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理念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情境教学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07
/ 2

核心素养理念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情境教学初探

马淑秋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宾县第二小学

150400

摘 要:在新时代,高质量教育的理念正在不断发展,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人们越来越重视学生在道德与法治方面的发展。道德与法治教育在学生的成长道路上起到积极的作用,有利于学生思想品质积极向上。发展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是学生建立美好品德的最佳途径,该课程建立的目的旨在确保学生道德三观朝着正确的发展方向,促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小学;核心素养

随着新的课程改革,相应的教学模式也发生了变化,各个学校要立足于核心素养的要求,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水平。为了提高教学成效,教师必须放弃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利用情景教学,创设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更好的从道德与法治的学习中获取知识,提升自身的德育水平。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内涵

所谓的核心素养,就是一个人的素质、品德的具体表现,以对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且不断发展为首要目标,给学生指明未来发展的方向,使学生的发展朝着这一目标努力。其基本思想内容,对学生的文化素质和个人发展有很大的帮助。小学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包含的内容有很多,如道德教育,心理教育,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等。对这些思想学习的过程包括学生的文化素质和个人发展,利用情景教学对学生的道德观念到道德行为再到爱国情怀,都有很多收获。小学阶段的学生对道德和法治的学习内容感到枯燥,对其学习不感兴趣,相应的教学质量也不高。通过核心素养理念下的情景教学,使得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有趣,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完成对知识的吸收,这种学习方法有利于学生的思想构建,也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核心素养的理念来更好发展学生自身的道德水平,不断补充自己的知识,完成社会的需要。

二、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现状及问题 

1、陈旧的授课方式,不利于增强课堂活力

在小学教学中,很多学生都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感到无聊,不愿意去学习这门课程,造成课堂教学效率低下,这是因为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比较陈旧,整个课堂教学过程,都是老师在讲,学生在听,并且所讲内容理论较多,内容比较枯燥,课堂教学没有一点新意,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十分被动,课堂学习氛围不浓。陈旧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的学习兴趣不高,这极大的抑制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在大数据背景及核心素养的影响下,教师应当摒弃旧的授课方式,积极创新教学方法,以满足社会的发展需要。

2、教学方法单一无趣

目前,许多小学的道德与法治教学都采用了情境教学的方法,但实际教学中对这种方法的应用比较肤浅,缺乏其真正的含义,虽然老师们在讲课的过程中,也把课文的内容与一些图片进行了结合,但他们中的大多数仍然停留在表面上,没有把情景教学的方法完全利用起来,只是单方面追求形式主义,这样的课堂教学,看似课堂气氛很活跃,实际学生真正掌握的知识很少。我国目前的教育方式更倾向于知识的直接灌输,这往往使学生处于消极的被动地位,学习效率并不高,另外,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过程中,一些老师过度依赖多媒体,缺乏与学生的互动。

三、 小学道德与法制教学情景教学策略探究

1、立足与教材内容,生成规则意识

教师在平时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应该创设符合小学生特性的教学方法,小学的孩子好奇心较重,喜欢一些新奇的事物,但缺乏耐心,对什么都是三分钟热度,对新事物的热情只会维持很短的一段时间,新鲜感过后就没有兴趣了,对待学习过程也是如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针对小学生的这个特性来多加引导,利用教材的一些内容,设计一些情景再现的方法,改变学生毛糙的习性,教会学生正确处理新事物的能力,改正学习上的一些错误的方法。这样的教学不仅让学生学会了对待生活的态度,也让学生通过体验参与,对道德与法治的学习产生兴趣,使其学习更加积极主动。比如,在学习《交通“信号”要知道》这一课时,教师可以找三个学生,分别扮演红、黄、绿三种信号灯,通过这种情景教学方法,让学生理解交通信号灯的意义,并建立一种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

 2、依据时事,融入信息情景,拉近距离

为了使小学道德与法治的学习效率最大化,教师应当把课堂有效教学这段时间充分利用起来,创造一个个有趣的故事,让学生自动带入故事的人物中,对故事中人物所展现的正义感感同身受,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的意识。除此之外,教师要在平时的活动中以身作则,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必须自己先做到。要求学生必须守时,培养其时间意识,在活动中要有团结意识,有大局观,起到培养其集体主义意识,这是一个持续学习过程,需要学生和教师的坚持努力。要尊重学生的年龄特点,教育他们尊老爱幼,不浪费粮食等等,从小事开始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通过学习,将学生的道德观念融入到他们的日常生活中。

另外,小学阶段学生的思想还不成熟,容易模仿别人,教师可以通过改编生活中的实例向学生讲述道德与法治的内容,这种教学方式便于学生们理解关于道德与法治的知识,这不仅对教师教学有用,而且对于学生在他们所喜爱的方式下学习道德与法治理论知识更有帮助。教师还必须足够熟悉学生的爱好、生活经历、心理状态等。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了解学生的问题,并针对问题制定不同的处理方法。利用社会上优秀人物的代表事例,或使用多媒体将教科书上有教育意义的典型人物的事迹进行播放,如,《感动中国》、《朗读者》以及一些红军前辈们的故事等,这对塑造一个孩子高尚的内心世界是一种更简单的方式,能使他们从小就树立远大的理想抱负。长此以往,学生们不仅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成绩,而且在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成长中受益匪浅。这种方法也可以大大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效率。

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目前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的过程中,应当立足于核心素养的要求,在教学中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旨在确保课堂的教学效果,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合作,并创造一种趣味性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在这种环境中的独立学习能力。教师还必须注意学生的日常学习实践,制定适当的课程,确定适当的内容,以不同的方式有效地改进教学和提高学生的基本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张国强.在核心素养下小学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的构建[J].新时代教育电子杂志(教育科研),2019(07):96-97.

[2]李祥国.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情景教学方法研究[J].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发展学术研讨会年度论文集,2019(08):99-100.

[3]王婷婷.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方法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9):185-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