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动物卫生监督风险及防控工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24
/ 2

浅谈动物卫生监督风险及防控工作

杨会华 ,杨咏(通讯作者)

昌宁县动物卫生监督所 云南 昌宁 678100

摘要:动物卫生监督工作是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依照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当地动物养殖,动物产品生产加工,相关产品运输出售等环节进行监督、管理的行政行为,以推进畜牧业和养殖业持续发展,保障消费者的健康以及公共食品安全。随着我国畜牧业和养殖业规模不断扩大,监管工作中的问题和漏洞日益凸显,此类风险因素如果没有得到有效地防控,将带来较为严重的后果和一系列连锁反应,因此要参考实际情况,结合社会发展趋势对这类风险点提出防控措施,动物卫生监督工作才能顺利开展,才能带来更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 动物卫生监督;风险与防控

动物卫生监督工作与人民群众畜牧类食品安全息息相关,所以加强动物卫生监督工作意义重大,能实现我国畜牧行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能保障公共食品安全。但是在现实中,动物卫生监督工作中存在着诸多风险点,本文将结合这些风险点,浅谈如何做好动物卫生监督工作,为相关工作得以顺利开展提供借鉴。

1、动物卫生监督风险点分析

1.1养殖环节

在养殖环节,动物卫生监督风险有:中小型畜禽场所由于管理者管理意识淡薄,没有建立完善的养殖档案,难以把控动物实际情况,甚至没有落实动物防疫工作;由于缺乏相关知识,养殖人员把畜禽场所产生的动物粪便没有按照相关规定来处理,病死畜禽没有进行无害化处理;养殖场所如发生禽流感或者其它瘟疫疾病,很容易在动物之间和养殖场之间大规模传播。

1.2运输环节

动物或者动物产品如果没有经过动物卫生监督部门严格地检疫审批就进入交易流通环节,很可能导致动物间的疾病传播速度加快,加重了疫情防控的难度。

1.3监督管理环节

动物卫生监督工作人员工作方式单一,调查取证不严谨,相关资料录入、整理不规范,针对案件没有进行及时地跟踪和合理定性,这些是动物卫生监督工作在监督管理环节的风险。

2、动物卫生监督工作现状

2.1 方式不够合理

动物卫生监督工作中部分工作人员的沟通技巧和态度不够良好,群众有抵触情绪,往往导致监督工作不能顺利进行,工作人员如果能改变一下以往粗暴蛮横的方式,相信有利于监督工作的顺利开展。

2.2 程序不规范

部分工作人员没有按规范程序来监督,没有意识到基层动物卫生监督工作的重要性,不注意细节,。

2.3 材料收集不充分

动物监督工作中的相关资料地收集不充分、不完整,不能很好地掌握监督工作中所涉及到的各类信息,比如当地养殖户的数量、养殖规模以及动物防疫落实情况,这将阻碍后续监督和调查工作顺利开展。

2.4 自由裁量权过度使用

动物卫生监督工作中,过度使用自由裁量权的情况仍然存在,甚至有不履行责任、滥用职权的现象。

2.5 机构内部存在问题

随着人们对动物产品的需求提升,动物卫生监督工作量增加,工作难度也相应加大。导致监督管理单位内部存在的问题更加严重如:人员流动性大、人员配备不足、工作积极性不高、各部门之间缺乏交流、部门之间协调性差、工作效率低下,此类问题影响动物卫生监督工作的正常开展。

2.6 监督不到位

由于各种原因,存在着不少应检而未检的动物或者动物产品,这部分动物或者动物产品属于不合格产品,如果不及时补检,就有流入市场的风险。

3、动物卫生监督风险防控措施

3.1 完善法律法规

在动物卫生监督工作中,现行的相关法律法规能满足正常的工作需求,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畜牧业的发展和人们对食品卫生问题的重视,动物卫生监督管理工作的工作量变大,难度提升,如果能根据实际情况再加以完善,查漏补缺才能紧跟社会发展的需要。除了法律法规的完善还要明确动物卫生监督工作责任,构建与时俱进的工作制度,确保动物卫生监督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那么便可提高动物卫生监督工作的质量,让监督工作合法化、标准化。只有这样,公共食品安全才有保障基础。

