。

关键词:建设工程;工程管理;风险防范

    新时期,我国建筑行业迎来良好发展态势,也极大的推动了社会经济等各方面的进步。但对于建筑行业而言,质量、管理以及安全等依旧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对工程管理效果、效率产生重要影响,使得建筑行业在发展中面临极大的风险。为此作为工程建设方,应提高对工程管理风险防范的关注和重视,并通过科学化的防范措施降低风险,保证建设工程管理更加有效、稳定。

一、建设工程管理风险特点

    首先,客观性。工程项目建设中的影响要素是比较多,风险也是十分常见的,所以建设工程的风险管理有一定的客观性、通用性。由于建设工程的规模大,周期长,因此风险会长时间的隐藏其中[1]为此在风险管理中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了解风险要素,对风险进行科学防范。

     其次,复杂性。建设工程的投资金额大,工程建设中涉及到的人员数量多,工程间的关系也比较复杂。在具体建设中,由于风险因素的影响和作用,风险类型也比较呈现多样化,。所以使得建设工程的风险管理与防范也是比较复杂,风险问题具有多变性,影响风险管理、防范工作的有序推进,也会对工程建设的质量效果产生影响。

    最后,全方位。建设工程中风险问题是不可避免的,并且在整个建设施工中都可能出现风险问题,风险管理、防范必须要在现场进行及时处理,明确工程建设中的细节问题,避免风险对工程建设产生不利影响。

二、建设工程管理风险防范策略

1、优化工程管理制度建设

    作为工程建设方,要实现良好的建设工程管理风险防范效果,应积极优化完善工程管理制度的建设,如合同管理、安全管理、质量管理、成本管理以及进度管理制度等[2],建立全面的工程管理制度体系。不同管理体系中,要将不同管理内容纳入到利用差异化法律法规体系建立的管理框架中,确保管理工作的规范、有序推进。基于合同管理制度对建设工程的合同进行管理,保障合同中的各项条款合法、合规,维护工程参建各方面的利益,让合同的实施达到良好的效果。同时借助于安全管理、质量管理制度对建设工程的有序推进提供保障,强化工程质量水平,建设出更加高精尖的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制度确保工程项目的总支出科学合理,减少建设方在工程建设中的成本消耗。进度管理规范工作人员的行为,使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工程任务,降低工程造价。可见,各管理制度密切联系,又各自独立,只有完善建设工程的管理制度,才可以将工程风险降到最低,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

2、强化风险识别

    为更好地对工程管理风险进行防范,需要强化建设方风险识别的能力。某些工程建设企业在风险预防上往往依靠传统经验,达到的效果并不理想。为更加全面的进行风险防范管理,就需要工程建设方全面的对工程进行分析,对于风险来源有效识别。由于工程项目的建设内容是有差异的,设计、建设规模、结构以及验收标准等都不同,所以按照统一的模式、公式消除风险并不可行。建设企业应积极强化工程项目分析,邀请专家对工程风险进行评估,识别工程中潜在的风险,并收集相关的风险数据信息,为风险防范提供指导。

3、建立风险预警机制

在风险形成之前,建设企业就应通过预警管理措施对风险进行有效的防范。为确保风险防范效果,还应建立完善的风险预警机制,以便对工程建设管理中的风险进行有效的评估、分析以及防范。首先,完善风险预警信息系统,要做好这一点需要有良好的信息数据库。通过对有关信息的收集、整理以及发布等建立数据库,保证各部门之间可以实现信息共享,并密切合作,使数据库信息能够准确全面、及时有效。同时,完善风险预警指标以及预判系统[3],这是提高数据库信息利用价值,依据标准准确判断信息的重要部分。优化风险预警对策机制,结合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全面准备,结合风险预定判断系统显示出的不同预警信息,及时采取科学的策略进行处理,降低风险造成的损失与后果。此外,还需要建立风险信息的反馈机制,定期对收集到的相关信息进行更新,对于存在的问题要及时的发现反馈,确保风险预警机制可以更为高效的运行。

4、制定应急与挽救方案

    为使建设工程管理风险防范达到良好的效果,还需要制定应急与挽救方案。这一应急方案的制定旨在将工程风险控制到最低,结合经济、人力等因素,建设企业应结合工程项目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制定针对性的应急方案,先评估风险,对于较大风险或可分类的小风险制定应急方案,如出现重大人员伤亡事故的应急预案、大型火灾事故的应急预案等。对挽救方案进行制定是在风险出现之后,尽可能降低财产损失,将风险造成的负面影响控制到最低。为此挽救也可以说是应急方案的补充。一般而言,挽救方案不能提前制定,因为风险出现前,人们无法判断出风险发生的具体位置、损失情况

[4],所以需要在应急预案中对挽救预案进行补充。

5、强化管理人员水平

    为有效的对建设工程管理风险进行防范,管理人员素质水平的提升也是极为重要的,确保其在工作中能够严格认真,降低风险可能发生的机率。在人员招聘时,要综合评价管理人员素质水平,保证所有录用的人员都有较高的素质能力。同时对已经聘用的人员要开展相应培训,使其对工程建设的流程进行把握,同时在培训中吸取经验提高技能。首先,保证执证上岗,避免出现挂靠情况不履职、人证不符等情况,对于所有的上岗人员,需要认证审查其资格证书,如果发现存在作弊虚假证书问题,要立即严厉惩处。其次,为使强化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水平得到强化还需要完善绩效考核制度,建设单位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方式对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以及素质品质等进行全面把握,对于素质要求不合格的人员,予以辞退,确保所有建设工程管理人员都具备较高的素质、能力。最后,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5]。工程项目管理人员要在工作中持续认真的学习,在学习中成长,在实践中强化。认清自己工作的重要性,明确自身位置,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理念,积极主动的学习、进步,及时全面的更新自己的知识,强化技能。

结束语:

总而言之,对于建设工程而言,其规模比较大,工程建设的时间长、涉及到的内容和人员等比较多,因此风险出现的机率概率也会更高、更多样化。由于工程建设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所以建设工程的实施与开展都需要工程管理作为保障,避免出现诸多问题影响工程建设的进度、质量,进而降低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如今,经济一体化趋势加强,建筑企业也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作为建设企业,要强化自身的实力与竞争力,必须要积极推进建设工程管理,而工程建设中,风险又是时常出现的,所以还需要建设企业提高对风险防范的重视程度,采取科学化的策略措施有效的防范工程风险,确保工程项目高质量、高水平建设,也推动建设企业实现持续、稳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蔡方亮.建设工程管理风险防范措施研究[J].房地产世界,2022(16):91-93.

[2]关普阳.建设工程项目常见风险管理[J].价值工程,2022,41(20):22-25.

[3]杨勇军.建设工程项目开发建设管理风险研究[J].中华建设,2021(10):46-47.

[4]杨翔.建设工程管理风险防范与控制研究[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21(01):162-163.

[5]董磐磐.建设工程管理风险防范与控制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21):234-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