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出古诗词的古味、韵味、语文味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17
/ 2

教出古诗词的古味、韵味、语文味

魏民侠

陕西省澄城县教研室  715200

摘要: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编的古诗词增加到129首,占到了选文总量的30%。而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根基,古诗词教学最能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那么,怎样教学既能体现古诗词的“古”和“韵”,又能体现语文教学的“语文味”?教者通过实践,总结出了吟诵、抓关键词、紧扣诗眼、了解时代背景、抓主题内涵、寻找语言训练点等方法,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诗意,感悟内涵,共鸣情感。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   古味   韵味   语文味

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体现了祖先们丰盈的思想内涵与高超的文学造诣。简短干练的文字所传达的情怀,所彰显的文采,所创设的意境,总让人流连忘返。

那么,古诗词到底应该如何教?约定成俗的教法是:“读通读顺---结合注释理解字词---学生合作理解诗意—结合背景感悟诗情---再读背诵积累运用”,但如果从语言文字运用角度思考,从古诗词的“古味”及“韵味”方面着眼,又该如何完善我们的教学呢?近期,有幸参加了“全国小学古诗词暨中国传统文化与小学语文教学专题研讨会”,观摩了来自全国各地名师大家的课堂教学,在与他们的思想碰撞过程中,对古诗词教学产生了一点新的思考。

一、学会吟诵,感悟古诗词的古味”“韵味

吟诵是古人创作诗词文赋时的原始状态和主要方式,是他们心志与情感的外显反映。如果用他们创作的方式去欣赏他们的作品,古人的心态、情思、意境,才会有最真切的体会。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而文字是语言的书面表达,虽能反映语言的意思,却不能说明语音的音长、音强、音高。单纯把文学当作文字来解释,是不能体会文学涵义的。而有韵律有节奏地吟诵,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诗词意思,深刻体会诗词精神内涵和审美韵味。在吟诵中,彰显了文字本身不具有的意义。

诗词歌赋讲究对仗、押韵,讲究诵读时的平仄起伏,抑扬顿挫,如:平长仄短,入声字外的尾韵拖长,入声字读得短而快,依字行腔……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陈琴老师对古诗词的吟诵,真可谓出神入化。吟诵中,长短高低,平仄处理,韵脚拉拖等恰到好处,再加上浑厚的音质,飘逸的姿态,宛若古人穿越而来,与我们欢吟交心。闭眼倾听,古诗词空灵而悠远的意境浮现眼前,清晰灵动的画面栩栩如生。听她的吟诵,便可对诗词内蕴有所意会,诗人传达的情怀鲜活而真挚地与我们产生了共鸣。

二、对读关键词,感悟古诗词的表达技巧。

古人在诗词创作中非常重视表达手法,如动静、疏密、虚实、对仗等等,形成中国古典诗词所特有的艺术魅力。教学时就应该抓住其语言特点,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情感与方法的熏陶。

如杜甫的七言诗《绝句》堪称对仗的经典,“两只”对“一行”,“黄鹂”对“白鹭”,“翠柳”对“青天”,“窗”对“门”,“含”对“泊”,“西岭”对“东吴”,“千秋雪”对“万里船”。词性工整,一一对仗,生动形象地创设了一幅动静结合、色彩明丽的画面。教学时,可先引导学生熟读成诵,再变换着方法与学生对读对仗词:教师读“两只”,学生对“一行”,教师读“千秋雪”,学生对“万里船”,教师读“窗”,学生对“门”,教师读“鸣翠柳”,学生对“上青天”……反复对读之后,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要这样对,在学生的思考与表达中将古诗词的表达技巧了然于心。

又如王维的《山居秋暝》则是疏密有致,前两句交代环境“雨后空山”和时间“秋天傍晚”,疏朗简洁,后两句却写到“明月”“青松”“月光”“清泉”“石头”“水花”,意象丰富。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读“空山”能否对“天气”?读“新雨”能否对“晚来”,为什么?让学生明白前两句并不对仗。再让学生认真读读,看前两句分别写的是什么?弄清了写的是时间和环境后,再让学生读读后两句,说说其写法技巧。最后引导学生明白后两句景物密集,一一对应,同桌之间互相对读,感受景物的雅致与诗词写法的精妙。

又如,查慎行的《舟夜书所见》: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微微风簇浪,散作满天星。前两句写静,后两句写动,给人美妙的遐想。教学时,教师说静景,学生读动景,在对读中理解诗意,想象画面,感知情思,创设意境,领悟方法。

