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乘务计划编制及优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07
/ 2

轨道交通乘务计划编制及优化

朱海宾

深圳地铁运营集团有限公司  广东省、深圳市  518000

摘要:城市轨道交通乘务计划是安排乘务员值乘的工作计划,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乘务计划一般分为乘务排班计划和乘务轮班计划,其中乘务排班计划是寻找列车车次与乘务任务之间的对应关系,是乘务轮班计划的基础,也是整个乘务计划编制过程中最复杂、难度最大的部分。随着人工成本越来越高,合理、优化的乘务计划在降低运营成本方面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关于乘务计划优化编制方法的研究也成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

关键词:轨道交通;乘务计划;编制优化

1.乘务计划基本概念

城市轨道交通乘务计划是其运输组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乘务计划制定的好坏对企业的日常运营效率和运营成本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编制乘务计划的重要环节包括编制乘务排班计划和乘务轮班计划两部分。且乘务排班计划编制水平的高低对列车的运营效率有着较大的影响;而乘务轮班计划的编制水平的高低对列车驾驶员的用人数量有着较大的影响,能够为企业节约用人成本。

  1. 乘务轮班计划编制的常见形式

2.1包乘制

包乘制即将列车驾驶员与列车进行固定的搭配,完全由列车驾驶员负责列车的日常运营和检验工作。在日常的运营中,包乘制更加有利于列车驾驶员对车辆的管理和操纵。便于管理且安全性得到更大的提高。但也存在部分缺点,如在同样的乘务任务条件下,比轮乘制需要更多的列车司机配置。在执行乘务任务时也比轮乘制的连续驾驶时间要长,列车驾驶员容易出现疲劳而导致安全隐患。

2.2轮乘制

轮乘制是指将列车司机与列车分离并随机组合的乘务方式,没有包乘制模式下那样一一对应的人车关系。列车驾驶员进行轮班工作,即同一辆列车在执行正线运营时由多组列车驾驶员驾驶。相比于包乘制固定的乘务方式,轮乘制在实际投入使用中更加具有高效性。并且需要的列车驾驶员也较少,节约了乘务费用成本,提高企业效益。对于列车驾驶员来说,轮乘制也降低了列车司机的一次连续驾驶时间,避免列车司机的疲劳驾驶,提高列车的运营安全。

2.3乘务轮班模式

乘务轮班模式的选择往往是根据线路的具体情况进行制定,在不同种类的轮班模式下,列车驾驶员工作量和工作时间会出现不同的差别。在三班二运转的乘务轮班模式中,是将每日的工作量划分为两个班制去完成,上班方式为:白班、夜班、休息。需要三天完成一次所有工作的循环。

  1. 轨道交通乘务计划编制的优化建议

3.1乘务计划任务划分优化

乘务计划任务的优化应针对计划运行图的参数分析,根据上线列车数的变化来优化配置列车司机,在打破原有固定排班模式的基础上,专职配检司机与机动司机资源整合利用。通过采用任务号对应计划运行线的方式来进行乘务计划编制可以有效提升司机的有效工时,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司机的配比数。以上海某地区轨道交通11号线工作日图为例,结合投用列车数对运行线进行分块切割,并生成任务号。基于运行图的高低峰上线列车数差异大的特点,将全日司机计划划分成两部分:基础任务和高峰任务。其中基础任务以平峰时段的上线列车数量为依据,分为3个基础任务(早班(A)、日班(B)和夜班(C));高峰任务又分为早高峰任务(D),替饭任务(E)和晚高峰任务(F),这3个任务可以视额外任务量分别配置不同数量的司机。因此,上述任务相当于设置7个虚拟班组,见图1。

图1轨道交通11号线虚拟班组的设置方案

3.2乘务计划编制的智能化与信息化

利用信息化手段来管理乘务计划,将有效提升管理的水平和效率。目前世界上很多城市都不同程度地采用计算机软件来进行管理,如Hastus、metSchedule和BUSMAN软件等。乘务计划不仅要与实际运营相结合,而且还要有一定的科学依据作保障,在保证行车安全的前提下,合理设置编制乘务计划的各项参数,然后设计编制乘务的优化算法,开发相应的计算机乘务编制系统,可以达到提高编制效率、优化乘务人员配置、均衡工作任务、精确任务统计、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的目的。

3.3司机的网络统筹优化

在具备网络化运营条件的城市,司机在部分线路或整个网络的统筹可以有效整合司机资源和提高运营效率,但同时也对人员技术、管理模式、出退勤点的合理设置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还将会面临不同线路之间的司机技能统一性、工作任务的安排均衡性、线路之间的司机协调性等问题,目前针对此类问题的研究在国内还处于起步阶段。

3.4地铁轮乘图的优化

在各项优化前,根据线路情况、客流情况进行设定乘务轮乘站位置,根据列车运行计划划分班次,保证每个班次的工作量均等,保证乘务员在上班时间精神充沛,降低安全风险,最终确定了乘务轮乘班制。对列车运行图的段场接发车、上线列数与行车间隔等进行数据分析。将列车运行图拆分成上行和下行两类,将列车运行图轮乘交路的接车时间、接车地点、车次、交车时间等信息提取出来。对轮乘交路车辆段与轮乘站进行区分,列车从某个轮乘站或车辆段行驶至另一个轮乘站或车辆段。将轮乘交路划分为3个班次的工作任务。根据时间对轮乘交路的班次进行排序,将第一圈轮乘交路的交车时间中增加的间休时间设定为第二圈轮乘交路接车时间,以此类推。将单个班次的排班称为“位置”。“位置”按照原则及约束规则进行配对,将三个班次的“位置”组合成位置图,并添加相关乘务注意事项及规则,最后生成轮乘图。

结 语: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繁荣发展,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机构如何提高运营管理水平和降低运营管理费用也显得更加重要。乘务计划编制作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运营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与费用支出,在日新月异的城市轨道交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乘务人员的合理安排不但可以降低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管理费用,而且其以人为本的理念在保证乘务人员休息的基础上减少了乘务人员非必要的等待时间。因此,应根据实际运营情况,对乘务计划编制进行优化,提高运营水平,推动轨道交通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石俊刚,史宏杰,徐瑞华.城市轨道交通乘务任务划分模型及算法研究[J].铁道学报,2014,36(5):1-6.

[2]潘寒川,刘志钢,吴强,等.考虑峰值系数的城市轨道交通乘务轮转计划优化研究[J].铁道运输与经济,2019,41(12):118-123.

[3]张增勇,毛保华,杜鹏,等.基于惩罚费用的城市轨道交通乘务排班优化模型与算法[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14,14(2):113-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