3.2 明确各环节检疫监督标准

 1)加强检疫标准。强调动物检疫工作的重要性,明确每位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根据我国相关标准统一监督流程和操作标准,对养殖企业或者养殖户进行全面的卫生监督和跟踪。做好数据信息登记工作,避免有应检而未检的情况导致不合格产品进入市场。同时做好基层养殖户的动物检疫宣传和指导工作。 2)市场检疫环节。市场检疫环节主要针对肉制品加工企业,冷藏动物经营主体依法进行卫生监管,保证经营者按相关规定生产加工,确保在生产、加工、储藏环节,动物产品的卫生和质量。如有不符合标准的产品要按规定来销毁,避免流入市场。3)运输检疫环节。为了给群众提供安全健康的动物产品,动物卫生监督工作人员在运输环节按照相关法律与检验标准对物品进行检查,关口的工作人员应提高警惕,防患于未然,避免不合格产品进入我国关口,如出现不合格产品应及时处理灭源消毒工作。4)屠宰检疫环节。动物的屠宰检疫环节应有相关工作人员,或者专人负责进行驻场和验收,严格落实动物屠宰检疫相关规范和标准,避免不合格产品进入市场,如有不合格产品应无害化处理。

3.3 加强人才储备 

为了进一步提高动物卫生监督工作的质量,提高工作效率,行政部门应加大人才招聘力度,做好人才培养、储备工作,提高动物卫生监督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管理者也应加强基层员工培训力度,明确各岗位职责,工作细则和标准,改变不合理的工作方式与沟通方式,总结以往经验力求提高工作效率和群众满意度。在平时工作中,贯彻源头管理理念,在各个环节都严格执行检疫监督标准,确保动物产品的质量和卫生能得到保障。

3.4 强化基层防疫力量

   现阶段我国农村仍存在大量的小规模养殖户,此类养殖户中大部分还没有意识动物检疫防疫的重要性,因此,基层村级防疫专员或者特聘防疫人员便成了最广泛的防疫力量,往往借由他们完成防疫的宣传、接种和记录工作,需要加强对他们的培训和指导,以确保基层动物卫生监督工作地落实。

3.5 建立目标责任制

动物卫生监督工作的工作对象复杂,工作场所不定,监督环节较多,再加上部分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徇私舞弊、滥用职权,针对这些现状,相关管理人员应制定一套科学、合理、可行的目标责任制工作方式来约束和监督。目标责任制根据工作总目标和个人的工作职能把工作简化并细分到人,这样的方式能明确个人工作职责,保证工作质量和效率,也方便后续监督工作地跟进。

3.6 加强信息化建设

随着时代地进步和发展,动物卫生监督工作也要与时俱进,在工作中加强对现代信息技术地应用,利用好现代化信息技术,建立当地畜牧生产的基础数据库,更新相关企业的基础信息,及时完善养殖户、屠宰厂、兽药和饲料生产企业的基本信息,便于后期数据地查询、录入和采集,也能及时掌握动物检疫、出栏、消毒等基本情况。信息化地建设和管理能有效提高动物卫生监督工作效率,便于追溯。

 3.7 加大经费投入

当前畜禽动物疫病高发,随之而来的是动物卫生检疫监督工作经费不足,各地区相关部门应更加重视动物卫生监督工作,并根据工作需求加大经费投入力度,最好做到专款专用,避免因经费不足而造成工作中的推诿、腐败现象出现。

4、 结语

综上所述,动物卫生监督工作是一项关乎到民生的工作,和畜牧养殖业的发展,群众食品安全都息息相关,必须加以重视,因此针对当下动物卫生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相关部门要分析原因和总结经验,结合各区实际情况关注风险点,不断完善动物卫生监督制度,加强人才储备力量,加强工作中信息化建设。在监督机构内部建立一支高水平的管理队伍和一个完善的动物卫生监督管理体系。让动物卫生监督工作朝着更合法,更合理,更科学,更规范的方向发展,才能让广大人民群众放心动物类食品安全,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

参考文献:

[1]李园园.浅谈动物卫生监督风险点及防控体系[J].新农民,2020(1):90.

[2]袁士博.动物卫生监督执法的风险防范[J].今日畜牧兽医,2021,37(7):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