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临床价值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28
/ 2

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临床价值分析

王国华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 甘肃兰州730000

摘要目的:探究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方案用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中的效果及价值。方法:2021年5月-2022年7月,选择200例本院收治的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随机分2组,各100例,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比较症状消失时间、血液生化指标、妊娠结局。结果:对比症状消失时间,试验组短于对照组,P<0.05;血液生化指标对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统计不良妊娠结局,即早产、羊水污染、剖宫产、新生儿窒息发生率,试验组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采用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可以缩短症状缓解时间、改善血液生化指标,对减少不良妊娠结局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荐。

关键词:多烯磷脂酰胆碱;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症状消失时间;生化指标;妊娠结局

据相关统计表明,孕妇处于中期、晚期时较易出现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此时会出现胆汁酸上升、皮肤瘙痒等表现,而且其的出现还会导致患者出现恶心、失眠等表现,严重时还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干扰,甚至还会导致胎儿死亡[1]。目前,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主要采取药物治疗,其目前的为了缓解瘙痒情况,降低胆汁酸的相关指标,保证分娩可以顺利开展[2]。因此,选择有效的治疗方案,对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来讲,是实现治疗目的。本文取200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开展对比,探究多烯磷脂酰胆碱的治疗效果及应用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研究时段为2021年5月-2022年7月,从本院收治的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中选择200例,随机分2组,各100例。对照组男55例,女45例,年龄23-38岁,平均(30.74±4.19)岁,孕周为31-38周,平均(34.51±2.67)周;试验组男57例,女43例,年龄22-39岁,平均(31.04±4.25)岁,孕周为31-37周,平均(35.01±2.51)周。上述资料,组间差异小,P>0.05。

本次研究参与者均符合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诊断标准同时将合并有其他妊娠者与全身性疾病者、药物过敏者排除。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即应用熊去氧胆酸(武汉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123209)与腺苷氨酸治疗,其中熊去氧胆酸为口中服用药,每次用药剂量为300mg,每天用药三次;腺苷氨酸为静脉滴注用药,即在500ml的葡萄糖注射液中,加入1000mg的腺苷氨酸(沈阳光大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0320)用药治疗,每天用药一次,连续用药10天为一个周期。

基于此,试验组增加多烯磷脂酰胆碱(成都天台山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7684)治疗,将10ml多烯磷脂酰胆碱加入在500ml葡萄糖注射液(5%)中,静脉滴注,1d/次,连续用药10天。

1.3 观察指标

比较症状消失时间、血液生化指标、妊娠结局。

症状包括了黄疸、瘙痒,由护理人员统计症状消失的时间。

血液生化指标:ALT、AST、TBA,有循环酶法检测TBA水平,用速率法检测ALT、AST水平[3]

妊娠结局有早产、羊水污染、剖宫产、新生儿窒息。

1.4 统计学处理

用SPSS24.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用 表示与检验;计量资料用()、t表示与检验;P<0.05统计学意义。

  1. 结果

2.1症状消失时间对比

黄疸消失时间、瘙痒消失时间试验组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症状消失时间对比(

组别

例数

黄疸消失时间

瘙痒消失时间

试验组

100

5.01±1.22

4.35±1.08

对照组

100

7.88±1.45

7.01±1.13

P

--

<0.05

<0.05

2.2血液生化指标对比

试验组血液生化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血液生化指标对比();n=100

组别

ALT(IU/L)

AST(IU/L)

TBA(umol/L)

试验组

30.77±3.24

30.15±3.85

12.25±1.22

对照组

48.54±3.35

36.14±3.15

20.75±1.77

P

<0.05

<0.05

<0.05

2.3不良妊娠结局对比

统计不良妊娠结局,试验组出现2例,对照组出现9例,发生率相比,P<0.05。

  1. 讨论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属于一项妊娠相关疾病,其对胎儿、产妇均会产生极大的危害性,同时其也是增加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4]。目前,有较多学者表示孕妇机体雌激素的分泌过多,易出现肝内胆汁酸代谢障碍,从而引发母胎间胆汁酸异常所致。近年来,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临床治疗时,以护肝利胆、改善临床症状及妊娠结局为主[5]

以往,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多采用能去氧胆酸,其有利胆效果,但实践表明,单一用药治疗无法达到预期的目的,故需要配合其他药物治疗,以此来提高预后效果。实践表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行常规治疗时,多烯磷脂酰胆碱药物的应用,能够提升疗效、实现治疗目的。多烯磷脂酰胆碱药物的应用可以修复肝细胞、细胞器膜,提高相关功能的流动性,减少自由基,调节酶系统活性,增加氧化氢酶的活性,提高肝病的治疗效果。同时此药物还能改善临床表现,抑制TBA的吸收,促进其转运、排泄,降低血液中的TBA水平,促进肝脏排毒,有助于减少妊娠不良结局的发生。

综上,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云蕊,符映,符怡. 腺苷蛋氨酸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对孕妇内皮素表达及妊娠结局影响[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22,30(10):2267-2271.

[2]朱丽花,毛萍萍,林亚娟. 熊去氧胆酸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疗效及对血清胆碱酯酶、APOA1和炎症因子的影响[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22,21(19):2040-2044.

[3]彭玉芝. 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临床效果[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1,32(20):3241-3242.

[4]陈春艳. 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腺苷蛋氨酸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临床效果[J]. 中国当代医药,2021,28(24):159-161.

[5]李朝曦,孙秀荣. 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腺苷蛋氨酸、熊去氧胆酸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的临床效果[J]. 河南医学研究,2021,30(21):3961-3963.

[6]叶麒,刘湘萍,杨晓文. 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22例的临床疗效[J]. 上海医药,2019,40(09):33-3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