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楷书写的有效性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4
/ 2

行楷书写的有效性探究

吕长春

河北美术学院 050700

摘要:行楷是一种很受书写者欢迎的字体,无论是在实际的书写方面还是在造型方面都是较为优秀的。但是,目前行楷和很多字体相通,其书写的独立性不足。其实,行楷是一种中间形态,是一种介于正楷与行书之间的书体。写得更加规范的被称为“行楷”,写得较为狂放的被称为“行草”。

关键词:行楷;书法艺术;地位

行楷是一种介于行书和正楷的字体,在历朝历代都有很多著名的书法家擅长行楷书法,其笔体潇洒优美,从而奠定了其在书法中的位置。行楷爱好者将会在书写行楷时遇到一些问题,并结合自己的经验加以解决。书法是一种情感艺术的创造性体现,是一种文化的艺术性表达。书法作者把力、情、思三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笔画的变化来表现个人的心灵与艺术的境界,从而达到了作者品格与书法的完美结合。

一、行楷的优越性

从晋、唐开始,一直到今天,行楷的主流风格都是从楷书到草书,楷书是行楷的根本,而不会楷书的人,行楷就是不会。行楷是一种自由、抒情、收放自如的书法,它不像篆书那样难懂,不像隶书那样固定,不像楷书那样拘谨,不像草书那样狂野。在练字时,可多写楷书,或多写行书,即行楷中可加楷书的元素,也可以加入草书的元素,也可以混合左右两面的特点,不拘泥于一种字体。由此可以看出,行楷的随意性、包容性和达意性。这些优势是其他任何一种字体都不能与之相比的。因此,可以说,楷书是行楷的前提笔法,而行楷又是书法的基础。

二、行楷练习中的一些问题和心得体会

对新手来说,最重要的是模仿,也就是“临摹”,也即将书法贴到面前,照着书写为“临”,将一张字帖在上面,用一张薄一点的透明纸张盖住,然后再照着描摹为“摹”。而在抄录中,我们常常更快速地书写,也许是因为我们习惯性地书写的节奏,而且不太重视节奏调整,所以不能完全沉浸于抄写的境界,只能相对粗略地抄写一个简单的文字,却没有在临摹时去想文字的构造和造字的最初心态。所以,笔者根据大量的行楷练习,可以发现,每当练习完毕,大部分人都不会仔细察看行楷书法,也就没有真正找到自己书写的行楷作品和被临摹的字帖有哪些相似之处,这样是不对的,无助于书法艺术水平的提升。另外有的人在临摹时写得不像经常去补笔,这也是不对的,因为描摹的笔画很可能会遮蔽住字帖上原本的缺陷,就算后续偶尔修改了,也会让人觉得字体不够有力、不够圆润,缺少了笔画书写的流畅性。

三、行楷发展过程中地位的体现

汉有章草,在汉、唐两代前期,行楷书法艺术逐渐走向成熟。在王羲之和王献之的推动下,在东晋时期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从而使其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一阶段的书法作品当属王羲之“书圣”所写《兰亭序》。其书法艺术已成了传世经典,是书法艺术的楷模。王羲之的《兰亭序》在元代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在如今这个信息发达的年代,“书圣”的名头已不占社会主流,但平心而论,这个头衔其实是很贴切的。《兰亭序》所作的行草之作,到现在仍散发着异样的光辉。从“王羲之”、“兰亭序”、“行楷”三个方面,都可以看出它在书史上的重要作用。行楷艺术在唐代、宋代已全面进入鼎盛阶段,李邕、颜真卿、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等是唐朝的著名书法家。宋朝著名的“四大家”是: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在此期间,颜真卿《祭侄文稿》与苏轼《黄州寒食帖》被后世称为“天下第二行书”、“天下第三行书”。“三大行”可以说是完美的、自然的。三件书法作品都是在一定条件下抒发自己的情感,将自己的情绪表现在诗歌中,通过行草的方式表现。如果仔细观察这些文字的结构和形态,就像是亲眼所见。从根本上说,这三件作品都是在书法艺术发展史上的最高成就。自书法艺术诞生以来,就一直是文人墨客关注的焦点,而其行楷的风格又往往千变万化,因而,行楷造诣的高低也就成了一个很好的书法水平衡量标准。尤其是在宋朝,苏轼、米芾等人的书法作品中,更是将其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书法是书法审美与应用的最好的手段,也是书法得以永垂不朽的原因。清代中期以后,随着碑文的兴盛,对篆隶的再认知,为书法的多样化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这对书法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但是很可惜,新的问题来了。篆隶本来可以与楷、行、草等相互补充,相互交融,扩大其形体,形成碑、贴相争的格局,实在不好。同时,也将它们的风格和它们的历史位置抹去。现今,有不少好的篆书大家,却有不少人不擅隶书,他们觉得刻苦练习行楷书法并不是非常有必要,但事实是,作为一个书家多种书体都要去练。缺少基本功也使得他们的字缺少了一股雄浑的气概和灵魂,若不能改观,则其根基必然会被削弱书法造诣,而书法也必将走向歧途。

综上所述,练习行楷不但是一种“练字”的行为,更是一种心性上的磨砺。在实践中不但要沉着冷静、静心,还要有一种纯净的心灵气息,让行楷艺术融会贯通。更重要的是,要用心去体会原作者书写行楷时候的情绪,去体会临摹原作者写行楷时候独特的个性。笔者以为,练书法不但能培养我们的心性,还可以改变自己的个性,甚至可以通过书法艺术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随着行楷书写的日益发展,其在书法中的位置终于得到了确立和强化。从古代的史书上看,隶书、篆书、楷书的发展经历了兴衰成败,而行楷却是经久不衰,一直是书法界的一种“显学之术”。

参考文献:

[1]陈志兵.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行楷  《做有温度的城市出行服务家》行楷[J]. 人民公交,2022,(06):93.

[2]杜鹏飞. 行楷  纳兰性德《长相思》[J]. 关东学刊,2022,(03):166.

[3]欧阳询. 行楷书卜商帖[J]. 中国书法,202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