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协同优势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格化治理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24
/ 2

基于协同优势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格化治理研究

邓言之

共青团营山县委  四川省南充市营山县  637700

摘要:近年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频发,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格化治理是一种有效的治理方式。但是,单一治理机构在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其资源有限,无法全面有效应对。为此,发挥多重力量的协同优势就成为一种有效解决方案,其可以提高网格化治理的整体效率。因此,本文旨在探究协同优势下突发公共卫生时间网格化治理的现实之策。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协同优势;网格化治理

1.网格化管理概述

网格化治理是指通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跨部门、跨领域、跨行业的联动机制,形成以区域为基础的多级网络体系,实现政府、社会组织和市民等多种治理主体之间的协同治理。

网格化治理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1)信息化: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和交流。(2)网络化:构建以区域为基础的多级网络体系,实现政府、社会组织和市民等多种治理主体之间的协同治理。(3)协同化:形成跨部门、跨领域、跨行业的联动机制,实现资源共享和协同工作。(4)灵活化:能够灵活应对不同类型的突发事件,快速调整应对策略。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治理的存在问题

2.1信息不对称

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信息的及时准确传递至关重要,因为信息的不对称可能导致错误的决策和延误的处理。然而,由于突发事件的突然性和不可预见性,相关信息的获取、整合和传递往往面临困难,导致信息的不全面和不准确。同时,由于涉及到多个部门和单位之间的信息共享问题,信息的流通受到了限制,使得突发事件的治理受到了影响。

2.2协调不充分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涉及到多个部门和单位的协作,需要各个单位之间密切配合和协调,但在实际操作中,不同部门之间的协调不够充分。一方面,部门之间的分工不明确,责任不清晰,导致各自为政,缺乏协作精神;另一方面,不同部门之间存在着管理层级、行政职责、工作标准等方面的差异,协调难度较大,使得应对突发事件的效率和效果大打折扣。

2.3缺乏应急预案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突然性和不可预测性,使得缺乏相应的应急预案会导致应对突发事件时出现混乱和错误。然而,由于突发事件具有多样性和多变性,对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完善面临较大的挑战。部分地区和单位在应急预案制定和实施方面存在滞后和不足,缺乏有效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使得突发事件的治理存在较大的难度。

2.4人员素质不高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治理需要有高素质的应急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参与,但在实际操作中,人员素质不高的问题较为突出。一方面,突发事件的特殊性和紧急性,要求应急人员具备快速反应、灵活应变的能力;另一方面,针对不同的突发事件,需要有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针对性地应对,但是在现实中,这些专业人员不足或人员素质不高,使得突发事件的治理存在着不小的困难。

3.协同优势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格化治理中的作用

3.1信息共享与传递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网格化治理需要对各个网格中的情况进行全面的监测和分析。协同优势可以帮助实现信息的共享与传递,使得各个网格能够及时获得其他网格的情况。这样一来,不同的网格可以在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相互协调,更好地制定治理方案和应对措施。

3.2资源整合与协同

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各个网格所拥有的资源和能力可能存在差异。协同优势可以帮助实现资源的整合和协同,使得各个网格能够互相支持和补充。比如,一些医院在突发事件爆发时可能会因为医疗物资的短缺而无法承担更多的患者,而其他网格中的企业、学校等则可能会有一些闲置的物资,这时候协同优势可以帮助将这些物资整合起来,并将它们分配到有需要的地方。

3.3信息处理与决策制定

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网格化治理中,信息的处理和决策的制定都需要进行协同。协同优势可以帮助实现不同网格之间的信息处理和交流,从而更好地制定治理方案和决策。比如,在突发事件爆发时,各个网格中的专家和医生可以通过视频会议等方式进行交流和协商,以确定最佳的治疗方案和防控措施。

4.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格化治理模式的优化建议

4.1加强组织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需要各个部门、单位之间的协同配合,要想实现网格化治理模式的高效运作,必须有一个高效的管理机制。建议建立统一的协调指挥机构,明确各个单位的职责分工,建立科学、合理的工作流程和标准化的工作程序。同时,要加强对协同合作过程中的工作效率的监督和管理,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确保整个工作的有序进行。

4.2加强信息共享,提高信息安全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格化治理需要各个单位之间进行信息共享,及时掌握事件的最新情况和进展,但是在信息共享的过程中也存在信息泄露等风险。建议加强信息共享的安全措施,采用多重加密技术保护信息安全,加强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提高信息共享的实时性和准确性。此外,还应加强对信息共享的管理,建立完善的信息共享机制,对信息进行分类、权限控制,确保信息的有效使用和保密性。

4.3加强应急培训,提高应急响应能力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需要各个单位和专业领域之间密切协作,但不同的单位和专业领域对于突发事件的处理方法和流程不尽相同,需要进行统一培训和教育。建议加强应急培训,提高应急响应能力,制定针对突发事件的应急演练方案,定期组织演练,提高各个单位和专业领域之间的协同配合能力,确保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中的高效协作。

4.4加强社会参与,提高治理效果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格化治理模式需要各个部门、单位、专业领域之间的协作,但社会参与也是非常重要的。建议加强社会参与,通过社会组织、志愿者等方式积极参与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治理中来,为事件的解决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和对突发事件的防控能力。

4.5加强技术支持,提高信息化水平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网格化治理需要借助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来支撑。建议加强技术支持,不断推进信息化建设,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来实现网格化治理模式的高效运行。比如可以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对突发事件的预测、应对和后续处理进行支持,提高治理效率和水平。

  1. 总结语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在一定范围内突然出现的、可能对人民生命健康、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等方面产生重大影响的突发事件。这种事件具有不确定性、突发性、传染性、紧急性等特点,对于政府和社会组织来说是一项巨大的挑战。因此,本文主要探究了有效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能力的现实之策。

参考文献

[1]林家俊. 农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能力评价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22.

[2]孙倩.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H镇网格化治理问题与对策研究[D].扬州大学,2021.

[3]王安琪,唐昌海,王婉晨,范成鑫,尹文强.协同优势视角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社区网格化治理研究[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21,14(07):26-31.

[4]张盛. 城市社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多元主体协同应对机制研究[D].贵州大学,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