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信息技术在平面设计创新中的应用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18
/ 2

现代信息技术在平面设计创新中的应用初探

唐诚佳

宁波日报报业集团

摘要:由于中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增长,平面设计行业迅速发展壮大,平面设计日益成了现代社会沟通的主要手段和重要方式之一,也随着现代平面设计技术的进步与视听媒介的发展,平面设计在人们的意识中越来越强。我国在刚涉足有关平面设计的领域时,从中获得经验,利用平面设计的艺术效果从而赢得市场。因为当今各行各业都存在巨大的资讯交流,我们到处都可以了解到平面设计,所以,要想引起人们的重视,只有进一步提升平面设计的品质。就现今的平面设计而言,不是单纯局限于平面的创意,还必须重视创意思想的创造,采用策略式的创意思想,实现创意和传播的完美融合。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平面设计;创新;应用;

引言

在过去很长时间,平面设计行业都是以报刊、杂志、宣传册等传统媒体为主要传播方式。近年来,以互联网为依托的信息技术快速兴起,为平面设计行业提供了更加多元化的互动链接方式,更加丰富的信息容纳载体。平面设计行业应把握信息技术发展契机,积极拓展,利用信息技术增加平面设计的附加价值,推动平面设计行业的良性、稳健发展。

1信息时代视域下平面设计的变化

首先,平面设计由静态转为动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兴起。在过去,依托传统媒体,平面设计呈现出静态特点,图文编排不够规范,动态视频较少。在大众传媒时代,传统的二维平面设计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发展需求,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平面设计的图片和动态视频之间的界线变得模糊。对于传统的二维平面设计而言,其设计理念的传达主要通过静态形式,传播媒介大多为报纸、书籍等,这样不利于提升其感染力。在大众传媒视域下,随着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的发展,平面设计的传播媒介得到拓展,艺术表现形式由静态转为动态,内容的互动性得到显著增强,视觉感染力明显提升。其次,平面设计艺术形式由单一变为多元。随着信息技术的出现,平面设计艺术形式朝多元化方向发展。在传统的平面设计中,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借助二维视觉媒介呈现,很难满足大众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平面设计艺术形式逐渐朝着多维化、动态化方向发展,与时代的发展需求更加吻合。依托信息技术,对平面设计元素进行整合,不但能使平面设计形式变得更加多元化,而且能使其内容更为丰富。在平面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将现代化设计元素的价值发挥至最大,以图像、声音、色彩等设计语言丰富平面设计内容,这样不仅能有效吸引用户的注意力,并且可以增强平面设计作品和用户之间的交互性,从而充分彰显平面设计的文化价值、商业价值。

2平面设计与信息技术融合的意义

“互联网+”时代,依托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的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在为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等各方面带来了诸多便捷性服务体验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信息传播领域的变革与发展。与传统媒体相比,信息技术在信息传播领域表现出更加强劲的性能,如交互性更强、覆盖面更广、传播速度更快等,而且传播信息的构成要素也呈现出更加多元化的趋势,在以文字、图片为主的信息传播的基础上,逐渐加入了视频等多种传播要素。平面设计作为一种高效的视觉传达方式,不仅融合了设计者的思想,展示产品特征,能够满足用户的宣传需求,其本身就是一个信息整理、信息加工、信息传播的过程,对各类媒体载体有着较强的依赖性。但是在传统媒体传播语境下,受种种客观因素的影响,平面设计大多都是以纸质形式进行传播的,辐射范围极其有限。而在以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为依托的信息技术语境下,不仅能够扩展平面设计的辐射范围,还可有效节约信息传播成本,提高信息传播效益。而且鉴于信息技术传播语境下各信息传播主体互动性的不断增强,人们在信息传播链条中的定位已不仅是信息的被动接收者,借助信息技术平台,公众可以就平面设计的形式、内容积极发表自身意见与观点,设计者也可从中借鉴中肯意见、吸取有益经验,激发创新灵感,从而设计出更加优秀的作品。

3现代信息技术在平面设计创新中的应用

3.1丰富的表现形式

当代平面设计要想取得突破,尤其是在互动性设计形式上,一定要跳出二维的框框,往多维空间拓展。在纸质材料中的设计形式可以运用折叠、覆盖、剪切等手法与作品主题的特征相结合,这样的设计也会更加生动有趣。在网络环境中的平面设计互动性就更加自由和个性,设计者根据产品要求、受众特点等,可以充分整合资源,如图片、3D技术等,使得平面设计的互动性更强,进而通过丰富的呈现手法来增强受众互动体验和情感体验。

3.2虚实结合,满足受众感官需求

人们的思维空间是可以无限扩张的,在一定条件的刺激下,人的思维就会滋生出各种各样的想法,能够为平面设计的创新表达提供源源不断的灵感支持,从而释放人们内心深处的思想情感,引发受众的共鸣感受,从而达到心灵互动与沟通的最高境界。但是,在传统媒介语境下,受信息传播能力的局限性,设计者的很多创新想法,都难以体现在平面设计中,限制了平面设计的表达效果。而进入“互联网+”时代,利用信息技术本身所具有的虚拟与现实结合的双重属性,能够有效弥补传统媒介传播方式存在的短板。平面设计人员可以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描绘特定情况下信息应用的真实场景,并在其中融入自身的想象思维,为受众带来更加强烈的感官冲击。信息技术语境下,受众能够更加全面、充分地体验到“互联网+”时代的平面设计所带来的更加人性化、便捷性的服务,更好地满足受众的需求,从而有力推动平面设计的持续、稳健发展。“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视野下的平面设计,应积极向三维交互式方向发展,以受众的多重感官体验需求为出发点,丰富平面设计内涵,增加平面设计的科技含量。例如,在平面设计中,可融入当下热度最高的VR体验技术,用户可以在穿戴VR设备后,置身虚拟的三维世界,并在多重感官刺激下,对外界事物做出相应回应,建立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的相互联系。

3.3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技术,创新平面设计

随着大众传媒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信息技术技术深入发展,在平面设计领域得到广泛运用,对于视觉传达产生较大影响。在此背景下,进行平面设计时,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技术,创新图形和文字表达形式,对多元艺术要素进行整合和重塑,从而提升视觉传达效果,将特定信息传递给大众,实现现代化技术和平面设计的有机融合。新时代,人们对平面设计的核心需求发生了显著变化,这就需要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加强对受众审美需求和情感需求的重视和关注,进行情感化设计,提升受众的情感体验,以满足受众的需求。要想达到这一目标,需要借助信息技术技术,对自身的创作理念和创作模式积极创新,创作出互动性、创新性平面设计作品。

结束语

总之,“互联网+”背景下平面设计与信息技术之间的融合势在必行。信息技术、新技术带给平面设计新的平台、给平面设计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平面设计不断呈现出新的面貌。我们需要在全面认识二者融合意义与融合趋势的基础上,从释放人文情怀、注重虚实结合、科学整合信息元素、关注人才发展等多个层面,多措并举,推动平面设计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促进平面设计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使平面设计呈现多元化趋势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帆.信息技术时代下视觉传达设计的特征与发展分析[J].教育研究,2021(2):144-145.

[2]张洋.信息技术艺术对平面设计的影响[J].新闻战线,2015(9):157-158.

[3]付江丽.动态字体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J].艺术品鉴,2021,(17).

[4]陆姗姗.对当代平面设计互动性设计形式的探讨[J].美术教育研究,2019(24).

[5]陈玲.浅谈互动性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J].东方藏品,2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