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的健康行为与健康教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05
/ 2

幼儿的健康行为与健康教育

王梦菲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平水镇中心幼儿园    312050

幼儿健康的行为对幼儿的成长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摄入过量的高油高糖高盐的食物对幼儿的发育造成不利影响也是母庸质疑。过度看手机电脑对视力发育也是会造成不可逆的损伤。那么如何让幼儿养成好的健康行为是非常有必要的,让幼儿有良好的饮食习惯,养成作息规律以及形成对智能产品的正确认知更是势在必行。除此之外还有幼儿的一些行为习惯是否会危机幼儿的健康,比如是否会起床睡前睡前刷牙,是否会吃东西之前洗手,是否会啃手指咬衣角,能否让幼儿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这些都是为幼儿日后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无论是幼儿健康行为和幼儿健康行为教育,对幼儿的成长意义以及人类发展是重大的,因为幼儿行为健康教育是决定了幼儿能否健康茁壮成长,具有重大意义同时也有益于更好的进行幼儿教育。第一,幼儿健康教育是为儿童谋求身体健康的教育。生命的健康存在是保证幼儿全面发展的前提。保护和促进儿童身体健康亦是幼儿健康教育的最直接的目的。第二,幼儿健康教育不仅是生理健康教育同时也包括心理健康教育,能推进儿童的认识发展。幼儿本身就对自己的身体充满了好奇,他们的生活虽然蕴涵了健康知识,但若不是通过有目的健康教育活动让幼儿进行充分地探究,幼儿仍然不能真正地理解健康知识,幼儿健康教育并非绝对单纯的对幼儿进行健康行为的培养,而是帮助幼儿初步感知生命的奥秘,让幼儿能够借助生活经验达到认识的目的,同时以科学正确的健康知识去面对世界,也有利于幼儿成长为一个真正对社会有用的人。因此第三,幼儿健康教育能提高儿童的道德水准。幼儿健康教育在促进幼儿身体健康发育的同时,对幼儿道德的发展也有着积极的影响。幼儿健康教育在实际的实施中就是为了培养幼儿的文明行文、遵守社会公德的行为、与他人友好相处的行为、对自身和他人负责的行为能力等。幼儿健康的行为对幼儿的成长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摄入过量的高油高糖高盐的食物对幼儿的发育造成影响也是母庸质疑。过度看手机电脑对视力发育也是会造成损伤的。那么如何让幼儿养成好的健康行为是非常有必要的,让幼儿有良好的饮食习惯,作息时间,以及对智能产品的认知更是势在必行,这些都是为幼儿日后健康成长奠定基础。应当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我有了以下想法与对策。

首先,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家庭教育是在家庭生活中,家长有意识地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和家庭生活实践,对子女施以一定教育影响的社会活动,包括家庭成员(包括父母和子女等)之间相互的影响和教育,是大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基础。在广义上定义的家庭教育,是指具有增进家人关系与家庭功能之各种教育活动。家庭教育一直是对幼儿影响最大的教育方式,家长在日常生活中的一眼一行,各种举动,幼儿都看在眼里,学在心里。幼儿的模仿能力是比较强的,尤其在幼儿阶段,各种行为的判断能力与辨识能力尚浅还较弱,更加需要积极有效的指导与纠正。家长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多陪伴幼儿,引导幼儿减少对电子产品的依赖。可以多陪幼儿进行有趣的户外活动,一起进行阅读。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陪伴幼儿一起进行刷牙,漱口等等各种行为。

家庭教育一般是指家庭中的父母及其成年人对幼儿进行的教育的过程。其教育目标是:孩子在集体教育(幼儿园、学校教育)之前保证其身心健康,快乐地发展,为接受幼儿园、学校的各种教育能有一个好的适应能力。在孩子入园、入校后,积极配合幼儿园、学校的教育活动,使其能够多角度,多方位的发展。其中以品德教育为重点,不断为养成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良好行为习惯为主要目标,行为习惯包括:生活习惯、劳动习惯、学习习惯等,具有以下表现:

