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深基坑开挖方案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17
/ 2

市政工程深基坑开挖方案研究

李典仁 ,余凯,昌盛 ,姚峰,吴亚

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湖北 410000

摘要:在城市的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市政工程的作业范围不断拓展,这就促使工程中的深基坑项目大量增多,基坑作为技术难度大、复杂性强的施工作业,需加强对施工技术的优化选择,严格控制技术措施,降低事故发生几率。在深基坑开挖的作业流程中,开挖、降水及施工管理都是重点及难点,务必根据现场实况,选择及应用最佳开挖方案,以保证施工的可靠性、安全性,降低对周边环境、建筑物的不良影响。文章主要探讨的就是深基坑开挖方案,以保证市政工程建设项目的有序进行。

关键词:市政工程;深基坑;开挖

在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深基坑开挖不仅是主要施工项目,更是影响工程质量安全的重点项目,基于此,需保证深基坑开挖的合理性,根据现场情况,做好对深基坑开挖方案的优化设计,提高开挖深度等技术指标的可控性,在选择开挖技术时,还应对开挖周期及成本进行综合分析,提高深基坑开挖方案的可行性,消除开挖中的风险及问题。基于此,在深基坑开挖操作中,需对支护结构的变形系数进行深入研究,通过优化开挖方案,同时做好开挖及支护的协调性作业,减少无支撑暴露时间,提高深基坑施工的有效性。

1市政工程深基坑开挖中的常用方式

1.1分层开挖

在深基坑的分层开挖中,还可细化为放坡开挖及设置围护的开挖方式。通常情况下,当基坑现场的地质条件优良时,就可采取放坡开挖方式:其一,场地情况允许时,可直接一次性开挖到位,但是此种开挖方式仅适用于浅层开挖作业中,无需分层开挖,在开挖阶段需对边坡稳定性进行动态关注,提高开挖操作的安全性;如果地质条件不良、基坑较深,可应用一级放坡方式开挖基坑,因基坑较深,安全控制难度大,需采取分层开挖的方式,充分保证基坑开挖的可靠性。开挖有围护的基坑时,应先明确基坑具体情况、有无支撑,再选择适宜的方式进行开挖:有围护无支撑的现场情况下,应结合基坑特点及开挖深度等因素,采取分层有效挖掘的施工方式;针对内设支撑的基坑,同样需明确现场情况等各项要素,再选择具体的开挖模式。

1.2分段开挖

在部分大规模的基坑或隧道工程中,整体建设项目的面积大,可能在施工现场出现边界长、跨度大的基坑,这类基坑因跨度及基础条件的影响,开挖难度较大,为了按照施工要求,将此路段开挖到位,就需在作业期间做好对基坑变形情况的监测,加强对流水施工技术的有效控制,将开挖部位划分为多个分段,按段开挖,提高施工效率。

1.3分块开挖

分块开挖基坑的关键在于,根据基坑的实际情况,依照其边界特点,将边界形状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将整个基坑划分为多个块区,促使开挖作业分块进行。在采取此种方式进行开挖作业时,需依照各块基坑的面积,严格控制基坑变形量,提高基坑分块的有效从,促使开挖作业顺利完成。

2市政工程深基坑开挖方案的对比研究

在某市政工程项目中,施工现场的表层为填土,同时存在黏土、粉质黏土、碎土石层,基坑长度为182m,最小宽度32m,最大宽度120m,开挖深度在12.3m-16.5m之间。

2.1深基坑开挖方案的初步设想

在设计深基坑开挖方案前,需先对基坑的平面形状进行了解,目前最为常见的基坑形状为长条形、矩形、方形、圆形。基于本工程现场情况及特点,针对基坑支护采取钻孔灌注桩与内支撑相结合的方式,其中内支撑布置形式能够产生对开挖作业的直接影响,基于此,根据基坑的实际情况及开挖适用条件,可将开挖方案初步设定为:放坡开挖方式适宜应用于现场地质条件优良、空间足够、无内支撑的项目中,本工程可采取此种开挖方式。分段开挖适合在长条形空间中应用,本工程形状与不相符,不适宜应用分段开挖方式。而岛式开挖需先以基坑周边为开挖起点,促使其形成四周低中间高的环式岛屿形状,开挖的同时还需同步进行支护,支护完毕再开挖基坑中部土方,但是本工程基于支护方式的影响,设置了大量的内支撑,应用此种开挖方式,实际开挖难度较大,技术操作不够便捷,出渣难度大,基于此,综合工程实况及开挖适用条件,本工程可选择分层分块的开挖方案。

