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系统工会经费管理现状及优化创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09
/ 2

教育系统工会经费管理现状及优化创新

赵坚琳

温州市教师教育院  浙江温州  325000

摘要:随着教育不断进行改革,教育系统工会经费管理出现了教职工、学校、和教育管理者三方面冲突等许多问题。文章从教育系统工会角度针对工会地位和经费管理做出分析,通过分析教育工会经费收支比例,来寻找教育系统工会无法充当教职工代表的根本原因,并就关系理论解析了工会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有效性措施,希望通过完善教育工会经费管理等措施,来促进教育工会的正常发展。

关键词:教育系统;经费管理;优化创新

引言:在《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中,提到了“研究制定高校、公立医院不纳入编制管理后的人事管理衔接办法”。国家发布一系列改革措施,这些措施虽然能推动教育发展,但是也会引起教职工发起暴动和劳资之间的矛盾,过去由编制和财政工资划定的“保护带”正在逐渐消失,教职工、学校和教育管理者三方之间利益冲突愈发明显。教育工会主要职能因外界涉入和职能边界模糊逐渐变得紊乱,所以教育工会要改变这种现状,目前最重要的职能是保持稳定。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更新,教职工与学校之间的利益冲突越发严重,此时教育系统工会要么跟随教育时代脚步,找到合适方法及时进行创新改革,主动承担起调节三方关系的重要使命,要么被教育时代淘汰,自身地位变得更加边缘化。

一、明确教育系统工会经费的受益人和控制人的主体地位

分析教育工会经费现状之前,要先明白教育工会与其他各部门之间的关系,要想工会经费管理得到创新,工会领导必须处理好总会与其他各部门之间可能出现的纠纷和问题。工会要发挥实际作用离不开教职工的支持,也需要政府确定的合法身份,只有明确教育工会的实际定位,教育系统工会的经费管理问题才会得到解决。目前教育工会存在“双重受托”现象,一方面早期的工会经费是教职工为保障自身权益而集资的联合费用,工会经费的受益人理应是教职工。另一方面,教育行政化逐渐有加强的现象,因学校高度行政化,导致学校对工会经费产生了一定控制,工会受益方向逐渐发生转移。教育工会是学校行政机构组成的一部分,教育工会受托于学校,并对学校利益提供直接服务。因此,教育系统工会出现“双重受托”的现象,当教育工会为维护学校和教职工共同利益向外面索取资源时,双方不会产生冲突,会共同支持教育工会。但当工会经费的受益人与控制人之间产生冲突时,工会在两者之间会陷入一种尴尬处境,本能会选择退居幕后,独善其身。

实际上教职工的权益主要由国家进行负责和分配,但教职工与国家之间难以产生直接联系。在经费收支方面,权利受限的教育系统工会的自主性正在逐渐减弱。因此,国家必须重新明确教育工会的实际定位,设计出新的管理制度,让教育工会重新独立自主,在教职工、学校等多方面冲突中重新产生调节作用。

为明确工会经费的最终责任人,总工会应明确规章制度,规范工会人员励精图治,并搭建职工民意调查和投票的民主平台,工会成员有权对不合理的工会工作进行反驳,对失职的工会领导进行弹劾,并由上级工会对整体工作流程全程监督。

二、扩大工会经费来源和强化工会独立性

工会力量的增强应多从内部职工入手,只有工会内部和谐稳定,工会才能吸收“社会维权”等第三种力量。随着教育系统不断改革,日后教育系统相关部门会产生越来越多的矛盾,教育工会只有管理独立和经济独立,才能保障教育工会发挥能动性,拥有自主思考的地位,教育工会才能平衡自身与学校行政力量的关系,保障教职工核心权益不受影响,限制学校过度行政化。与其建立新的教授委员会,来治理改善学校的情况,不如强化现有教育工会的力量,达到制衡学校行政力量的目的,从而督促学校领导更好地维护教职工利益。因此,教育工会的独立是使工会不再受到学校行政组织管理,促进教育工会成为教职工的唯一代言人。

