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现状及管理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24
/ 2

水库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现状及管理探究

李埃不勒

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另仂水库管理局 云南 耿马  677500

摘要:21世纪,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在人类的生产、生活等各方面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作为国家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水库建设也在不断地与信息化技术相结合。水库工程管理信息化是提高水库设施管理水平的重要一环。但在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下,水利水电工程的信息化建设已取得长足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发挥应有作用。鉴于此,本文首先概述水库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意义,其次分析水库管理面临的问题及相关对策。

关键词:水库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现状;对策

通过对水库工程的信息化建设,可以有效地整合政府内部的资源,提高社会资源的利用率,减少管理费用,促进资源的共享。通过对水库建设的信息化,使各个职能部门进行集成,在管理方法、制度和观念上进行共享,各种资源,如信息资源的利用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但是,还有很多有待改进的地方,值得进一步的探讨。

一、水库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一)满足水资源的需要

在水库工程施工中,涉及到大量的资料,而这些资料的收集并非一蹴而就,而是耗时耗力。在某些水库项目中,由于资料的收集难度较大,项目法人、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等单位的资料也较多,在当前的信息交换中,如果采用传统的方法,将会严重地影响到信息的及时、完整性。因此,实现水库信息资源的共享、优化和整合,就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前提。通过对水库信息化建设的信息资源进行科学的整理,使其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按照信息的内容进行科学的整合,便于后期工作人员的日常管理与维护,并使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优化。信息系统的出现,改变了以往人工录入的差错,解决了时间上的问题,工作人员需要对各类数据进行及时、高效、快速的处理,以改善整个信息处理的质量。其次,通过对水库工程信息的管理,可以使各个部门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数据的收集、汇总,并将其及时传送给相应的部门,从而改善整个信息的传递质量。

(二)适应提高水库运行效率的需求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水库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已成为一项艰巨的工作。要实现水库信息化,必须强化水库的监督和评估,转变和升级,才能真正提升水库的运行效率。另外,引进先进技术还能促进企业的技术进步,加速企业的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

(三)适应政府职能转变

随着我国水利水电事业的不断发展,水利水电信息化体系不断完善。通过数据、影像等多种信息载体,实现在线信息传输、数据和非机密文档的在线交流,使办公的日常工作质量、工作效率得到持续提升。通过网络平台,日常政务信息公开透明,减少社会各界和政府之间的交流。尤其是通过私人网站进行关于水库的宣传、政策公告、招投标等方面的宣传,能够更好地促进社会对水库管理的监督和对政府职能的积极转变。

二、水库工程信息化建设面临的问题

(一)信息意识问题

随着水利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水库管理部门对水利信息化工作的认识也逐渐提升,但一些人的认识还不够充分,把水库的信息化仅仅理解为增加计算机、打印机等设备,而不能从根本上认识到水库信息化的重要性,这也就意味着,在实际操作中,不能利用信息化建设的便利和优点。

(二)不完全的资源数据

水库建设项目管理部门的工作范围比较广泛,主要承担流域工程的养护、水量调度、工程建设、泥沙监测、综合开发利用水资源、处理水事纠纷等。在现实中,水库的数据信息是不完整的,数据存储的标准化程度是比较低的。从水库信息化建设的角度来看,其自身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水库的动态信息收集能力差,以及没有形成科学、系统化的信息,如原始的检验、历史档案等,都会造成巨大的损失。

(三)基础设施问题

我国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的水库工程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早,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我国水库建设的信息化建设还远远不能适应当前的需要。目前,我国一些地方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信息采集体系,以及一些地方的信息化建设滞后,使得我国的水利信息化工作难以进行[1]

三、水库管理信息化建设与运用的优化对策

(一)强化团队建设

水库工程信息化是一个多学科、多层次的综合性工程,其信息化程度和技术含量都很高,要保证水库工程的信息化工作顺利进行,必须要有大批的高级技术人员为其提供专业技术和技能支撑。首先,有关部门要加大对现有员工的培训,把先进的技术引进到企业的管理队伍中。针对员工的组成特点,采用不同的、有针对性的训练方法,以有效地提升员工的信息素质和专业知识能力。工作人员必须清楚地了解企业的业务需求和制度,并能熟练地运用各个方面的信息系统,为水库工程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人才支持。其次,加大对信息技术的引进,加强对水库工程处的开发状况的分析,并结合具体情况,建设信息调度中心、信息管理系统、信息网站等。加强各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使各部门之间的信息联系更加紧密。

(二)建立数据信息管理平台

在进行水库项目的信息化过程中,对各类信息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在传统的数据管理中,各种类型的资料常常要以文字的方式来处理,然而,这样做不但造成了数据的综合能力下降,而且由于资料的分布太过分散,无法及时地将资料传递给有关部门,从而影响到资料的使用。因此,要充分发挥档案的功能,就必须在水库工程中运用信息技术,把传统的档案资料转换成电子档案,在改进数据信息平台时,要针对水库的具体情况,进行信息管理策略的优化,以防止管理效率下降。在水库管理信息化方面,相关部门要重点关注硬件经费的投入和设备的维修,比如,在建设信息化设备时,要确保各设备的兼容、协调。为了进一步改善设备的使用效率,确保设备的检查和维护工作能真正落实到日常工作中,保证设备运行的稳定,不会影响到水库的管理。

(三)强化资讯安全

水库管理信息化、安全管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安全问题日益复杂,问题越来越复杂。因此,在水库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要加强对信息安全问题的分析和研究,以保证信息的隐私性和信息资源的完整性。探索运用多种反欺诈技术,减少信息安全隐患,加快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充分发挥水库工程信息系统的功能。

(四)加强对资料的管理

水库信息资源的共享,为水库建设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要在工程建设、水库调度、防汛抗旱等各环节加大投入,加大对安全、软件、通讯设备的投入。实现有效的收集和整理基础资料,增强规划编制的合理性,促进各部门之间的合作,加快信息共享的进程。在手机和个人计算机上合理使用信息管理软件,便于水库工程建设、水库水电调度、水流量等的查询和查询,有利于水库的建设和运行[2]

(五)加强信息采集与利用

水利信息资源是水利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水利信息的采集和利用,可以极大地提高水库的运行和管理水平。在对数据进行分析时,往往能从信息中发现问题,从而为决策提供合理的决策依据。另外,对收集到的水文资料进行处理后,要做到实时共享,保证各水文资料能够及时上传,减少各部门之间的交流费用,从而推动信息系统的实施。

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信息技术的建设和运用,是提高我国水库管理和发展水平的关键,也是促进我国社会和经济长期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因此,相关部门和人员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水库工程的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同时,加强对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掌握,并对水库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持续完善水库项目管理体系,推动水库项目管理现代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瑞国. 水库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现状及管理探究[J]. 中国设备工程,2022(14):53-55.

[2] 聂林民. 水库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现状及管理探究[J]. 电脑爱好者(校园版),2020(6):208-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