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现状与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21
/ 2

高校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现状与对策

韩建明

潍坊学院图书馆,山东潍坊  261021

【摘要】图书馆是高校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老师等科研工作者获取有用信息资源的重要场所。在大数据时代,网络技术快速发展,信息化水平也随之越来越快。在大数据时代,读者可以有效的利用各种便捷的交互技术,以实现知识服务人员和读者进行双向交流,丰富的网络资源获取渠道对高校图书馆的价值造成了强烈的冲击。因此,整合多个高校图书馆资源,进行高校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建设方面的研究十分关键。

1数字信息资源共享图书馆的特点

1.1数字信息资源共享图书馆具有更庞大的图书资源库

目前,高校图书馆引进的数字资源涵盖了所有的资源类型,包括:期刊论文、报纸、图书、法律法规等,这些图书资源的类型丰富,往往涵盖的知识面要远远大于纸质图书,而且涉及到学术领域的各个方面,数字信息资源共享图书馆的建设将为学生和科研工作者的学术研究带来极大的便利[1]

1.2数字信息资源共享图书馆服务模式更加多样

当下,读者接受图书馆的阅读服务是被动的,图书馆单向地为读者提供传统的服务,但是在大数据时代,图书馆可以有效的利用各种便捷的交互技术,以实现图书馆服务人员和读者进行双向交流[2]。在大数据时代,图书馆只有不断地加强高校间的交流和沟通,才能够为读者提供最好的服务,保证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图书馆应该加大力度建设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共建。提高与读者的交互能力,以便图书馆实时掌握受众的阅读需求,主动的为读者提供相适应难过的阅读服务。

1.3数字信息资源共享图书馆具有更加智慧化的服务系统

数字信息资源的共享为图书馆的发展提供了许多便利的应用技术,例如,图书馆通过共建电子文献资料库,可以极大的扩大自身馆藏资料,有效解决馆藏不足问题;利用大数据技术能够实时了解到受众读者的阅读需求,为其制定具有特定阅读特点的书籍清单[3]。

2高校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2.1 高校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社会上涌现出一批以移动终端和互联网为媒介的新型媒体形式,这些型媒体形式具有传统媒体所不具有的特点:便捷、快速、数据库庞大,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不仅使得读者能够以更加便利、更加灵活地方式获得自己需要的读物资源,同时新媒体技术可以借助于大数据技术分析读者的阅读喜好,根据读者的阅读特点,为读者带来良好的阅读服务,使得读者获得更加舒心的阅读体验。

2.2高校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所面临的挑战

(1)图书馆网络数据库建设不足

单个高校图书馆所具有的藏书无法贯穿每一个领域。大多数时候,读者去图书馆查阅或者借阅特定书籍时,图书馆往往不能够满足[4]。在大数据时代,读者可以通过网络获取充足的信息资料,但是大多数高校图书馆电子馆藏建设力度不足。

(2)图书馆科技化水平较低

在新媒体时代,读者获取阅读信息资源的渠道变得极为丰富,新媒体技术的应用更是极大地增加了各民营图书馆的吸引力[5]。然而,许多高校图书馆对于新媒体技术的应用率很低。高校图书馆往往不能够充分发挥新媒体技术的价值与优势,很难为读者提供满意的线上服务。

(3)图书馆缺乏智慧化建设的相关人才

服务人员的服务意识差,服务人员的服务意识差、服务质量低。服务人员不能够了解读者的服务诉求,更不能完美的为读者提供服务。服务人员的技术水平低。在新媒体时代,图书馆应该从之前单一的传统服务模式转化为多样化的服务模式,而图书馆往往只包含借阅、还书等传统服务功能,不能够为读者提供完善的线上服务。

3高校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关键技术

3.1 5G通信技术

随着5G时代的到来,5G网络因其高速、安全、高效等特点被应用于各个行业。高校图书馆作为高等院校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引进5G网络已经势在必行。5G通讯技术的应用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提升共建图书馆中图书的流通速度和流通范围,共建图书馆的馆藏数字信息资源可以在5G网络的加持下在各分图书馆之间的到平衡。同时,5G通讯技术能够支持共建图书馆在海量的数据中方便的获取资源,从而完善服务模式,提高服务水平。

3.2人工智能技术

数字信息资源共享图书馆必然需要引进人工智能技术。数字资源的共享在带来海量的文献资料资源之外,也给图书馆的传统服务模式带来了极大的挑战。由于图书资源范围变得大且杂,这给资源管理人员带来了极大的工作负担。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能够帮助管理人员轻便的整理海量的数字信息资源,可以为读者提供更加便捷的阅读体验。

4 高校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建设的有效途径

4.1 积极寻求合作,扩大图书馆网络数据库

图书馆是为读者提供图书信息资源的场所,它的核心任务是为读者提供阅读服务。且数字信息资源相较于传统图书资源的优势即在于其涉及的资源种类多且广,获取方式便捷且快速。因此高校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建设的关键就在于整合参与单位的海量数字信息资源,建立一个涉及范围广、资源种类多的共享数字信息资源库。为此,高校之间应积极寻求合作互助,以求建设一个包含海量资源的数字信息资源库。

4.2 加强图书馆的软硬件设施建设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图书馆应该积极引进新媒体技术,加大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图书馆应该积极的更新计算机设备,新媒体时代同以往具有明显的特征:信息量大、计算能力要求高。很多图书馆的媒体技术和计算技术陈旧,不能够满足各种新媒体终端的计算和储存需求。因此,图书馆应该积极更新陈旧的技术设备。

4.3 积极引进、培养智慧图书馆先进技术人才

高校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建设是横跨多个学科的建设任务,此外,共享图书馆的读者对阅读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例如:知识储备、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信息通信技术等。但是目前大多数的高校图书馆缺少相应的专业技术人才,其知识服务人员的水平远远达不到大数据时代的要求。高校内部应加大数字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相关的资金、技术投入,引进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数字资源管理人员,同时积极组织管理部门的专业技能培训,引进奖惩制度,建立高校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建设专业团队。

结语

图书馆作为高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共建共享迫在眉睫,它的实施能够很大程度上提升高校的图书馆竞争力。高校应该积极寻求合作,建设网络数据库,整合合作高校的信息图书资源,同时加强自身软硬件设施的建设,提升高校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能力。图书馆应该引进相应的图书馆技术人才,引领高校图书馆实行数字信息资源共建共享。

参考文献

[1]苏然然,申晓杰,白静.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共建共享实践探究[J].学园,2018(9):2.

[2]彭耘.高校图书馆数据库资源共建共享探究[J].数字化用户,2017, (042):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