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包络分析法模型应用于医院感染护理管理中的效果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7
/ 2

数据包络分析法模型应用于医院感染护理管理中的效果评价

张淑湘

新泰市第二人民医院  山东省泰安市  271219

摘要:目的:结合医院感染的实际管理要点及常规方式,讨论数据包络分析法模型的可行性。方法:研究经讨论后于2021年5月-2023年6月实行,在医院现有病例信息中遴选出80份,且所属信息均参与院内感染管理,结合双盲法原则对信息予以组别匹配,研究组、对照组为该研究内执行比较的组别,组内对应的管理措施分为数据包络分析法模型、常规管理,比较项目以管理质量。结果:研究组在过程中对相关管理指标预见性措施的落实程度及院内感染预防情况,均高于对照组,组内统计差异性明显(P<0.05)。:数据包络分析法调节了管理流程,对潜在感染因素做出预防,提高了综合管理质量。

关键词:数据包络分析法模型;医院感染;效果评价

医院感染泛指于医院期间导致的住院患者感染,时间覆盖范围包括住院中与出院后。广义研究中指出[1],医院感染对象不仅以住院患者为主,在医院区域内发生感染的工作人员、家属等也纳入至医院感染的控制范围,但以上人员在医院停留时间短,可引发感染的相关因素多,很难确定感染原因源于医院,因此,纳入至研究的感染对象以住院患者和工作人员为主[2]。得益于我国医疗管理建设相对完善,已制定相应管理措施预防医院感染,但常规管理模式下很难有效减少相关危险因素。数据包络分析法模型基于现状对管理方案进行优化和调整,以线性规划形式改善现状,能够显著提升医院服务效率,强化人员综合管理能力。本文主要结合医院感染的实际管理要点及常规方式,讨论数据包络分析法模型的可行性。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方案汇报院方后,批准实行。研究实行于2021年5月-2023年6月,该阶段内共纳入80例接受医院感染管理的患者,经双盲法与研究内包含的相关措施进行匹配后,将单组内参与比对的患者数量固定在40例。研究组的平均年龄区间为53-79(66.03±5.47)岁,对照组的平均年龄区间为53-80(66.51±5.49)岁,资料中的比较项目未显示出一定统计价值(P>0.05)。

1.2方法

对照组实行常规管理,内容为:总结医院感染相关知识,通过科普提高患者对该知识认知度,每日对病房予以消毒;所有操作均遵循无菌原则,并提供基础抗生素治疗。

研究组实行数据包络分析法模型,内容为:①建立小组。以数据包络分析法对管理现状进行评估,选择能力相符的人员组建小组,结合现阶段管理现状制定数据包络分析法的相关指标,指标内容以投入指标、产出指标为主。②计算产出指标相对效率,有效:效率值=1;无效:效率值<1。观察指标的正向与负向,若均为正向,则说明工作落实较好,③统计相关用品。对病房所用物品及消毒液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掌握护理人员及患者手卫生工作的执行情况,确保手卫生工作正常落实。以依从性评估量表了解医护人员的岗位职责遵循度,定期检查感染因素,根据实际情况计算感染率。

1.3判定指标

比较项目以管理质量为主,评估标准参考于院内自制量表,该项目评估指标分为服务态度、感染预防、流程控制、器械管理、岗位培训、专项水平,评分范围:0-100分,>60分即可说明管理质量高。

1.4统计学分析

研究中涉及到的组间数据测定方式均参考于SPSS20.0标准,(%)与±s)分别代表比对计数资料、计量资料,若数据在后续的可用价值高,均表示为P<0.05。

2.结果

2.1 分析管理质量

研究组在过程中对相关管理指标预见性措施的落实程度及院内感染预防情况,均高于对照组,组内统计差异性明显(P<0.05)。

表1 分析管理质量±s,分)

组别

服务态度

感染预防

流程控制

器械管理

岗位培训

专项水平

管理前

管理后

管理前

管理后

管理前

管理后

管理前

管理后

管理前

管理后

管理前

管理后

研究组(n=40)

53.24±2.33

92.15±1.11

55.25±2.54

90.22±1.05

54.78±2.35

91.41±1.21

56.21±1.78

93.46±1.22

53.36±2.17

92.11±1.13

52.71±2.22

91.62±1.25

对照组(n=40)

53.28±2.39

90.22±1.74

55.37±2.59

88.42±1.46

54.72±2.31

89.11±1.62

56.25±1.79

91.23±1.54

53.42±2.21

90.31±1.19

52.67±2.15

89.45±1.63

T

0.075

5.914

0.209

6.330

0.115

7.194

0.100

7.178

0.122

6.937

0.081

6.681

P

0.939

<0.001

0.834

<0.001

0.908

<0.001

0.920

<0.001

0.902

<0.001

0.935

<0.001

3.讨论

医院感染为现阶段医院工作中的常见问题,研究中将住院时、出院后患者及工作人员所发生的感染均纳入医院感染的界定范围内,风险因素分析中认为滥用抗生素、操作不严格、免疫力等与其有一定关系

[3],及时予以感染控制与针对性治疗可有效提高预后。医院感染是全球范围内医疗组织首要解决的常见问题,地区医疗水平和经济发展情况决定了感染风险,因此,发达地区的医院感染控制率更高,相关报告显示[4],医院感染多集中发生于免疫功能低的患者中,此类患者更容易被病原体入侵,病原体经接触后可附着在工作人员、生活用品、医疗器械中,短期内即可形成大范围感染,若未加以控制,则会增加多数患者病情严重性,延长康复时间。

数据包络分析法总结了管理现状,结合投入指标与产出指标,以线性规划形式优化管理质量,通过考核方式强化人员基础管理能力,制定出更适宜医院发展的感染评估指标[5]。数据包括分析法在科学角度提高了对医疗卫生服务质量的保障性,可评价分析管理制度和流程,调查潜在感染因素,早期予以预防和控制,该措施有利于强化医疗器械及相关病菌的消毒、控制,实行中院内医护人员的防范意识显著提升[6]。所属数据表明,研究组在过程中对相关管理指标预见性措施的落实程度及院内感染预防情况,均高于对照组,组内统计差异性明显(P<0.05)。

综上所述,数据包络分析法模型明确了管理优化方向,其管理效果及管理范围适用于各个科室,可有效加速患者康复,便于强化工作流程管理与手术器械管理,有利于医护人员综合素质、沟通技巧的提高,同时确保医护人员明确感岗位职责,树立良好的风险意识,可在根本上解决感染问题,避免出现全院感染等情况。

参考文献:

[1]潘华. 数据包络分析法模型对医院感染的管理效率评价[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20,17(13):135-137.

[2]周媛,田梅. 数据包络分析法模型应用于医院感染护理管理中的效果评价[J]. 医药前沿,2021,11(9):150-151.

[3]董庚娟,金小芹,李明,等. SWOT管理分析法在脑血管病康复患者医院感染防控中的应用[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3,14(10):162-166.

[4]宋红卫,吴晓琴,何静波.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病原学特点与风险因素分析及信息化精准管理模式应用效果[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23,44(1):60-64.

[5]王颖. 规范化管理在检验科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中的运用探讨[J]. 中国标准化,2023(8):255-258.

[6] 庞舒娴,李成林,甘泳江,等. 基于网格化管理在医院感染管理中提升感染控制护士能力的实践研究[J]. 护理管理杂志,2022,22(10):76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