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在矿山采矿工程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19
/ 2

安全管理在矿山采矿工程中的应用

樊利国

身份证号:372928198004020015

摘要:矿山建设项目具有很高的危险性,所以在实际开采中要加强安全管理,尽量减少矿山的安全事故。煤矿企业要重视矿井采矿安全管理问题,必须完善管理制度,提高安全管理意识,提高员工综合素质,构建监督激励机制,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把安全管理应用于矿山工程中,从而推动矿山企业有序运行,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展提供保障。

关键词:安全管理矿山采矿工程应用

1矿山采矿工程中的安全管理技术

1.1火灾安全管理技术

煤矿生产中的火灾是由操作不当和气体变化引起的,煤矿生产单位既要对火灾进行及时地预报,又要在第一时间采取有效的处理方法,以防止出现重大的安全事故。消防安全管理应以预测为主,解决为辅,以煤矿开采项目为例,对具有代表性的煤,如烟煤、无烟煤等进行了检测,主要测试的是煤的快速燃烧时间、激烈燃烧时间、低温燃烧可能性、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性能、能否及时向地面控制系统发送数据;试验了矿井的通风状况,主要包括风向、流速、风速等。由于火灾的可能性和环境与其氧化作用有关,当火灾发生后,矿井中的空气会因受热而膨胀,形成天然的风场,而且火势的变化和火源的方向都与矿场的温度有关。

1.2防爆安全技术

煤矿爆炸是煤矿生产中最常见的一类安全事故,也是危害最大的一类,因此必须对其进行特殊的安全管理。具体来说,就是煤矿可以在特定的区域,建立自己的爆破试验基地和隧道,对爆破的影响进行分析。瓦斯泄漏、火灾、粉尘、操作不当是造成爆炸的主要原因。通过对粉尘含量的分析,达到对火灾源头的有效控制,将爆炸的安全隐患降到最低。要根据不同的爆炸影响因素,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比如,在火灾发生后,要对各通风道进行密封,并采用注胶体泥浆进行封堵;封闭工作面的通风管道,防止粉尘从管道中流入通风孔,从而有效地抑制了粉尘的流动;采用胶质或惰性气体,对火场进行有效的控制,减少火源中心温度,防止高温引起爆炸。

2煤矿开采项目中的安全管理问题

2.1对安全管理的误解

煤矿开采是一项基本项目,但仍有一些煤矿企业对煤矿开采项目的安全管理认识不够充分,造成了煤矿的安全管理问题。具体来说,煤矿企业中具备煤矿开采安全管理知识的主要是技术和管理;目前,煤矿生产企业普遍缺乏安全管理意识,不能准确把握矿井的特殊开挖环境和地质情况,也很难利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来保证矿井的安全。一些煤矿企业缺乏对现代矿井开采管理方法的认识,仍然采用传统的管理方法,不能科学地运用科学的管理体系和机电自动化技术,从而无法满足现代安全管理的需要。煤矿生产安全管理工作中,一些工作人员年龄偏小,虽然理论知识丰富,但缺乏实际工作经验,难以保证安全生产的高质量、高效率的进行。

2.2缺乏科学的安全管理

煤矿生产作业人员的安全操作,对保证矿井作业的安全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具体来说,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煤矿的安全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对员工的安全作业要求也越来越高,但一些煤矿企业尚未实现对工作人员的针对性安全操作培训,未能达到理想的安全管理效果。由于有关部门监管力度不够、矿山采矿项目开发时限较短等原因,目前我国中小矿山企业技术人才短缺,致使矿山企业在开发前无法进行相应的规划设计,也很难从安全的角度进行针对性管理。

2.3员工的安保措施还需改进

目前,国内煤矿工人安全保护工作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加之安全设备和安全防护措施还不健全,安全保障措施也不完善。具体来说,由于知识水平、工作能力等原因,一些采掘人员在开采过程中,往往会注重开采效率和实际经济效益,即便有安全设备,也会存在不遵守安全设备、操作开采设施、为了开采进度忽视自身安全等情况,由此可见,开采人员安全防护管理难度较大。煤矿安全管理工作中,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要担负起煤矿安全管理的责任,但因其工作量过大,存在安全管理疏忽、安全管理技术标准制定不完善等问题。