三、紧扣诗眼词眼,感悟古诗词的主题内涵。

现代文教学中,我们习惯于在主题思想统领下设置主干问题,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解读文本。古诗词也一样,也是围绕主题思想组织材料,搭建结构。主题相当于诗词的眼睛,教师如果能准确把握诗眼,通过诗眼理解诗意,感受诗情,进入诗境,便可事半功倍。柳宗元的《江雪》诗眼是“钓”,在千山、万径这样广漠的背景下,鸟飞绝、人踪灭,孤舟独钓,钓的是寂寞?苦闷?希望?理想?还是对生命价值的追求;叶绍翁的《舟夜所见》诗眼是“寒”,秋夜之寒,落叶之寒,孤身客居他乡之寒;《独坐敬亭山》诗眼是“孤独”,前两句描写了“鸟飞尽”“云去闲”,诗人孤独、寂寞,三四句中诗人似乎在被拟人化了的敬亭山中寻到了慰藉,然而,“只有”却将孤独之情表现得更加突出。一切景语皆情语,全诗虽句句写景,却句句传情。教学时,教师就要善于抓住“孤独”,寻找每一句中思维的生发点,引导学生感悟诗词内蕴。

不同的诗词有不同的主题,在主题背景下,总有一个字或一个词是作者心境的写照,教师要认真研读,敏锐捕捉,准确定位,全面落实古诗词教学目标。

四、抓住语言训练点,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

教学古诗词时,单纯的理解意思与浅表地了解时代背景,并不是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古诗词教学同样担负着语言文字训练与人文情怀熏陶的义务与责任。教学时应该在语言的凝练、用词的准确、意象手法的运用等方面深入理解并强化运用。作为语文教师,就要抓住古诗教学的语言训练点,引导孩子们去感悟文字的美妙,在运用中达成学生语言素养的提升。

如教学《渔歌子》时,陕西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王林波老师就抓住了第三四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进行语言训练。他以图画为载体,引导学生认真观察,鼓励学生用三个字描述图中的某一种事物,然后替换原词中的“青箬笠,绿蓑衣”。学生说出了“白头发、乘小舟;小木舟,钓鱼钩;花开花,鱼飞鱼”等等个性的词语,虽然显得很稚嫩,但在观察与组成三字词语过程中,思维与语言恰当融合。

又如教学《泊船瓜洲》中的千古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时,可以让学生说说感知到的诗句中运用最为传神的字词是哪一个?如果是自己写,可能会用哪个词?通过反复训练领会诗人创作的严谨态度和精妙绝伦的文字涵养。

五、结合背景资料,与诗词情感产生共鸣。

有些古诗词作者直抒胸臆,字里行间把所要描写的景物或表达的感情展现得淋漓尽致。如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短短二十八个字就将忽睛乍雨、气象万千的西湖晴雨景观描绘得形象生动,西湖妩媚多姿的神态给人留下了无穷的想象空间,诗人对大自然无比热爱、向往的情怀表露无遗。再如李白的《望天门山》,寥寥数语将看到长江水的气势描写得荡气回肠。这样的诗词理解起来相对简单。但还有很多优秀的古诗词含蓄而内敛,通常借助常见的景、事、物表达作者或苦闷、或忧伤、或喜悦的心情,这样的诗词就必须结合时代背景深入理解,否则很难把握古诗词的原始风貌,理解可能产生偏颇。如于谦的《石灰吟》,就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咏石灰即是咏自己磊落的襟怀和崇高的人格。于谦为官廉洁正直,曾平反冤狱,救灾赈荒,深受百姓爱戴。明英宗时,瓦剌入侵,明英宗被俘。于谦议立明景帝,亲自率兵固守北京,击退瓦剌,使人民免遭蒙古贵族再次野蛮统治。但英宗复辟后却以“谋逆罪”诬杀了这位民族英雄。这首《石灰吟》可以说是于谦生平和人格的真实写照。

还有一些古诗词由于创作年代久远,有一些特定环境、特定习俗下的特定用语,必须借助注释进行理解。如理解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就必须知道古人有在重阳节登高、佩戴茱萸、饮菊花酒的习俗。再如苏轼的《卜算子》,“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就必须知道古代以沙漏代替时间流失的方法,才能理解“漏断”指时间已经很晚了。所以,理解古诗词联系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必不可少。

古诗词教学看似简单,其实不然。教学既不能浅尝辄止,又不可深度挖掘;既要和古人思想达成共鸣,进行文化传承,又要在简短的文字教学中加强语言训练,进行文学熏陶。古诗词教学的“味道”,还需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进行积极地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