2.2开挖方案的初步制定

在应用分层分块开挖方式时,需确保分层厚度与现行的安全技术规范保持一致,具体的分层厚度需根据土层情况加以明确,开挖阶段还应结合相应参数,计算出临时边坡的坡度。因此,在基层分层开挖时,应保证分层厚度的合理性,同时达到多方要求,以免基坑开挖中出现变形问题。在分层分块开挖时,应结合现场情况,适量留土护壁,尽快开挖、及时支护,一般应先在中间部位形成支撑,而后快速对称平衡,促使其形成端头支撑,尽可能的缩短无支撑时间,在保证开挖质量的基础上,提高现场安全性。分块开挖时,应保证分块的平衡性及对称性,根据开挖要求,按顺序调整基坑深度。

2.3明确开挖方案

结合市政工程现场情况及深基坑开挖要求,可采取分层分块开挖的方式,提高开挖的合理性,在实际开挖中,分层厚度可设定为6m,划分出不同的开挖阶段。根据本工程的基坑平面形状,可先明确基坑轴向方向的对称点,对开挖顺序进行优化调整,适当增设开挖作业面,在运用机械设备进行开挖的同时,匹配人工作业模式,促使开挖作业能够快速进行。因本工程基坑以轴线为主的两侧具有对称性,在对各区域进行开挖时,可同时进行双侧的土方开挖作业,保证其对称性。

2.4开挖方案的优化

为了便于进行现场土方运输及设备操作等作业,应在基坑开挖中逐步形成道路,确保基坑开挖与下基坑道路的建设工作相互协调,这样当第一层开挖作业完成就后,道路也基本成型,具备正常通行能力,便于渣土的向外运输,此时多个开挖面可同时进行作业,在开挖第二层土体时,对完成开挖的部位进行支撑。在第二层开挖作业结束,进行第三层开挖作业时,第一层开挖中建设的下基坑道路将逐渐消失,现场剩余的道路将贯通基坑,通过对该道路进行应用,也能够打开多个施工面,保持对称性的开挖第三层土方。

2.5优化后的开挖方案

在第一层土体开挖中,可先运用机械设备开挖钢筋混凝土支撑平台上的区域A,同时应用长臂挖掘机在基坑顶部进行开挖,此时可借助环形道路完成该部位的开挖作业,同步建设下基坑的道路,在道路形成后,应用小型挖掘机分别在区域B及区域C的内支撑空间中进行开挖作业;开挖第二层土体时,可借助基坑中成型的几条开挖道路,共同进行对区域A、区域B及区域C的开挖作业,此阶段可操作长臂挖掘机,对基坑顶部进行开挖,借助施工现场的道路辅助开挖。针对工程中格构柱之间的土方项目,需使用挖掘机按标准参数掏挖,逐渐进入宽敞位置,自卸汽车通过道路直接进入到宽敞位置装土出渣;在第三层土体开挖作业中,同样需借助基坑中的开挖道路,按顺序开挖区域A、区域B及区域C,各区域开挖中,都应保证对称性,挖掘机与自卸汽车可顺由通道进入到基坑底部,此时可采取向前推进的方式进行开挖作业。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市政工程深基坑开挖的技术难度高,不仅要依照规范要求按顺序开挖,更需保证开挖中的安全性及稳定性,结合深基坑现场的实际情况,运用适宜的开挖技术及方法,优化完善开挖方案,提高开挖作业的连贯性,缩短开挖时间,提高开挖质量。

参考文献:

[1]刘菲, 王年红. 基坑开挖工程中开挖方案及技术措施分析[J]. 建筑技术开发, 2017, 44(03):141-142.

[2]胡军. 深基坑开挖对邻近既有高铁桩基影响研究[J]. 铁道工程学报, 2017, 34(6):12-17+22.

[3]陈凯, 丁晓春, 何远金,等. 超深基坑开挖支护遇深厚淤泥层施工技术[J]. 施工技术, 2015,(13):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