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奇霉素在儿科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04
/ 2

阿奇霉素在儿科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林君莉

福州市第二医院 福建省福州市 350007

摘要:目的:文章主要针对阿奇霉素用于儿科疾病治疗的不良反应并分析其用药合理性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本院80例使用阿奇霉素的儿科患者,统计其性别、年龄、制品剂型、给药途径、严重程度、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累及系统,并对其治疗时的监护要点及用药合理性分析。结果:对80例患儿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出现不良反应患儿9例,占比为11.25%,其中11~13岁患儿1例(1.25%);7~10岁患儿1例(1.25%);4~6岁患儿2例(2.5%);2~3岁患儿4例(5%);0.5~1岁患儿1例(1.25%)。其中发生不良反应者以2~3岁患儿比例最高;阿奇霉素共有干混悬剂、注射剂两种,使用干混悬剂者70例(87.5%),注射剂者10例(22.5%),以干混悬剂为主;口服者3例(3.75%),静脉滴注者6例(7.5%),引发不良反应的患儿中静脉滴注者明显高于口服用药者;轻、中、重度不良反应者分别为5例(6.25%)、3例(3.75%)、1例(1.25%),患儿主要表现为轻度不良反应;累及神经系统者1例(1.25%),消化系统者6例(7.5%),皮肤系统者2例(2.5%)。阿奇霉素不良反应主要累及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皮肤系统;2例患儿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占2.5%,其中以药物用量用法不科学、药物学拮抗及药物配伍不科学为主。结论:阿奇霉素用于儿科疾病的治疗能够引发不良反应,以2~3岁小儿为主,发生于静脉滴注时较多,主要累及皮肤系统、消化系统及神经系统。医院应在治疗过程中不断加强监督及管理,保证合理用药。

关键词:阿奇霉素制剂;儿科疾病;合理用药

引言

阿奇霉素是大环内脂类抗生素,近年来在感染类疾病治疗中应用疗效肯定,其主要通过阻断细菌转肽过程来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达到杀菌灭菌的目的。而随着阿奇霉素在临床上应用范围的扩大,其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drugreaction,ADR)的报道也逐渐增多,不良反应呈多样化特点,严重时会致死。在儿科感染类疾病治疗中,阿奇霉素亦有广泛应用。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选取在福州市第二医院(以下简称我院)使用阿奇霉素治疗的80例儿科患儿(2019年10月~2022年9月),男40例,女40例;年龄6个月~14岁,平均年龄(4.63±2.13)岁;病程3~14d,平均(7.4±2.78)d。所有患儿临床资料完善。统计患儿年龄、性别、给药途径、制品剂型、不良反应严重程度及累及系统,总结患儿采用阿奇霉素治疗后的合理用药情况及监护要点。

1.2方法

1)构建阿奇霉素药学监护机制:依据国家相关卫生部给出的《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构架本院完善的以患儿为中心的药学管理干预模式,尤其是阿奇霉素在儿科患儿应用的不良反应,制定完善且有效的监护制度,确保全面落实儿科不良反应监护工作。2)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特发性肺纤维化间质性肺疾病是一类病变累及肺泡壁及肺泡周围组织所导致的肺间质损伤,其中最多见的是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病理表现为炎症反应、成纤维细胞增殖以及细胞外基质蛋白沉积,可导致弥漫性肺纤维化改变,而肺纤维化形成过程中也存在Th1/Th2免疫失衡。因此,阿奇霉素的抗炎特性及免疫调节作用可能使其对治疗肺纤维化有积极作用。目前临床上肺纤维化的治疗尚不明确,使用激素或细胞毒性物质治疗的相关不良反应较大。对阿奇霉素治疗成人特发性肺纤维化进行了相关的临床研究,对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给予静脉阿奇霉素500mg/d连用5d后,发现阿奇霉素能降低肺纤维化程度同时改善肺功能,而早期给予阿奇霉素可提高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的生存率,提示其是影响生存的重要预后因素。3)药物应用安全性:临床医护人员需要对阿奇霉素应用可靠性和安全性进行全面评估,确保处于正常范围的药物应用剂量和药物浓度。为了将应用阿奇霉素的不良反应降低,需要选择合理方式进行处理,静脉注射阿奇霉素时和维生素联合使用,有利于胃肠道不良反应的降低;患儿出现瘙痒或者皮疹等不良反应,应该立即停止继续用药,并适当予以患儿氯雷他定等药物,达到抗过敏的作用;阿奇霉素静脉注射引发静脉炎,此时应该将医护人员责任心增强,提升护理患儿的水平,降低炎症发生因素减少。

