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味教学法在初中散文写作教学中的运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22
/ 2

语文味教学法在初中散文写作教学中的运用分析

戴光华

重庆市大足区龙水实验中学 402368

摘要:在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中,各种教学法层出不穷,不仅有效革新了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还使得教学活动更加丰富、高效。其中,语文味教学法对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了科学指导,在散文写作教学中,可采取“一语三文”结构指导学生,帮助学生从中逐步掌握散文写作方法,实现散文写作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但如何将其有效运用于散文写作教学当中,还需教师进一步研究。本文就此展开讨论,以供参考。

关键词:语文味教学法;初中散文;写作教学

引言:

在初中写作中,要求学生掌握多种体裁的写作方式,其中,作为教学占比较高的散文,亦是现阶段写作部分对学生的考察重点。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则需注意方式方法的灵活应用,科学地引导学生掌握散文写作关键点。语文味教学法侧重对语言、文学、文化等内容的指导,与散文写作所需关注的内容不谋而合。教师可借此展开教学指导,通过情境创设、提升思维、展示语言艺术、探索文化意蕴等方式引导学生把握散文写作方法,让散文写作教学质量得以进一步提升。

一、创设情境提高语言应用能力

相较于其他教学方式,语文味教学理论更侧重学生在自然形态下的写作,这样,才能够使文章价值得以真正体现,有效融合学生的自主创作意识及情感元素。从散文的表现形式来看,其属于对自我思维活动的陈述,需要在强烈的驱动下完成散文创作[1]。但对学生而言,这种创作欲望并非强烈,此时,教师则可采用情境创设的方式将学生的情绪充分调动起来,使其能够在情绪高度活跃的状态下,更好地进行创作,实现语言应用能力的有效提升。在此期间,教师既要把握好语言的启迪作用,亦要给予学生语言表达的平台,使其能够在情境中获得感悟,在感悟中练习表达,从而为散文写作奠定基础。比如,在以“春天”为散文写作主题时,为激发学生的写作情绪及写作欲望,使学生能够顺利写作,“有话可说”,教师则可围绕“春天”为学生创造相应的情境,如春天公园的景色、春天大自然的变化、春季的各类活动等。此时,学生则能够在情境中获得情感体验,孕育不同的情思,从而对春天形成更加深刻的认知。在此基础上,教师则可组织学生分享各自对“春天”的感悟,并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想法以“小作文”的形式写下来,进而再由各组相互评价,帮助学生在散文创作的同时,实现语言应用能力的有效提高。此间,教师亦可围绕“春天”这一主题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素材,包括内容上的以及语言上的素材,借此丰富学生的文学内涵,引导其逐渐形成散文写作基调。

二、明确写作立意,提升思维能力

在应用语文味教学法指导学生散文写作时,教师可借此引导学生对文章及文学进行初步区分,使其能够在此期间逐步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实现文学素养的进一步提升。对此,可采用“丰肚法”的方式展开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明确写作立意,并对其进行内容扩充,借此提升其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通过思维训练对散文写作更好地把握[2]。具体而言,教师既要引领学生将所思考的抽象主题轮廓化,亦要引导学生对主题进行层次化分析。对于前者,旨在指导学生学会结合主题立意,搜集与之相关的各类材料,进而对其进行正向或反向的渲染,借此丰富散文的内容。而对于后者,则是借助有层次的分析方式,引导学生学会自主梳理写作思路,确保散文写作内容更具逻辑性,使文章的艺术表现力得以有效体现出来,切实实现“形散神不散”的创作效果。比如,在创作“竹”的散文过程当中,教师则可先借助情境的引导,让学生逐步确立写作主题,如高洁的操守、不屈的气节等。进而在此基础上,则可进一步引领学生对写作主题进行轮廓化,如联系人或民族的品格精神,将竹与其形成连接,以此帮助学生对散文内容进行整体轮廓的构建。之后,则可进一步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围绕写作内容进行思考,将创作顺序逐步理清即可。

三、提升写作文学性,展示语言艺术

在文学性方面,语文味教学法旨在培养学生的表达艺术。从散文创作的角度来看,需要学生把握好“有趣”与“美”两个关键点。首先,“有趣”指散文内容有趣,具体来讲,则可引导学生将段意“波澜化”,即采取多种策略,增强文章内容的动态化与个性化,使行文既变化曲折,亦充满生机,不仅能够将文章的一般“意义”有效体现出来,亦要将文章的特别“意思”表现出来,以增强散文对读者的吸引力。其中,所谓“意思”,则是指文章行为的“有趣”,对此,可通过制造波澜的方式,如添加一两个反常片段,给予读者审美心理上的落差等,将散文的文学性呈现出来。其次,“美”则是指语言上的“美”。这就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多种语言表达方法,能够对修辞手法灵活应用,以增强散文的语言美,使散文更具文学性。比如,在以“竹”为主题的散文写作中,教师则可引导学生在对竹的自然属性进行解释的基础上,借助其他植物与之进行类比,以映衬出竹的特点及形象,把握好文章的情感基调。此外,还可引导学生将与竹相关的人物形象、人物故事相联系,如“竹林七贤”等,借此引出竹与人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而再在此基础上加以想象,引导学生将“竹”的散文进行完善。

此外,对于“一语三文”结构中的文化部分的教学,其融入文章当中能够使文章实现进一步升华。在语文味教学法中,文化侧重体现于民族的思维方式、情感等方面,要求学生所创作的散文更具内涵与价值。针对这部分的教学指导,教师即可借助文化传承与弘扬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问题,亦可通过多种文本内容的拓展展示,增强学生的艺术体验,使其能够在此期间实现思维的有效拓展,实现对文化的深层次解读。

灵活科学的教学方式对教学效果有着直接且重要的影响,在散文写作教学中,教师则可采用语文味教学法,以改善过去对立的思维模式。具体而言,教师可结合语文味教学法“一语三文”结构,从文章、文学、文化等方面分别展开教学指导,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提升语言能力、在写作立意中提升思维能力、在文学性中展示语言艺术、在文化意蕴探索中体悟文明价值。如此,既能够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得以综合提升,亦能够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发展,使教学更具质量效率。

参考文献

[1] 魏敏. 语文味教学法在初中散文写作教学中的实施对策[J].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20(10):1.

[2] 徐建利. 语文味教学法在初中散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 教学月刊:中学版(语文教学), 20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