(1)早期的重要性

幼儿生命的摇篮是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重要场所,即人生的第一个课堂;家长是儿童的第一任教师,也被称为启蒙的老师。

五岁之前是幼儿智力快速发展的时期,是最佳的发展时期,家庭教育在这个时期所实施的是极为优选的,是早期智力发展的基石。很多的名人志士也都是得力于家庭中的早期教育,如,德国大诗人、剧作家歌德的成才,都是家庭的早期教育的例子。歌德二到三岁时,父亲把他抱到野外去感受自然,观察自然,他的观察能力自然而然得到了发展。三到四岁时,在家庭教育中教他唱歌、背歌谣、讲童话故事,并有意让他在众人面前讲演,培养他的口语能力。这些有意识的教育,使歌德不断进步。歌德八岁时能用法、德、英、意大利、拉丁、希腊语阅读各种书籍,十四岁就能够写出完美的话本,二十五岁就有了《少年维特的烦恼》仅仅只用一个有月的时间写成了闻名于欧洲的诗歌。反之,许多被家庭教育耽误的人也是数不胜数,可见家人,家庭教育的重要意义所在了。幼儿正处于启蒙阶段,家庭教育的启蒙意义可见一斑了。

(2)家庭教育的连续性

连续性是家庭教育的又一个特质了。孩子出生后,从小到大,每一天每一年都在接受着家长的教育。家庭中的教育都有着潜移默化,不可磨灭的影响。家庭教育在有意和无意、计划和无计划、自觉和不自觉之中进行的,都是家长以不管是以什么方式、在什么时间进行的教育,他们的言行随时随地的教育影响着子女。这种终身性的教育往往反映了一个家庭的家风,家风的好坏往往要延续几代人,而且这种家风往往与家庭成员从事的职业有关。看得出,这重要影响着家庭成员。有的家庭中成员经常做一些不好的事情,经常的犯罪等等,家风,父母的言传身教都有着重要影响。回归到幼儿身上,如果家长总是不爱刷牙,不爱讲卫生甚至脏话连篇,幼儿在自己的社交行为,饮食习惯等方面自然不会有什么向善的地方,所以幼儿的良好教育也是需要家长孜孜不倦以身作则。

(3)感染性在家庭教育中的表现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血缘关系和亲缘关系的天然性和密切性,使父母的喜怒哀乐对孩子有强烈的感染作用。孩子能够理解家长的行为。所以在幼儿自己的行为与社交中可以达到互通有无。

孩子的快乐,家长的快乐往往是几乎同时的,所以家长的不开心也是能够体现幼儿的不快乐。即使是幼儿也是如此。在家庭中孩子盲目地吸收其弱点感情用事,脾气暴躁表现出惊恐不安、措手不及,对子女的影响也不好;如果家长能够沉着冷静,也会使孩子遇事沉着冷静,有正向作用。

(5)家庭教育及时性

在这一整个健康行为教育的过程中,家庭中的某些教育是父母长辈在家庭中对孩子进行的,是一种个别化的教育行为,这比老师在幼儿园中教育的要更加的及时,有效,快速。常言道:知子莫若父,知女莫若母。家长与孩子日日相处,对自己的孩子一定特别的明白,孩子身上细微之处都能够察觉到,例如是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能使家长知道自己的孩子想要做什么,故此做为家长通过幼儿的各种神态,行为能及时掌握当下的他们的心理状态,如果发现孩子身上存在啃衣角,吃手指,爱吃不健康的食物等行为,应当及时教育,及时纠正,不让不利于健康的行为过夜,使各种不良行为习惯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如此一来,更加能够让幼儿往好的方向进步。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自学、认真读书、认真思考等习惯。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在日常教育活动中,应当不断引导与支持幼儿健康的教育行为,不断强化好的行为,对于不好的行为及时制止。用正强化与引导的方式使幼儿有一个良好的行为。为幼儿正向引导一个好的行为习惯是幼儿成长道路上的重要教育目标,我们因为此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