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创新与发展路径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17
/ 2

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创新与发展路径探析

刘晓凤

河北外国语学院 050091

摘要:在信息化时代中,构建高校教育管理模式对提升高校教育管理质量具有巨大的优势与价值。为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发展趋势,高等教育和教学管理的规范化、网络化建设成为现实所需。当前,高校教育管理的信息化改革已经初见成效,但仍然存在很多不足。探索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创新发展路径,是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和教学管理水平提升的重要任务。本文基于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意义,分析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现状及问题,探索信息背景下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创新与发展路径。

关键词:信息化背景;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发展路径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它在高校教育管理领域的应用也显得愈发重要,已成为推动高校教育管理模式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对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增强智能化、精准化起到了很大推动作用。在信息化技术的促进下,教育管理工作效率得到显著提升,传统教育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以解决。因此,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是新形势下高校教育管理改革的必然趋势。

1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意义

第一,有利于实现教学的全要素管理。高等教育教学系统是由多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系统内部包括培养方案、培养过程、教学设备、信息技术、教学环境等多种元素。实行教学管理信息化,有利于将纷繁复杂的元素进行协调整合,促进教学管理从一般事务层面上升至学生个性化管理、师资管理等全要素层面。第二,有利于实现高校教学的全过程管理。有效的教学管理反馈,能够为信息化建设提供现实依据,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有利于将教学计划从制定到组织实施和结果控制的全过程纳入统一管理体系,吸纳师生意见,改善管理实践。第三,有利于教学管理的规范化。教学管理工作涉及的范围广泛,事务繁杂琐碎,流程多且工作量大。缺乏有效的科学管理手段,难以实现有序的教学管理,信息化教学管理手段能够将教学管理的各个环节有序衔接,提高了教学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2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现状及问题

2.1信息化教育管理体制不够完善

高校在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规章制度是提升信息共享能力、交流效率的关键,能够确保各部门形成科学的共享机制和交流体系。然而,在实际信息化建设中,各系统或部门的信息制度难以切合高校整体的建设要求,导致各系统在数据处理、传输与分析中出现明显的差异。在信息化管理制度建设中,一些高校还缺乏全面、合理、规范、科学的方法,难以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对信息化建设进行引导,甚至流于形式,无法发挥其真正的功能和作用。

2.2专业信息化教育管理人才不足

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内容十分复杂且任务量相对较重,几乎包含了高校的教育教学及校园建设等各个方面,这对教育管理者提出了更高要求。信息化背景下的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发展,要求教育管理人员不仅需要具备先进的教育管理理念、扎实的教育管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还需要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水平,能够熟练操作各种信息技术设备和办公软件系统,了解和掌握高校教育管理数据信息。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推进离不开专业的高素质信息化技术人才,但从现阶段来看,影响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是缺乏专业的信息化教育管理人才。首先,部分高校缺乏专业的信息技术人才,在教育管理过程中未能深入整理和研究有关信息资源的重要价值,对信息资源的挖掘缺乏实质性内容,对信息化背景下的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缺乏专业性的指导与技术性的支持;其次,有些高校未设立专门的信息研究小组,未组建高素质的信息化管理团队,难以满足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发展的需求。

3信息背景下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创新与发展路径

3.1建立健全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制度体系

科学合理的制度体系是确保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保障。首先,在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创新路径的过程中,高校制度建设人员要深入了解和全面把握本校信息化发展的实际情况,在综合考虑校内各部门信息化工作特点的同时,充分发挥管理手段与先进技术在教育管理中的最大优势,做好满足高校发展的教育管理信息化制度设计和前期规划工作。然后根据自身实际发展情况和教育管理具体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科学合理的制度体系,并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改进和完善,为高等教育管理提供具有可行性的参考意见与建议。其次,要重视原有的教育管理制度体系。信息化环境下的教育管理工作虽善于使用大量的技术和相关的信息,但从本质上来看,仍然延续着原来的教育管理工作,且原有的教育管理制度有其存在的必要。因此,高校在构建新的教育管理制度的同时,要持续优化与改进原有的教育管理制度体系,使其适应信息化环境下的教育管理工作,并与新的信息化教育管理制度进行有机融合,共同推动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进程。

3.2加强专业信息化技术人才培养

专业信息化技术人才是影响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每个环节都需要专业技术人员和信息化管理团队的参与和指导。高校教育信息化管理队伍中除了教育信息化管理人才之外,还包括运用信息化技术进行日常事务管理和教学活动的人才,这两类人才在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发展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校要大力加强信息技术管理团队建设,将具有信息化意识、能够熟练操控信息系统的高素质人才调配到一线工作岗位,组建一支专业强、业务精、素质高的信息化平台建设小组,让那些懂技术、懂管理的专业人员参与其中,共同参与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促进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高校要精准地把握教育管理信息化发展目标,通过对从事信息化管理系统的人员和团队进行多元化的培训活动和多样化的培训方式,让他们接受新的信息化技术,提升业务水平,培养一批具备信息开发、挖掘、存储以及信息分析等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通过信息化技术培训,使他们更多地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处理能力,为保障信息化系统安全、有序运行提供切实保障,从而更好地适应教育管理工作。

3.3提升信息资源共享程度,加强信息网络建设力度

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优质的数据和信息是大众资源,信息透明、可靠、安全、广泛是高校追求的目标。为了确保所有人都能享受相同的信息技术资源,高校应提升信息资源共享程度,共用同一数据库或者信息发布平台,不断增强不同专业、不同职能部门之间的信息公平性,从而促进共同发展、合作进步。同时,为了增加学生日后求职竞争力,高校应不限专业、不限年纪地对学生开放所有的教学与研究资源,提升信息资源共享程度,使其有机会学习到专业之外的知识。为了提升优质资源的共享程度,高校还可以采用“同读一本书”“同上一门课”等方法,提升高校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程度,缩小差异,提升教育公平程度。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应该协同相关管理人员,通过与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信息平台的有机结合和高效配合,对整个高校信息管理过程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与控制,从而保证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质量和成效,不断推动高校在新时期、新的发展阶段下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趋于信息化和智能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吴红艳.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探索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10):19-20.

[2]王一涵.双一流背景下高校教育管理的多元困境与创新路径[J].大学教育,2019(11):223-224.

[3]繆敏敏.大数据对现代高校教育管理的影响及改进策略[J].知识经济,2019(2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