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物资采购风险管理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4
/ 2

电力物资采购风险管理策略

刘娜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保定供电分公司 河北保定 071000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已进入经济快速发展时期,企业的竞争形势日趋激烈。在城市化建设过程中,物资采购和管理是整个项目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电力工程为例,由于物资种类繁多、采购量大、集中采购时间长、采购过程中存在诸多风险,物资采购和管理环节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和进度控制。如果电力企业能够实现对物资采购和管理的良好控制,那么不仅能够为电力项目建设提供良好的物资保障,同时也能够降低工程开展后风险发生的概率。综上所述,对电力物资采购风险管理策略进行分析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电力物资物资采购风险管理管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TM76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和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不断推进,电力企业需要在物资合同履约精益管理的基础上,通过电网工程物资履约精益管理,实现电力企业与城市经济的协调发展。随着社会用电需求的增加,进一步带动了相关电力物资需求的增加,采购过程中的风险因素也同步增加,规避风险是电力企业的重要目标,合理有效措施的制定能规范整个物资采购过程,加强工作人员相关法律法规和职业技能培训,能有效提高员工责任意识和技能水平,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从而保证企业健康、良性发展。

1 电力物资采购特点

电力工程项目建设需要使用大量物资,投入大量采购资金。电力物资采购项目具有以下特点:第一,需求量大。通常,电力项目建设中使用的大量物资由总公司统一采购。往往,多个电力项目所需物资的采购招标统一进行,采购数量巨大;第二,电力项目种类繁多,涉及多种建筑工程,因此所需物资也非常复杂,不仅包括钢筋和水泥等基础材料,还包括电力电缆等专业材料,或变电站设备和计算机联锁等高端设备;第三,资金使用量大,一个电力工程的建设需要耗费几亿乃至十几亿的资金,而其中仅物资采购这一项内容所占用的资金就超过二分之一,采购使用资金量较大。

2 电力物资采购风险成因

2.1 市场价格波动因素

由于物资采购的价格受到宏观外部环境的影响,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自然环境的变化可能会导致供应链上游价格的波动,从而导致物资采购价格的变化。在运营初期,一些项目没有对价格市场进行研究和预判,出现拦标价设置不合理,导致供货商无法响应而造成流标,出现采购风险。

2.2 物资采购内控意识因素

尽管大多数企业都建立了物资采购的内部控制系统,但管理层大多将内部控制系统视为常规法规或手册,没有意识到内部控制系统对采购的重要性,它也不明白建立一个科学有效的内部控制系统有助于改善公司的运营和提高经济效益。缺乏这种内部控制意识,导致企业物资采购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效性显著降低,难以实施。许多员工不遵守规则,相应的风险意识也很薄弱,丧失了对风险的判断和感知。因此,即便制定出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但由于缺乏基本的内控意识和风险意识,内部控制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那也是毫无意义。

2.3 人员素质因素

人员质量风险也称为业务风险,也是电力物资采购过程中的主要风险之一。这是一种典型的内部风险。具体而言,在一些单位的采购实践中,其采购人员的综合素质、专业能力和经验存在一定问题,无法全面判断市场上所需物资的价格和质量。此外,合同签订也是电力物资采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员工水平不足,就很难发现合同在拟定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对本单位不利的风险,从而增加设备物资的采购风险。

3 电力物资采购风险管理策略

3.1 构建物资价格追踪制度

电力是一项大型工程,建设周期通常比较长。因此,在物资采购管理过程中,也要注意物资采购价格的浮动特性。特别是施工材料,市场价格不是固定的,而是会受到市场环境、供需状况等因素的影响。如果价格上涨,整个项目的成本将增加。因此,企业应建立物资价格跟踪系统,以应对价格波动。在此过程中,物资采购部门的工作人员应密切关注重要物资的市场价格波动。一旦价格上涨,工作人员要第一时间与项目部门进行沟通,双方确认是否要额外采购物资来增加储备,避免后续物资价格继续增长而增加采购成本。除此之外,网络技术在电力项目管理中的应用,使电力企业的日常工作更加科学、合理、规范。利用网络技术进行物资管理可以节省大量审批手续,有利于物资采购过程的动态跟踪,大大提高企业物资管理的效率。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企业要想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提高综合竞争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

3.2 提升风险管控意识

提高风险管理和控制意识是电力物资采购和管理风险的主要应对策略。具体操作方法如下:第一,在中国企业中,企业领导层对企业的控制能力很强。任何政策只有得到领导层的批准,才能在整个企业内实施。因此,如果要有效提高相关单位电力物资采购和管理的风险控制,首先要加强企业领导层对采购风险的重视,并将这种重视态度反映到企业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中。第二,企业领导层应通过文件、会议、培训、企业文化等,逐级传达其对电力采购和管理风险的正确认识,保证企业内部的各级管理层、员工都能够具备较强的风险管控意识,最终提升公司整体的风险管控意识,为风险管控制度的建立、完善与执行提供良好的内部风险管控氛围。

3.3 提高物资采购人员综合水平

在物资采购管理过程中,企业通常会聘请专业的物资采购人员负责相关工作。在这个过程中,提高人员的综合水平是非常必要的。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第一,企业可以聘请专业人员对员工进行培训,让员工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提高专业技能和综合水平,学习最新最先进的物资采购管理方法。企业在完成培训后,还要通过理论考核和实践考核来检验员工的专业水平,以促进培训效果。第二,企业应在日常经营过程中加强对员工的管理,通过制度约束和规范强化员工的责任感,确保物资采购的公平、公正、公开。第三,在对物资采购人员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企业还要施以人文关怀,使员工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表现出较强的忠诚度,这样可以降低人才流失率。

3.4 物资采购风险控制要点

一是风险识别。电力企业需要加强风险识别。他们可以为采购业务中的每个环节设置风险测试。根据测试结果,他们可以设计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通过将相关信息输入内部系统,他们可以比较同行业中具有类似风险的企业的案例,结合采购风险的实际情况评估采购风险,并制定结合公司特点的应对方案。同时,企业物资采购人员要及时沟通,分析物资环节可能遇到的风险、发生概率和影响程度,然后提前识别风险,采取应对措施,降低风险发生概率。第二,风险应对。企业应根据程度和概率两个维度将风险划分为不同级别,然后针对每个级别的风险设置不同的防范和应对措施。如果风险发生的概率较高,应根据风险对企业的影响程度确定不同的应对措施。如果影响程度很高,应随时注意,并制定相应的对策,尽量减少损失;如果影响程度较低,那么制定的防范措施就要在考虑尽量节省人力物力的基础上,尽可能规避风险。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力企业相关制度的建设和完善,符合工业和居民用电日益增长的生产状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意识的提高,电力企业的标准化、市场化、系统化势在必行。通过电力物资采购流程的标准化,加强过程监督,可以有效地减少电力企业的成本投入,实现利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吴永昆.电网企业电力物资采购风险管理[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9(24):118-119.

[2] 牛传华,姚新华,于德华,刘正祥.电网企业电力物资采购风险管理[J].中国住宅设施,2018(07):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