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高段读写结合教学的有效开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09
/ 2

小学语文高段读写结合教学的有效开展

杨洋

雅安市名山区新店镇中心小学

摘要:应新时期小学语文教育改革的需求,阅读和写作渐渐融为了一个整体,要求教师制定出一体化的教学方案,这是语文教育成果取得进一步突破的关键。伴随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充满了人性化和现代化色彩的教育理念为读写结合的实践提供了许多思路,教师应当成为教学改革中的先驱者,率先摸索出有价值的实践方法。本文针对小学高年级的语文课程提出了一些读写结合的有效实践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年级;读写结合

阅读和写作是紧密相连的,二者相互促进,密不可分。语言因读而真,文章因写而美,阅读和写作都是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随着新课改的不断落实与推进,小学语文的主要教学目标逐渐转变为培养学生综合语文素养和情感态度。在语文教学中将阅读和写作有机结合,能够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使学生积累更多写作素材。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时,教师要顺应新的教学要求,更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读写结合就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其能通过阅读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以写作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而提升学生对文章思想的领悟能力,实现二者之间的相互促进,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一、树立读写意识

在教学中要正确认识读写互相促进、互相影响的关系,要全面考虑如何把阅读和写作的语文基本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做一个有心人,从课文主题思想的确定、内容的选择、材料的组织、语言的表达、篇章结构的安排等多方面入手,琢磨小学阶段写人叙事、描景状物等不同体裁的文章是如何拟题、立意、选材、谋篇布局(开头、中间、结尾的方法,如何过渡和照应,如何详写和略写)和遣词造句的,考虑如何去引导学生树立文体意识、篇章意识和语用意识,运用阅读所学到的知识和方法去进行习作,实现课文中写作方法的迁移运用。反过来,要认真思考如何在指导学生进行不同体裁文章的习作训练时树立文体意识,掌握文体特点,学会阅读和理解,真正做到读写结合,学以致用,提高小学生的阅读和习作能力。

加强读写训练

语文教材中的重难点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掌握了重难点才能真正地理解课文内容,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明白作者想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这样学生在写作的时候,才知道怎样去表达自我的感情,从而写出使读者感动的文章。文章有了情感,有了打动读者的地方,还需要用优美的词句进行表述,如果学生只是用干巴巴的语句表述心中的情感,不但不会打动读者,还不能准确而有效地表述清楚,进而影响到读者对文章的理解。教学中要让学生对文章中的精美词句反复朗读和识记,让他们认真领会这些美妙词句美在哪里,作者这样用的意图是什么。学生悟到了运用的真谛后,让他们试着用这些优美词句进行写作,并进行多方面的写作训练,以提高他们的运用能力,反过来促进他们更深入地理解课文中应用的这些优美词句。学生积累的多了,用的多了,写作的能力自然就会提高。

三、对文本进行拓展

虽然小学语文教材中都是很精练的文章,但是由于文章长短的限制,不能够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不利于学生写作水平的显著提升,无法开展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所以,教师不仅要让学生阅读教材中的内容,还应鼓励他们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丰富自身的阅读量,增大自身的阅读视角。对于课外阅读,古典名著和儿童作品比较经典,适合小学生阅读。

首先,我国优良的传统文化被蕴含在古典名著中,可以让学生学习,受到相应的文化熏陶,将他们的写作用词能力提升。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了解到学生真实的阅读能力,进而给学生带来相应的课外名著推薦。其次,儿童作品比较适合小学生,也更加符合他们的心理特点,他们也非常喜爱这一类作品,提高自身的阅读兴趣,从而激发自身的创作灵感。这两类作品都有助于学生创作能力的提升,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写出更加精彩的文章。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利用现代化的网络信息技术直接丰富课堂上的教学资源。例如在学习《七律长征》这首诗时,教师可以同时为学生展示一些同一作者的其他作品,让学生在对比过程中加强对作者形象的认知。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展示不同文学作品诞生期间的历史及社会背景,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带着更加深刻的感情去阅读作品,进而有效提升学生自身写作练习的质量。

四、名篇佳作对比

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材中,许多文章都是名篇佳作,而这些佳作能够被广为流传至今,主要是由于作者使用了十分巧妙的写作技巧,并且内容情节十分精彩。对此,教师可以通过阅读教学引导学生掌握作者的写作特点和技巧,使学生领悟到文章的深刻情感和意蕴,让学生不断内化、迁移知识。因此,在读写结合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两篇或更多的文章让学生进行对比阅读,比较不同文本的表达方式,从而能够更加清楚地分辨各种写作技巧和情感表达方式,这对学生把握写作构思和文章写作特点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如在教学《匆匆》一课时,其中有一连串问句抒情的表达,教师让学生运用课文第四自然段中的信息进行归纳分析和初步感知之后,可以引导学生将《匆匆》和《那个星期天》做对比阅读分析,分析这两篇课文运用的表达方式的异同,学生再次走进《那个星期天》一课,感悟作者在字里行间的情感。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将两篇课文中直接写出心里话的部分进行比较,这样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课文的认知,还能让学生发现有时候含蓄的表达比直接表达更能让读者与作者共鸣。由此可见,教师通过让学生对比阅读,能够让学生对写作手法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有效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并且让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核心素养落到实处。

综上所述,阅读与写作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将找准读写结合的切入点,将读写结合教学落到实处,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同时,构建更为符合高年级学生的语文课堂,进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文华.小学语文中高年级多文本阅读"读写结合"策略[J].当代家庭教育,2021(17):2.

[2]黄同格.基于小学高年级语文"读写结合"的实践与思考[J].教育界,2021(11):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