2结果

2.1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合理用药分析

对本研究纳入80例患儿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有9例患儿出现不良反应(11.25%);不合理用药患儿有2例(2.5%),其中以药物用量用法不科学、药物学拮抗及药物配伍不科学为主。

2.2发生不良反应的年龄分布

服用阿奇霉素发生不良反应的9例患儿中,结果显示,其中11~13岁患儿1例(1.25%);7~10岁患儿1例(1.25%);4~6岁患儿2例(2.5%);2~3岁患儿4例(5%);0.5~1岁患儿1例(1.25%)。其中发生不良反应者以2~3岁患儿比例最高。

患儿年龄

11~13岁

7~10岁

4~6岁

2~3岁

0.5~1

发生不良反应例数

1

1

2

4

1

3讨论

阿奇霉素是一种较为普遍的抗生素,该药物对于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衣原体、厌氧菌、肺炎支原体等均具有较为显著的杀菌作用,因而是一种临床应用广泛、杀菌活性强的广谱抗生素。阿奇霉素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可对细菌转肽进行抑制,进而阻止细菌蛋白质合成,主要用于皮肤软组织损伤、感染性疾病等治疗中。在儿科的临床研究中,阿奇霉素是较为常用的抗生素类药物,通常被用于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与皮肤软组织损伤等疾病。该药物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能够有效抑制病原菌转肽过程,被广泛运用于对患儿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中。儿科临床中,小儿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最高,呼吸道感染常发生在冬春两季,严重影响着患儿的健康成长。在过去,临床上对呼吸道感染的患儿常使用红霉素,治疗周期长,还会给患儿胃肠道带来负担,疗效不尽理想,可使病情反复发作。随着新型抗生素的研发,阿奇霉素的出现,为小儿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带来了新的方向。阿奇霉素优点是起效快、疗效高,对支原体蛋白质合成的效率较高,有稳定的杀菌、康阳的作用,特别对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厌氧菌、肺炎球菌等有很好的杀菌作用,还可作用于衣原体、支原体,受到临床医师和患儿家属的认可。阿奇霉素进入机体后,吸收快,作用于感染部位,药物浓度高,半衰期长,持续用药,可获得不错的疗效。单随着长时间的应用,耐药菌株不断产生,疗效也会与日俱减。综上所述,阿奇霉素在儿科临床上应用十分广泛,主要的药理作用包括抗感染、抗炎及免疫调节功能,针对不同的用药目的、不同的患者情况应有不同的用药方法及用药剂量。阿奇霉素按治疗剂量给药后报道的不良反应主要为胃肠道功能紊乱,临床上可根据具体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症处理,在婴幼儿中使用时需密切监测有无不良反应的发生,其中罕见的致死性的不良反应需引起重视。

参考文献

[1]胡雨竹,罗健.阿奇霉素在儿科疾病中的临床应用[J].儿科药学杂志,2020,26(5):60-63.

[2]薄红晓.盐酸氨溴索联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对支原体肺炎患儿免疫功能及心肌酶谱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20,49(4):440-442.

[3]赵丽凤,袁征,李鹰飞.阿奇霉素:多功能的抗生素药物[J].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 2023,44(01):33-38

[4]龙新珍;郑宝霞.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2,15(35):153-155

[5]杨丰地.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分析[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22,37(12):167-169

[6]姜茜.阿奇霉素用法:用三停四[J].江苏卫生保健. 2022(12):35

[7]杨红梅.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观察中国现代药物应用[J]. 2022,16(22):127-129

[8]李维筠,柳爽.阿奇霉素不同给药方式对降低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的作用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 2022,20(25);91-93

[9]王颖慧,李新刚,史大伟,魏田力,杨爱君;阿奇霉素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成本-效果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2,22(07)788-790+795

[10]万菊梅;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研究进展[J].黑龙江科学. 2022,13(10)85-87

[11]苏海洁;小儿静脉滴注阿奇霉素的不良反应与护理措施中国医药指南[J]. 2022,20(14)171-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