教育工会具体创新方法主要有五条:

(1)从法律层面,保障教育工会经费的独立来源。

(2)在工会代表民主选举大会上,学校行政组织人员不得出席,工会领导由工会内部选举推出,学校领导不得兼任此职位。事实上,由工会内部选出的领导往往比学校委任的领导在提高工会方面更能得到人民的认可。

(3)工会的经费要跳出学校财务系统管控,独立核算报批,教育工会在经费用途上可以自主敲定,经费使用过程中无需得到学校等有关部门的批准。

(4)分清教育工会经费和学校行政经费的区别

(5)工会领导将工会经费使用权限下调。

教育工会领导应积极挖掘多元化的渠道,来保障工会经费稳定,并将学校各部门的收入和教职工的收入中的绩效等收入资金都算作工会经费收缴基数。工会经费来源目前虽然有多种渠道,但应以稳妥性为主,工会领导不应持有心烦气躁的心态。例如,法国工会将剩余经费用于银行、房地产等稳定投资,以此来保证经费稳定性,部分工会还会通过购买上市公司股份来保证稳定性。我国教育工会应学会改变,处理好工会领导更换的交接工作,如遗留问题未处理、对外款项长期未收回等问题。教育工会应建立多种投资组合,合理运用资金降低风险,使得工会经费最终达到增值的效果。

三、提高教育系统工会经费使用效率并制定规范化制度

工会领导在管理工会经费时常会出现经费调用效率低、经费支出不按步骤和领导态度随意等问题,针对这些情况,教职工必须发挥自己在工会中的重要地位,工会经费支出用途应当在大会中全体会员共同投票决定。以此来限制工会领导一家独大,预防其因权力过大而出现的预算失调问题,限制领导随意批准工会经费审批,明确每一笔经费去向。工会领导要依照《工会经费预算管理办法》,明确各项工会经费支出的详细去处,将工会组织自主决定的预算之外的资金、储备基金和其他用途的资金全部由预算监督部门统一管理。工会领导在年底组织教职工书写《经费收支预算表》和《经费收支决算表》,以此保证监督工作的正常进行,只有工会预算安排在各位会员共同监督下,工会经费才会投放在需要的地方,发挥工会经费真正的作用,提高工会经费的使用效率。

经费审查部门从体制上被学校工会部门管辖,经费审查部门在审查现行的工会经费之前,需提交相关审批书到学校工会部门进行审批,限制了经费审查部门关于职能的发挥效率。因此,必须在制度上保证经费审查部门的独立性,国家近些年出台的公共资金审计全覆盖政策,无论什么单位或相关部门,在申请使用财政资金时,都必须接受审计。除经费审查部门外,总工会要在保障经费审查部门基础上,制定规范化制度,建立单位内部审计部门,设定第三方部门来保障双方部门共同进步,提高经费审查部门工作效率。

结束语:随着教师编制改革出台,伴随的是教职工、学校和教育管理者三方冲突的不断激化,教育系统工会作为担任专业调节工作的部门,却对调节工作不堪重负。资金来源是教育工会工作展开最重要的因素,本文在资料汇总的基础上对教育系统工会经费管理现状进行探讨研究,发现基层教育工会经费十分稀少,经济上主要来源是学校和上级,导致工会无法独立自主和主要和学校合作,而不是教职工。因此,当前出现工会经费支出无记录、下放二级单位经费比例少,工会内部消耗资金过快等现象。所以工会领导要确定教育工会的定位,让教职工成为工会经费的监督人,最终提升工会经费使用效率,促使教育工会工作重心的转变,教育系统工会才能响应教育系统改革的号召。

参考文献:

[1]刘华贤. 教育经费预算绩效管理问题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22.
[2]陈军杰.如何加强教育系统财务管理[J].财会学习,2022(13):45-47.
[3]乔鹏程,孙明成.教育系统工会经费管理现状及优化创新[J].会计之友,2017(08):108-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