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超薄贴面技术在前牙间隙患者美学修复中的应用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30
/ 2

微创超薄贴面技术在前牙间隙患者美学修复中的应用效果

杨娟

镇江市口腔医院 江苏  镇江212000

【摘要】目的 围绕前牙间隙患者,采用微创超薄贴面技术进行美学修复,评定其效能。方法 选取本院在特定时间段内(2021年1月-2022年1月)接收的前牙间隙患者(90例),将其实施分组(随机数字表法):A组与B组,A组45例采用常规全瓷贴面实施修复,B组则用微创超薄贴面展开修复,评价两组修复体美观度。结果 B组牙体通透、牙面边缘自然、牙面颜色自然、牙列完整率均较A组高(P<0.05)。结论 针对前牙间隙患者,采用微创超薄贴面技术治疗,美学修复效果好。

【关键词】前牙间隙;微创超薄贴面技术;美学修复

前牙间隙是一种较常见的牙科疾病,其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最常见的有先天牙列发育异常、后天不合理用牙等。当前临床在治疗此类常见型牙列异常时,多采用的是全瓷贴面、牙齿全冠修复技术,但需指出的是,由于牙冠修复存在较大的备牙量需求,而在控制远期并发症上,全瓷牙冠的效果并不突出,故需找寻一种新型且实用性更好的修复技术[1]。近年,在前牙修复当中,已出现许多新的修复技术,而微创超薄贴面便属其一,其用较少的牙体材料来进行粘接,可以较好的规避牙体磨除的缺陷,但究竟哪种手段对修复前牙间隙更为合宜,临床尚无确切定论。本文围绕在本院接受美学修复的前牙间隙患者,采用微创超薄贴面技术进行治疗,就其效果实施评定,现就此剖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在2021年1月-2022年1月这一阶段内,将前牙间隙患者当作对象,总共选取90例,将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在A组45例中,最小年龄20岁,最大45岁,平均为(30.47±3.56)岁,男性25例,其余为女性(20例),牙部位:下前牙18例,上前牙27例。B组中,年龄20~44(30.44±3.53)岁,男、女比值为23:22,牙部位:16例下前牙,29例上前牙。两组以上数据经逐项比对,并未发现显著差异(P>0.05)。

纳入标准:(1)都经诊断明确为上下颌切牙间隙;(2)入组前没有过其他正畸治疗经历;(3)意识、认知皆清晰。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口腔炎症;(2)合并恶性肿瘤或脏器功能异常;(3)前牙间隙小于1mm。

1.2方法

1.2.1A

实施常规全瓷贴面修复。采用全瓷贴面套装(瑞士Ivoclar Vivadent公司),依据患者牙列、牙面情况,进行贴面的制作,且让患者试戴,直到满意。在贴面修复过程中,实施修复体氢氟酸酸蚀,对酸蚀牙面进行冲洗,然后在全瓷修复体组织内涂抹牙面处理剂,用正磷酸来酸蚀牙釉质,并依据全瓷套装说明与方法,在牙面上涂树脂粘接剂,且实施粘接。完成粘接后,清理多余的树脂粘接剂,且引导患者实施咬合调整,依据患者的反馈情况,打磨调整贴面的肩台,直到肩台与牙面之间形成比较自然的过渡形态,最后便可围绕修复体,展开抛光操作。

1.2.2B

用微创超薄贴面实施修复。在治疗开始前,牙体预备,围绕患者的牙颈部、唇部,开展齐龈肩台的设计(0.3mm左右预备),依据牙体预备情况,用硅胶进行印模与制备,并用Vita比色板与患者的牙齿颜色作比照,制作所需要的超薄铸瓷贴面。采用IPSE-max Press瓷块(德国威兰德ZENOSTAR公司)制作贴面;完成制作后,让患者试戴,且在满意后,把贴面回炉进行烤制。在实施贴面修复操作前,对牙面进行抛光,且酸蚀处理粘接面;在完成酸蚀操作后,对牙体进行冲洗,且进行牙本质封闭剂的涂抹,另将牙釉质粘接剂涂抹在基牙与修复体上,当粘接剂干后,便可以在修复体粘接面上涂抹自粘接树脂水门汀,实施基牙粘接,后围绕修复体,开展光固化(5s)。擦除粘接面上多余的水门汀,把抗氧化剂涂抹在粘接面的边缘,对各面均实施光固化照射(时间均为60s),最后围绕修复体,用树脂抛光工具实施抛光。

