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在内科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30
/ 2

健康教育在内科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庄伟 ,贾红燕 ,刘晓磊

聊城市茌平区第二人民医院   山东聊城  252111

摘要:目的:探究健康教育在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21年3月至2022年2月接诊的内科患者82例临床观察对象,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需要同时接受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的情绪状态评分整体低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整体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临床上在对内科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加入健康教育护理方式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同时对于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提升也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健康教育;内科护理;应用;研究

随着人们生活习惯的不断改变以及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患者加强了对护理的需求,并且更加注重在治疗过程中的护理体验感,在对内科患者开展护理的过程中加强健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开展健康教育不仅能够有效的帮助患者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还能够更好的加强患者的依从性,提升与医护人员的配合程度,优化医患之间的关系。内科是医院中的重点科室,当前时代背景下,各种疾病的发生率有明显提升,常见如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高血压等,均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长期持续性的伤害,并会长期拉低患者生活质量。同时,由于内科疾病影响因素的复杂性,不仅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伤害,同时也会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常常会使得患者伴随有较为严重的焦虑、抑郁等情况,风险性高,且此类老年内科患者因其年龄较大,多伴有一种或两种基础病,诊疗难度较高,对此,在护理工作中,要重视对患者的心理护理以及健康教育,如何通过健康教育让患者更加深入地了解内科疾病的相关健康知识,在心理护理的帮助下可有效缓解其心理状态,以提高治疗依从性,对促进患者身体的康复提供帮助。

内科一般情况下会有很多慢性病的患者住院治疗,有效的护理干预手段对于促进患者的预后康复有重要的意义。健康教育是现在临床上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模式,主要是指根据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为其制定针对性的指导措施,有科学依据的为其进行全面整体的系统护理,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加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让患者了解到健康的生活习惯对于病情恢复的重要性。要想切实实现内科护理效果的提升,就需要在传统护理方式的基础之上进行创新,经过研究,我院护理人员尝试在常规护理方式的基础之上加入健康教育护理模式,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具体研究结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照组41例患者,男性21例,女性20例,患者年龄25岁至65岁,平均年龄为(45.6±1.8)岁;观察组41例患者,男性20例,女性21例,患者年龄27岁至66岁,平均年龄为(45.8±2.1)岁。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接受护理的过程中主要采用常规方式,具体护理内容主要包括:心理辅导,即护理人员需要辅助患者疏解不良情绪,使患者能够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对待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提升护理效果;饮食控制,即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为其制定饮食方案,在保证营养的基础之上,最大限度地保障患者饮食均衡;运动锻炼,即护理人员需要在充分考虑患者实际的前提之下为患者制定运动锻炼方案,促进患者体内新陈代谢速率的提升,为患者的康复打下良好基础;用药指导,即护理人员需要引导患者知晓用药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各类问题,督促患者按时按量服药。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护理的过程中需要在常规护理方式的基础之上接受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护理模式的主要内容包括:健康宣教,即依据患者病情发展的实际需要,从患者入院开始治疗直至出院,针对各个阶段患者在康复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健康宣导,引导患者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康复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各类问题等;健康教育环境,利用医院内的宣传栏对疾病以及治疗的相关基础知识进行宣导,促使患者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深化对自身疾病的了解;因人而异地进行健康教育,不同患者受家庭环境差异、一般情况、受教育程度的影响,期在理解能力方面也会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合理选择方法。

1.3临床观察指标

首先,分析两组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其次,分析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的情绪状态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5.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后,其对于护理服务的总满意度整体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统计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价值,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表1分析两组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n(%)

组别

例数(n)

非常满意n(%)

满意n(%)

不满意n(%)

总满意度n(%)

观察组

41

28(68.29)

11(26.83)

2(4.88)

39(95.12)

对照组

41

24(58.54)

10(24.39)

7(17.07)

34(82.93)

χ2

-

-

-

-

6.81429

P值

-

-

-

-

0.021

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后,其焦虑情绪状态评分与抑郁情绪状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统计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价值,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

表2分析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的情绪状态评分情况(分)

组别

例数(n)

焦虑状态(分)

抑郁状态(分)

观察组

41

39.87±2.46

36.15±3.83

对照组

41

58.28±8.23

55.96±4.24

t值

-

1.25

1.34

P值

-

0.022

0.013

3讨论

最近几年来,我国的医疗技术水平取得了很好的发展情景,患者对于护理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护理工作也开始以疾病为中心转变为以患者为中心,尽可能的为患者提高全面的系统护理服务。健康教育是我国公共卫生保健的重要内容,在对患者开展护理的过程中加强健康教育的开展是十分必要的。健康教育不仅能够有效的帮助患者认识自身的疾病,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还有助于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降低对自身疾病的焦虑程度。内科疾病在临床上十分常见,导致患者发病的原因有很多,患者的饮食习惯不健康、生活方式不当均会导致内科疾病的发生。因此,临床上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除常规的护理方式,护理人员还需要积极对患者进行健康指导,在此基础上,深化患者对于疾病自身相关知识的了解,促使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能够积极调整自己的饮食习惯以及生活方式,在此基础上,有效降低内科疾病的发病概率。

从本次研究结果来看,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护理之后,其焦虑以及抑郁情绪状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与此同时,相比于对照组患者来说,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更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内科护理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健康教育护理模式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临床上在针对内科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在常规护理方式的基础之上引入健康教育护理模式不仅能够实现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的提升,与此同时,对于患者情绪状态的改善也有着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是一种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的护理方式。

参考文献:

[1]宋梅.健康教育在老年人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36):194-195.

[2]王金硕,王景萱,代雪辉.健康教育在内科主动脉夹层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黑龙江中医药,2020,49(3):339-340.

[3]陈静娜,陈巧珊.规范化健康教育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34):180.

[4]胡礼平.规范化健康教育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21,37(8):13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