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25
/ 2

浅析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

闫广升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江苏 连云港,222100

摘要:伴随着城市规划建设的快速发展和建设项目的加快,在产品质量和安全性管理工作存在问题愈来愈多。为了确保建筑施工情况下质量和安全的稳定度和可操控性,本文根据对常见问题的研究,提出了建筑施工过程中存在问题,并提出了相对应的防范措施,改善了工程质量控制和安全性管理机制,减少了建筑施工里的质量问题和安全事故。

关键词:建设工程;质量控制;安全工作

近些年,我国城市建设发展快速。在近些年金融市场发展和操控的影响下,房产开发和建设从过去开始“深耕细作”发展到“快进快出”施工周期进一步缩小,客观上造成工程施工工程质量安全风险性进一步提升,给制造行业产生相应的安全风险。作为传统产业质量安全管理水准的提升迟缓,施工过程中项目建设面对的风险因素慢慢凸显,非常容易引起建筑业的安全隐患。所以,要不断深入项目建设安全质量管理措施,提升管理能力,处理现阶段项目建设面对的一系列安全风险。

1建设工程质量安全难题

1.1房地产开发公司无法有效落实质量安全主要责任

在质量安全管理层面,我国房产开发公司主要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和《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其中规定了参加建设工程的各责任主体的行政责任、刑事处罚和民事赔偿权责,但这种责任通常被房产开发公司转移到设计方案、工程施工、监理公司或直接应用惩罚方式,突击工程施工后交罚款,伴随着“一罚不会再罚”因为国家政策的客观性维护,很多地产开发公司并没有将行政许可视作一种限定,只是一种策略方式。相关法律法规责任的贯彻落实并没使房产开发公司产生责任感。

1.2建筑企业对质量安全管理重视不够

近些年,我国建筑企业面对施工期压力。在房地产建设情况下,他们通常推行权益导向性思维,不积极执行质量安全管理责任,采用低效能管理乃至操作错误,如片面性关注产品成本,降低施工管理人员数量,聘请低成本的施工队伍,造成工程项目从业者素养降低,质量安全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不足,或是因为面对生存压力减少工程项目管理成本,乃至减少工程标准,相关法律法规无法有效制约。

1.3基层质量安全监督机构职责不明确

监督机构是政府部门执行工程质量安全监督职能的关键切入点,是保证安全、掌握质量的有效的力量。现阶段,我国早已建立了相对性完善的建设工程项目质量安全监督组织管理体系,组织机构基本完善,组织架构基础明确,能够确保工程监理事宜有人承担,工程监理业务流程基本承担。但基层监管部门面临的问题也极为突出,主要原因是监管部门专业技术少,专业技能不足,工作能力低,市场拓展不全面,一部分工作过度依靠第三方机构。因为基层工作人员少、事务管理多的状况,基层监督组织不能满足基础质量安全检查,只有处于被动种产品质量监督检查,无法有效落实相关工作标准。

2建设工程质量难题的根本原因

2.1房地产开发设计公司盲目追求建设进度

现阶段,我国房地产开发业的资金流动受限制。一些房产开发公司为了防止银行信贷或负债没法兑付的隐患,采用了突击工程施工交货的对策,牺牲了施工质量以赶上施工期,积极降低了对食品质和安全管理的了解。一些房产开发公司逐渐向承包单位发出应急工程施工指示,而不是根据监理人,监理人积极减少工程监理规范以获得经济利益,造成质量监督工作发生链式反应。

2.2.建筑施工企业追求完成任务

现阶段,建筑企业中低价中标较为流行。在施工进度焦虑不安、原料销售市场增长的新时代背景下,一些建筑施工企业逐渐以次充好或不按设计规范施工,片面强调工程施工速度,造成了很多潜在性的质量安全隐患。除此之外,为了更好地追求工程施工效率,使施工机械长期性处在运行状态,很多建筑企业欠缺正常的保护和维护,造成施工机械毁坏或减少运行效率和安全性,也对施工质量造成不良影响。

3提升建筑企业质量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

3.1.规范多方责任主体的质量和安全行为

为防止房产开发公司频繁赶工期导致的安全事件,推动建筑企业质量安全管理的实际发展,提议明确工程施工多方的安全管理,具体如下。

一是设计。设计单位要以品质为基础,客观性地建立施工期的设计要点,建立有效的方案,并把质量设计要点载入计划方案,以质量与工程进度间的矛盾为基础。

二是实施阶段。房产开发公司需要明确产品质量问题的职责与支配权关联,完成论述和直接管理,不分摊质量责任,组织各个施工内容的责任落实和目的性处理。

三是招聘环节。原料的购置需要满足设计规范的原则,选取优秀的材料供应商,严控入场机械设备,禁止有运作安全隐患的机器设备进到施工工地。

四是施工阶段。施工企业理应科学设定施工工艺和施工计划,同样重视书面报告和加工工艺记录,及时调研处理直接影响工程施工质量的安全隐患。

3.2提升政府部门工程质量安全动态管理

要提升监管方式的实效性,尤其重视行政部门和技术性两个层面,提升监管小组的专业素质,不断提升监督工作水准。建议在当前条件下,工程质量监督组织应提升质量控制和强制性规定,学习培训相关法律法规,具体指导、管理或惩罚施工工地的一些产品质量违规操作,并对达到民生工程和经济发展需要提出处理决定。除此之外,要保证质量监管的智能化程度,选用一批技术含量高的检测仪器,更改以观察、实验、检验为主导的传统式落后方式,提高工作效率和精确性。

3.3.完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

完善监管体制是一项系统软件的建设工作。现阶段,中国应不断完善建设工程项目方面的法律规定,从地方立法着手,提升相关法律法规对开发建设企业的约束,提升综合执法的可执行性。除此之外,还能够推动建筑行业的质量、规定和责任承包模式,创建一批“保证书,军令书”进而提高公司决策者的忧患意识,最大限度地遏制公司源头毁约,忽略制约状况。

3.4保证质量安全管理信息化水平

政府部门应加速房地产业和建筑行业数据库系统和内部信息服务平台的建成,首先畅通单位间的信息交换,提升处理效率,随后按时向社会发展公布建设工程项目的司法程序、程序流程和性能,严厉打击招标会、工程分包、违法关系、法定代表人毁约可能造成各种不良行为的产品质量问题,与风险管理体系信息挂钩,及时通告群众项目质量难题和惩罚结果。

结束语

建设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必须从政府层面到具体施工工地的控制系统,在现阶段房产开发遭遇的特殊环境中,合理指导和解决一些周期性、客观原因,尽可能运用现代化管理方法正确引导和调节这种影响因素,维持质量控制的底线,严格执行施工工程设计规范不能放松,进一步加强对工程施工关键点的把控,使政府与企业共同奋斗,提升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水准。

参考文献

[1] 黄卫东,阎小虎,胡胜斌,等.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执法工作的沿革及现状[J].工程质量,2017,35(7):1—9.

[2] 宫亚芝.信息化管理在质量安全监督工作中的应用——以大庆油田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信息系统为例[J].商业经济,2010,29(8):44—45.

作者简介:闫广升(1983-),男,工作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学历:本科,研究方向:土木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