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中开展趣味发声练习的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9
/ 2

教学中开展趣味发声练习的策略

李金航

惠州市南坛小学鼎峰分校  广东惠州  516000

摘要:在小学音乐课上进行歌唱教学,可以使学生掌握声乐训练要领,提高演唱能力,并使学生对音乐的认识更加全面,在音色、强度、情感等方面都有较好的把握。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歌唱表现,在课堂上开展趣味发声训练,是加强学生的音乐学习基础、提高其专业技能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音乐;歌唱教学;趣味发声练习

在小学音乐课堂中,歌唱教学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从学生学科能力发展的角度来看,在歌唱教学中注重开展趣味的发声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将情感导入到歌唱表演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和认知特征,适时地调整教学策略,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教师应注重音乐课的趣味性和丰富性,让学生主动参加,提升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意识,从而提高他们的音乐学习能力,为今后的长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现阶段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常见问题

(一)教师对发声练习的忽略

从当前的小学音乐教学实践来看,“形式化”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在课堂教学指导阶段,由于忽视了练习,致使学生的音乐学习基本处于理论层面,无法充分发挥其在音乐学科中的潜力。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往往忽略了学情,盲目地跟随着教学目的和教学改革需要。在发声练习和赏析教学阶段,设置了大量的歌曲,造成了教学安排不合理的问题,从而影响了学生的整体学习效率,使得教学效果不佳。

(二)小学音乐考试标准较低

笔者对当前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进行了调研和分析,结果表明,目前小学对音乐课程的关注程度较低。究其原因,在于学生对音乐课程的认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学生的理解只停留在表面,而在课程指导阶段,教师的教学模式也会导致他们厌倦。而音乐是培养学生审美趣味、陶冶学生情操的重要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协作不到位,很容易造成学生在学习歌唱和基本知识的过程中缺乏主动性。

(三)教师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为了保证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一些教师往往忽略了学情,在课堂上难以完全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喜好。由于忽略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没有充分利用好课堂教学时间,造成了学生在歌曲演唱中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明显下降。因此,教师若不深入地研究趣味发声训练,将影响学生音乐专业能力的发展。

二、在小学音乐歌唱教学中开展趣味发声练习的技巧

(一)巧用动物语言

学生在学习乐理和乐器方面的知识时,往往很难对这些抽象的理论知识有深刻的理解,因此,在开展发声训练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运用其所熟知的生活事物进行教学[1]。例如,在进行五年级上册《鸿雁》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把关于鸿雁在天空中翱翔的视频片段播放出来,让学生可以沉浸在这个环境里,并深刻体会到草原上人们浓浓的思乡之情,从而让他们学会更好地发声。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会进行积极的实践,发挥想象力,并加强对生活的观察。再以此为依据,将乐器与节拍联系结合起来,组织学生进行团体合作训练。这样不仅可以很好地融入到学生中间,还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例如,在《阿喽喽》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彝族儿歌作为训练的材料,通过分组表演来提高学生的歌唱热情。这种互动教学方式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音乐教室充满了生机。

(二)巧用人体发声

在进行趣味发声训练的同时,还应注意培养学生的音乐敏感性,让他们在音乐课以外的地方,去感受生活中的各种声音,去发现和感受大自然中的音乐。例如,在教学六年级上册的《牧歌》一课时,一般学生的认知只停留在乐器上,而忽略了其他的声音,这就限制了他们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感受能力。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引进一些实际的物体,让学生通过击打、碰撞等多种方式来感受声音,理解不同物体在不同位置用不同方式所发出的声音。同时,也可以根据学生自己的感觉去拍手、跺脚。这样,音乐的表现形式就更有特点,学生对音乐的感觉强烈,经验也越来越丰富,从而对音乐的理解和学习更加深入。

三、在小学音乐歌唱教学中开展趣味发声练习的策略

(一)优化发声训练模式,提升学生的音乐学习热情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是最重要的引导者。小学阶段的学生年纪小,对许多新东西都有好奇心[2]。但是,在传统的音乐课堂教学形式较为单一,教学活动较为枯燥。“发声”并非单纯的“说”,它要求学生大声地说、勇敢地唱、抒发情感、释放自我,这样能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因此,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活动式教学能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与他人进行互动,不受考试思维的束缚。

新时期的教师要根据教学要求不断创新,以行之有效的方式来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如果只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会导致学生对音乐课程的兴趣和热情不高。要使新时期的音乐课堂更能适应新的教育理念,教师就要重视发声训练,把新的音乐教育思想应用到课堂中去,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提高。为了真正地提升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教师应根据他们的身体和心理发展特征,构建合适音乐世界,并引导他们找到合适的发声形式。

(二)开展分层发声教学,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

提升学生对音乐的认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操之过急。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音乐环境下,对音乐的理解会有很大的差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记忆力发展过程,全面评估他们的想象力、思维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当学生对音乐产生了兴趣后,他们就会积极参与到音乐课堂中来,意识到自己与别人的不同,并且在平时的学习和训练中不断地改善自己的不足。在此期间,教师还可以通过开展情感性音乐教学、举办音乐歌唱大赛等形式,加深学生对音乐的了解,为以后的音乐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优化发声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发声技能

随着音乐教学模式的不断更新与改进,教师越来越注重对学生发声能力的培养。只有让学生学会唱歌,才能使他们走出最初的音乐学习阶段,并在不断的训练中培养他们的演唱技能。许多富有挑战性的曲子,曲调婉约,学生难以掌握其旋律。教师要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播放一些音乐短片,引导学生体会到音乐的魅力,运用有趣的声音练习来活跃教室的氛围。像《音乐之声》《我爱记歌词》这样的音乐类节目,就可以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小学阶段的学生都很活跃,喜欢看这种新奇的节目。教师利用音乐节目拓展了音乐教学活动,激发了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四、结语

通过进行趣味发声训练,可以有效地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效率,使学生的主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水平。在小学歌唱教学中开展趣味发声训练,必须要加强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以及对其音乐素质的培养。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音乐课对个人艺术素养和演唱能力发展的重要性,并在教学大纲的指导下,不断优化歌唱教学方式。在进行动物发声模拟、角色扮演、趣味发声训练中引入肢体语言、典型发声案例进行趣味发声训练,努力使趣味发声训练的功能和作用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陈娴妍.趣味发声练习在小学歌唱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20(04):199-200.

[2]方芳.趣味发声练习在小学低中年级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吉林教育,2019(4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