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建设工程现场安全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11
/ 2

电力建设工程现场安全管理

南永力

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河北分公司,河北省石家庄市050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对电能的需求不断增加,电力工程建设越来越多,其安全管理工作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首先分析电力工程管理现状,其次探讨电力建设工程现场安全管理,以期对相关研究产生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电力建设工程;准入管理;现场安全管理

引言

电力工程基建现场主要涉及工序包括现场准入管理、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作业层班组安全管控三大项,以及防疫管理、隔离设施、安全用电管理、安全提升技术措施、雾喷淋系统等辅助措施。在特定的电力条件下,采用与工程实际相适应的施工工艺,对其影响很大,因此,要从施工中考虑有关的安全问题,以确保项目建设质量。

1电力工程管理现状

相比较于西方国家,我国电力产业整体起步较晚,在近几年的飞速发展中,尚未建立起完整的电力工程管理制度与电力监管体系。很多电力工程项目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频繁会出现施工建设与管理环节脱节的问题,这样的管理方式导致相关监管人员不能及时掌握施工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也难以给出有针对性的合理建议。现阶段,部分工程企业已经突破了传统模式的限制,结合当前智能化监测设备不断优化自身管理模式、创新管理方法逐渐搭建起以“建管合一”为核心的新型管理模式。但在实际监管工作落实中,仍然存在着部分企业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这部分电力工程企业多是由于自身涵盖范畴较为广泛,在实际调整工作中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受制于调整难度过大而放弃整改。通常情况下,这种企业会采用三方管理模式,其中,业主作为施工项目的主体,与设计方、供应方以及承包方分别签订项目开发合同,确认基本协议后,会寻找专门监理企业对整个工程项目建筑施工环节进行监管。这种看似层层管理的模式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施工的质量与整体水平,但是仍然暴露出十分明显的弊端急需进一步优化整改。

2电力建设工程现场安全管理

2.1制定落实专项检查方案

根据安全形势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专项检查方案,优化安全质量责任量化考核机制,制定电力基建工程安全质量责任量化考核实施细则,为每个工程编制“一工程一检查方案”,根据施工作业日、开展周计划飞行检查、“四不两直”安全督查,持续加大安全检查和考核力度,严肃查处各项违章行为。

2.2滚动开发模式应用创新

滚动开发模式的出现,有效解决了当前电力施工项目中“建管合一”管理模式下的弊端。滚动开发模式在团队方面做出了创新性的改变。这一模式会组建一支专业团队负责整体项目建设,其中分为专业建设团队和专业管理团队两个部分。为进一步提升管理工作与建设工作的专业水平,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赋予专业建设团队充分的权利,这可有效改变传统隶属模式的弊端,充分发挥建设团队作为施工项目负责人的主要职责,提升在实际工作中的积极性。在这种滚动开发管理模式下,有效减少了在上传下达环节方面所浪费的时间,最大限度避免决策滞留情况的出现,有利于施工项目如期竣工,提升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的整体水平。

2.3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在评估分析电力工程安全管理工作成效过程中,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必不可少。因此需要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科学设计,确保评价指标选择的科学性、全面性与合理性,充分保证该体系的适用性。此外,在选取评价指标时也应考虑其针对性,充分体现电力工程的特征。在设计评价指标体系时,相关人员需要开展必要的调研工作,明确电力工程的内容和目标,进而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分析和预测其中存在的安全风险,针对预测结果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这就要求发挥专家的优势作用,在科学分析项目情况的基础上制定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同时也需要参考其他相关主体(如项目经理、施工主管、安监人员等)的意见和建议,尽可能保证评价指标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具体通过问卷调查法收集相关信息,在整合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完成评价指标的选取和优化工作,充分保证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质量,为评价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2.4合理处理施工环境

电力项目的建设中,很多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偏远地区,而且大多位于户外。由于上述区域的地理位置十分复杂,变化较大,项目建设时会受到许多干扰。为此,电力建设单位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尽量减少人为因素对项目建设的破坏。为了减小对项目建设的不利影响,应对其进行合理的选址,减少可能出现的施工安全环保处罚风险压紧压实各参建单位主体安全责任,层层传导,严格落实“三管三必须”要求,安全管理关口前移,施工单位定期排查安全隐患,监理单位定期检查,建设单位不定期抽查,加大安全隐患排查力度。进一步强化消防安全管理,杜绝野外动火作业,严格执行各项火灾防范措施,加强驻地消防安全管理,严禁违规使用大功率电气设备和私搭乱接电线等行为,加强全员消防安全培训,切实提升全员消防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切实解决影响企业安全发展的隐患和突出问题,严防事故发生,确保安全稳定

电力建设施工环境

2.5加强作业层班组安全管控

作业层班组组建采取“骨干+核心”模式,其中骨干人员担任班组长兼指挥,安全员、技术兼质检员和核心作业人员均由施工单位自有人员担任。作业层班组成员均要参加双准入考试且成绩合格;特种作业人员持有效证件上岗作业,且人员安全用品配置齐全。施工单位要结合自身实际,组建稳定的成建制的专业化作业班组,现场设土建、钢结构、电气综合班组。电站内实施流水作业,施工项目部组织相关专业化班组按施工进度依次进退场,完成施工作业。现场每个作业面设作业面负责人和专责安全监护人,保证对同一时间实施的所有作业面进行有效掌控,采取巡视、停工待检等方式,确保所有作业点的安全质量管控。对于一般隐患及以上的风险作业点施工,班组骨干人员全程到位指挥、监护,保证施工现场的安全稳定。

2.6细化管理内容

从电力管理模式整体来看,我国已建立起完备的考核评估体系,但是这一体系难以覆盖到施工环节的方方面面。为此,要求管理人员在创新管理模式时,制定更为明确的管理细则,针对管理区域进行科学有效地划分,明确各片区域内的实际管理内容,通过建立科学完整的工作体系在各个环节内实现有效的连接。在项目施工准备阶段,需要建立完备的评估与考核机制,在考核完成后相关人员立即开展讨论,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第一时间予以解决,并对这一阶段的工作重点进行总结,这其中包括管理经验、考核效果、反馈建议等多方面,总结完成后还需要进行相应的存档备份。这不仅有利于管理经验的积累,同样也为后续工作的开展创造了便利的条件。

结语

经济社会的发展使得人们对电力的需求不断提升,而在电力工程建设蓬勃兴起的今天,其在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仍需进一步提高对其重视程度。为确保电力工程建设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在各个环节都不能掉以轻心。要想对现有的管理模式进行创新,要求管理者必须不断更新管理思想、顺应时代发展需求、充分汇集各方力量建立起完备的管理制度与考核机制。此外,还需建设管理人员对管理内容进行适当的细化并最大限度保障成本与经济效益的协调性,经过以上创新方案,希望可以对提升当前电力工程管理模式的整体水平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王连辉,黄超艺,陈瑞娜.新时期基建施工现场安全管控措施探讨[J].电力安全技术,2021,23(7):5-9.

[2]郝小峰,孙凌涛.变电站综自改造施工安全管理探讨[J].电力安全技术,2022,24(4):72-74,78.

[3]李利.关于电力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创新与应用的思考[J].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2020,4(05):137-138.

[4]张俊.电力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分析与研究[J].中国设备工程,2022(5):19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