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数学错题资源的有效利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26
/ 2

《论小学数学错题资源的有效利用》

田玲

河南省周口市项城市工业路小学466200

摘要: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难免会出现错题现象。所以,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有意识调整学生对于错题的认知观念,让学生能够客观的看待错题,进而促使学生将错题视为一种宝贵资源运用在学习中。基于此,小学数学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利用更加新颖的教学手段,促进错题资源的有效利用,从而达到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目的。本文将以“有效利用小学数学错题资源的意义”为切入点,对小学数学错题资源有效利用的具体策略展开深入研究与讨论,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错题资源;数学核心素养

引言:合理利用错题资源,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加明晰自己的弱点,还有利于教师掌握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所以,在双减政策背景下,需要教师深入挖掘错题资源,运用创新教育手段,引导学生正视错题,从而促进学生错题现象与数学知识的相互融合。基于此,数学教师应当承担起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责任,努力践行自己的使命义务,将学生牢牢放在心中,进而营造出舒适、快乐的学习氛围,促使学生在自我探索中茁壮成长。

一、有效利用小学数学错题资源的意义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数学教师让学生形成利用错题资源进行学习的观念,会让学生通过错题,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自己的弱点,从而能让学生明晰出现错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第一,从审题层面出发,学生可能会出现没有读懂或是漏读的现象;第二,在计算中存在失误;第三,在书写答案时,由于马虎没有写完整等。学生通过分析出现错误的原因后,会在下次解答相关题目时尤为注意。所以有效利用数学错题资源,可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养成认真审题、细心检查等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二)有效增强学生自信心,提升学习动力

    小学数学教师通过让学生利用错题资源进行学习,还能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错题的出现并不代表是坏事,如果学生没有利用错题的意识,不仅错题会越来越多,还有可能会因在同种类型的题目多次出错,失去做题信心。如果能有效利用错题资源,既会让学生的错题逐渐减少,又能让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信心倍增,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

(三)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水平

    小学数学教师在强调错题资源的重要性时,肯定会匹配更加新颖的教学手段,达到错题资源寓于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目的。并且,新型教育手段具体会含有互联网技术、设问、小组合作探究模式、实践教学活动、生活化教学模式等方法,如果教师将以上多种教学手段,都与错题资源教学方法有机结合,不仅会大幅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与逻辑思维能力,更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力,以及有效提高学生表现力、合作能力、自主探究能力等综合素养[1]

二、小学数学错题资源有效利用的具体策略

(一)立足于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运用错题资源观念

小学数学教师应立足于课堂教学,发展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所以教师可以在课堂中,有意识的利用错题资源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例如:在“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教学中,教师在系统讲授“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的相关知识时,可以利用联系生活实践的教学模式,对学生展开教学。比如教师可以提出“课桌的面积应该用平方米还是平方分米表示?”等问题,此举可以让教师初步了解学生的学习程度,随后,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书写课后习题,在学生书写完毕后,教师可以顺势利用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相结合,引入合理运用错题资源观念。比如在讲解习题时,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分析错题原因。

如“这道题错误的同学请举手”“因为马虎没有看清题干,导致错误的同学请举手”等类似问题,即使教师没有说出班级里每位学生的错误原因,也会让学生对于错题产生思考,进而达到培养学生运用错题资源学习的目的。此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中,还积极运用了实践、设问等教学方法,与运用错题资源观念相融合,不仅丰富了课堂教学模式,还激发了学生的新型学习思维。

(二)布置个性化作业,强化学生运用错题资源进行学习的理念

教师还可以通过布置个性化的模式,在课后进一步强化学生运用错题资源进行学习的理念。例如:在“乘法运算率”的教学中,因为此课重点是培养学生的简便运算能力,所以教师在布置运算作业的基础上,预留分析错题原因的作业。作业形式为:将错题誊抄在错题本上,并在错题的旁边,标注具体错误原因,,并鼓励学生向同伴或老师讲解错题。教师通过此种作业布置模式,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记录、分析错题的习惯,强化学生新型学习观念的养成,提高错题资源利用率,进而达到提升学生数学学习能力与合理应用知识的目的[2]

(三)利用错题集,扫清学生学习盲区

    小学数学教师通过布置个性化作业,使学生初步建立了利用错题资源学习的思维,所以,在学生继续运用此方法进行学习时,有利于扫清学生的学习障碍。例如:在“圆”的学习中,其中包含利用圆的周长、面积公式等相关知识解决问题。此类题型学生出错的频率会更高,如果此时学生已经养成利用错题资源学习的习惯,将关于“圆”的错题记录在本子中,会使学生更加了解自己的弱点。比如,每个题都错在不会灵活运用面积公式上,学生会有意增强运用圆的面积解题的能力;或者遇到到相关题型时,因为题干过长没有认真仔细研读,导致出现各种错误,学生也会通过错题集意识到此类错误产生的原因,会在下次做题时着重阅读题干。基于此,教师通过培养学生将错题集寓于日常学习生活中的习惯,不仅达到提升数学学习能力的目的,还能促进学生综合素养能力的提升。

结论:总之,小学数学教师要想将错题资源合理利用,首先,需要深植于本班学生的学习情况、性格特征、气质、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等方面,展开适用于学生的错题资源教学计划。其次,教师需要明晰将数学错题资源运用在学习生活中的意义,才能促进运用错题资源教学计划的加速落地。最后,教师依然要立足于课堂,树立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合理运用错题资源的观念,同时,可以通过布置个性化作业,让学生了解利用错题学习的真正含义和方法,进而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并且还有利于实现对数学知识的自我建构和深度理解,从而架起与初中数学知识的沟通桥梁。

参考文献

[1]折亚红.让“错题”成为学习“利器”——小学数学错题资源的有效利用[J].当代家庭教育,2022(15):150-152.

[2]成金婵.“将错就错 变废为宝”——小学数学错题资源利用策略与途径的研究与探索[J].小学生(中旬刊),2022(03):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