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在手术室管理中的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3
/ 2

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在手术室管理中的效果分析

郁丹凤   ,郁丽丽

上海市松江区九亭医院201600

摘要目的 探讨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在手术室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68例手术患者,在2019年8月采取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将2018年2月-2019年5月收治的134例患者设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手术安全管理;将2019年8月-2020年1月收治的134例患者设为观察组,采取手术安全核查制度。比较两组临床资料错误、手术部位错误、术前准备不足和物品清点问题等不良事件发生率。

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临床不良事件发生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手术安全核查制度用于手术室,可以减少手术中的安全隐患,改善预后,值得推广。

关键词手术室管理安全核查制度应用效果

手术室是医院的一个重要科室,手术室工作压力大、患者病情复杂,容易出现医患纠纷。要想改变这个情况,需要确定科学方案,保证手术安全。本文对安全核查制度在手术室的应用效果进行了探讨,报告如下。

1资料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收治的268例手术患者,在2019年8月采取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将2018年2月-2019年5月收治的134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19年8月-2020年1月收治的134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男性76例、女性58例,年龄范围20-77岁,平均(36.59±3.76)岁。观察组,男性70例,女性64例,年龄范围21-76岁,平均(37.46±3.55)岁。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没有显著差异(P>0.05),可以进行比较。

1.2方法

将常规安全管理用于对照组,方法是:安排护理人员根据手术安全管理表做好核查,包括姓名、科室、年龄、麻醉方式等;术前护士和医生再次核对,没有错误才能手术;手术后对手术器械和用品进行清点。

将手术安全核查制度用于观察组,主要方法是:(1)做好核查。第一次巡查:术前1天,护理人员首次巡查,根据信息进行核对,包括患者姓名、年龄、麻醉方式、手术部位、检查结果等,了解患者是不是过敏,术前做好皮肤准备,检查好术前用药、化学检验等,确认手术器械和物品准备情况。二次巡查:护理人员同手术室护士做好交接,根据手术通知单做好术前核对,可以回答的患者自己说清身份;如果患者意识不清楚,护士要根据腕带和家属核对无误进行交接。三次核查:手术室护士和巡回护士一起完成,对患者基本资料、手术部位、手术名称等进行核对,根据手术类型准备手术仪器和急救物品是否齐全。(2)签字制度。麻醉前,麻醉师要核对患者基本信息,确认家属是否同意,评价患者手术状态、检查麻醉设备、保持静脉通道顺畅,了解患者是否过敏,了解皮试结果和影像学资料等,确认无误后,安排手术医生、麻醉医生和巡回护士共同签字。体位摆放。摆放体位前,安排器械护士和巡回护士核查手术器械、药品、设备等信息,调试仪器。手术前核对患者基本资料,再次确认手术部位和手术名称,安排护士核查手术物品,告诉手术医生和麻醉师,无误后开始手术。清点物品:手术后,在关闭前,手术医师要确认手术名称、引流管和气管插管等,巡回护士和器械护士清点手术器械、药品和敷料。离开手术室前,安排手术医生、麻醉医生和巡回护士共同核查患者信息,确认管路连接情况,例如气管插管、尿管等,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安排三方共同签字。进入病房后,安排手术医师、巡回护士共同送回病房,病房护士负责接收,核查患者手术部位、手术类型、管道护理。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临床资料错误、手术部位措施、术前准备不足、物品清点错误等发生率。

1.4数据方法
  全部数据使用统计软件SPSS24.0处理,采用率表示计数资料,使用卡方检验组间差异,P<0.05说明组间差异显著。

2结果

对比两组临床资料误差、手术部位误差和术前准备不足、物品清点错误等发生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例(%)]

组别(n=134)

临床资料错误

手术部位错误

术前准备不足

物品清点错误

对照组

26(19.40)

20(14.93)

23(17.16)

16(11.94)

观察组

11(8.21)

8(5.97)

10(7.46)

5(3.73)

P

0.013

0.028

0.024

0.023

3讨论

手术室是一个重要科室,它的护理内容主要有术前心理疏导、家属认同、用具清点等不同步骤。给予患者治疗的医护人员来自不同科室,协作能力是保证患者安全的关键问题。手术核查制度是保证手术安全的一个重要策略,加强了合作,提升了医护人员的责任感,保证手术的进行。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比较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原因是常规安全管理只要求巡回护士核查患者基本资料,然后手术医生和麻醉师再次核查后手术,具有很大的安全风险,会出现很多不良事件;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增加了核对数量,安排护理人员、手术医生、麻醉医生多次核对,反复确认患者手术类型,避免出现资料和手术部位错误等事件。通过认真核对,保证了手术安全性。尽管步骤很复杂,但可以避免术后的安全风险,确保患者的手术安全。

综上分析,将手术安全核查制度用于手术室安全管理,减少了不良事件发生率,提升了手术安全性,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白洁,余佳佳,印李雅.手术安全核查在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20,28(3):188-189.

[2] 许开瑜,许琼丹,叶玲,等.手术安全核查手术延迟原因[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9,26(4):309-313.

[3] 熊丽娜.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在手术室安全管理中的作用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8,22(27):3862-3863.

[4] 王钊.手术安全核查在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探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38):190.

[5] 宋涛,蔡惠凤,苏丽婧.手术安全核查表的应用与效果[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7,30(5):749-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