2.4相对落后的安全管理技术

由于技术资源和经济效益的制约,一些煤矿企业没有深入开展矿井开采项目的安全管理技术,致使目前的技术水平很难适应当前的安全管理要求,不能从技术上保证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特别是中小煤矿企业的安全设备和开采设施的不足是显而易见的。如安全防护体系不完善、安全设施不到位、安全管理人员缺乏、安全软件更新不及时等。这主要是由于中小煤矿企业在当前的经济状况和未来的投资计划之间难以兼顾。目前,国内煤矿安全生产技术体系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还需进一步完善和调整,以适应矿业的发展趋势。

3矿井开采项目强化安全管理的对策

3.1加强保安制度的建设

矿山企业要从安全管理制度的角度出发,建立健全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在实际工作中,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原则,建立“安全管理体系”,突出“安全隐患”的成因,合理的解决“三大”问题。从源头上解决了生产中的隐患,既能确保职工的人身安全,又能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煤矿安全管理人员要对有关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安全教育。作业中出现的安全隐患要及时上报给上级和上级,采取适当的措施,确保矿井的生产安全。

3.2加强对保安的认识

为了达到安全管理的目的,煤矿企业应加强安全管理意识,加强煤矿生产现场的安全管理。安全生产是煤矿安全生产的先决条件。为了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煤矿企业的领导层要经常开展员工的安全教育。在安全培训的整个流程中,要针对一般的问题进行培训。在提高煤矿安全管理的同时,也要加强煤矿的技术和作业标准。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始终保持高度的警觉,有效地处理好安全隐患,以保证项目的正常运行。

3.3煤矿业主自身素质的提升

煤矿所有者是煤矿生产的主体,其采购和员工的调配都是由煤矿所有者来决定的。煤矿所有者需要提升自己的素质,必须明确企业的经济利益,员工的生命安全更加重要。煤矿山主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既要以法律手段维护其正常生产,又要以法律手段维护其合法权益,为其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4实施监管和奖励措施

煤矿企业要达到安全管理的目的,必须从安全观念、安全制度、监管等方面着手,建立健全的激励和考核管理机制,以降低煤矿设备的损坏程度,达到煤矿安全生产的目的。要达到这个目的,还需要加强对员工的安全监管,对其日常工作进行监督,以保证其工作符合有关的规范和标准。煤矿企业必须定期检查生产设备,及时发现各类安全隐患,分析原因,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处理。对其进行跟踪、监督,并与其实际工作相结合,实现科学、合理的监管。在煤矿安全管理中,要建立健全的监管和激励机制,保证煤矿工人的安全生产,从根本上提升煤矿的安全管理,促进煤矿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结语

总之,现有的管理体制已不能满足现代矿井采矿安全管理的需要,必须在矿井采矿工程中应用消防安全管理技术、瓦斯安全管理技术等安全管理技术,同时采取强化采矿工程安全管理认知、提升对安全操作的安全管理等安全管理策略,重视开采安全管理问题。同时,煤矿企业要不断完善煤矿开采项目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技术规范,使其在技术、专业上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陈德山.安全管理在矿山采矿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世界有色金属,2018(22):107+109.

[2]谭玉泉.通风安全管理在地下矿山采矿工程中的重要性[J].世界有色金属,2018(16):135-136.

[3]郭鹏俊.安全管理在采矿工程中的应用探究[J].中国金属通报,2018(07):24+26.

[4]马雁冰.深入分析安全管理在煤矿采矿工程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8(30):239.

[5]梁永昌.安全管理在煤矿采矿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风,2015(17):165.DOI:10.19392/j.cnki.1671-7341.2015.17.145.

[6]袁显湖.安全管理在煤矿采矿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5(14):46.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5.14.051.

[7]陶立荣.安全管理在煤矿采矿工程中的应用探究[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5(02):35-36.DOI:10.13487/j.cnki.imce.006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