1.3观察指标

就两组修复体修复效果展开比对。用美国公共卫生署(USPHS)改良版牙科修复评价标准[2]对两组修复美学效果实施评定(术后10个月时),指标有牙面颜色自然、牙列完整、牙体通透、牙面边缘自然,对两组达标率进行计算与比较。

1.4统计学处理

SPSS22.0展开数据处理,计量、计数资料分别行t、X2检验,P<0.5代表差异显著。

2.结果

与A组相比较,B组无论是牙面颜色自然、牙列完整,还是牙体通透、牙面边缘自然,均有更高的达标率(P<0.5),见表1。

表1  对比2组的修复体美学效果[例(%)]

组别

牙面颜色自然

牙列完整

牙体通透

牙面边缘自然

A组(45例)

35(77.78)

36(80.00)

33(73.33)

36(80.00)

B组(45例)

43(95.56)

44(97.78)

42(93.33)

43(95.56)

X2

6.153

7.200

6.480

5.074

P

0.013

0.007

0.010

0.024

3.讨论

有研究[3]指出,无论是牙畸形,还是前牙间隙异常,此类问题在具体的修复技术上,均正在从既往的高备牙量、磨牙转向为少备牙量、微创。比如既往已被广泛采纳的全冠修复,因其有着较大的磨牙量,有限期短,并且容易诱发牙髓疾病等,故在临床中已被逐渐淘汰。伴随贴面材料行业的持续发展与推新,全瓷贴面技术在临床中得到越发广泛的应用,比如全瓷贴面套装,其在前牙间隙异常治疗中的应用,可以使贴面治疗的美观度、稳定性均得到大幅提高,除此之外,还能减少由于医师不同而造成的治疗差异,因此,最终修复效果更好,患者对治疗更为满意与接受

[4]。但需强调的是,因牙畸形与前牙间隙具有明显的复杂性,全瓷贴面较难做到准确衔接患者基牙的颜色,故在实际应用中,时常会发生修复体颜色与基牙颜 色之间存在不对应或者不自然过渡等情况,进而对修复美观度造成影响。近年,微创超薄贴面技术诞生,且在修复前牙畸形中得到广泛应用;需指出的是,超薄贴面可以通过患者前期多次试戴,来及时修整贴面;另外,其还能在不备牙或者少量备牙的前提下,直接实施贴面修复,故能减少磨牙而对患者基牙牙体所造成的损害;此外,针对超薄贴面材料来讲,因其与生物树脂材料之间有着较好的生物亲和性,因此,在治疗后,患者不易发生牙龈组织问题或其他口腔炎症[5]。还需说明的是,因超薄贴面材料能够做到对牙体颜色进行准确比色,故在修复之后,牙体颜色与基牙颜色更为接近,牙体与修复体会有更为自然的过渡,故综合修复效能更突出。从本文结果得知,相比A组,B组不管是在牙面颜色自然、牙列完整上,还是在牙体通透、牙面边缘自然上,达标率都更高。提示微创超薄贴面技术美学修复效果更突出。

综上,将微创超薄贴面技术应用于前牙间隙患者,可获得更好的美学修复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程倩,张欣泽,王昊.微创烤瓷贴面关闭前牙间隙的临床效果评价[J].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2022,23(2):101-105.

[2]Cvar JF,Ryge G. Reprint of criteria for the clinical evaluation of dental restorative materials [J]. Clin Oral Investig,2005,9(4):215-232.

[3]汪磊,鲍利红,姚莉莉.微创去腐技术联合超薄瓷贴面修复前牙深龋缺损的临床研究[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21,37(11):683-687.

[4]杨楠,拜合提亚尔·马合苏提,刘毅,等.全瓷微贴面与微创超薄贴面修复畸形前牙美学效果比较[J].上海口腔医学,2020,29(3):312-315.

[5]赵鑫,杨志霞.超薄瓷贴面关闭上颌前牙间隙的临床效果评价[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21,37(1):4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