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中医康复治疗方法,快收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01
/ 2

常见的中医康复治疗方法,快收藏

袁夕茜

达州市中心医院 四川达州 635000

张老汉得肩周炎、腰腿痛已有三年了,这种病很常见,起病急切病程较长,常见于中老年人,长时间地吃药但还是不见好,一直受病痛的困扰,随后他听人说中医有针灸辅助、中药调理等中医康复治疗手段,也想试一试,想知道别人说的是不是真的那么好。下面有几个常见的中医康复治疗方法,快收藏!

中医康复学是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针对急慢性、残疾、老年病患者,采用中医药特有的康复疗法,从而缓解功能障碍对患者造成的影响,促使其生活质量得到提升。中医康复治疗重在整体调摄,寓防于治,包括推拿按摩、针灸、中药、拔罐等。

如上述的肩周炎与腰腿痛的发病机制为伤筋动骨,如经筋劳损、筋骨失衡、气血失调等。对此,中医康复治疗思路可从舒经理筋正骨、内调气血脏腑、外治筋骨失衡等方面入手,只有如此,才能实现内外兼顾、整体和局部的统一。

常见的中医康复治疗方法,快收藏!

(1)对于肩周炎的治疗,患者要坚持按摩和日常锻炼,并配合局部封闭治疗与药物治疗方法,能够调节血运,避免发生肌肉痉挛的情况,避免粘连,起到止痛效果。如果患者有关节性沟处局限性压痛,可行局部封闭。这样有一定的消炎作用,阻隔疼痛的不良循环,有助于肩周炎的康复。日常锻炼能避免粘连,起到舒筋活血的效果。

比如,患者可旋肩站立,使患者放松下垂,伸直肘部,患臂从前朝后画圈,逐渐增大幅度;采用画圈锻炼法,包括横圈与竖圈,横圈是左右来回画圈,好比太极拳的翻云手,竖圈是前后来回画圈,根据逆时针或者顺时针分别画20圈,每天锻炼2-4次;自然站立,在患侧上肢内旋向后伸,随之健侧受拉患侧手,慢慢向上方牵拉;每日坚持爬墙,尽量多向上走一道台阶,慢慢锻炼患肢,直到康复;在树上设置一个滑轮,穿过一条绳子,两端分别系一个棍子,上下拉动练习;也可以取仰卧位,双手十指交叉,手心朝上放在枕部,尽可能地让双肘内收,再向外扩展。

中药可服用养血荣筋丸口服,也可选择消肿散结、活血化瘀的重要热熨。

刮痧可选取大肠经及手臂外侧的肺经,每周刮两次,可起到舒筋活络的效果。

拔罐与针灸皆可。若是拔罐,可选取天宗、肩前、建井、肩贞等穴,每次取两个主穴,轮换使用。如果是针灸,可选取外关、肩隅、腕骨、肩前、大椎、肩贞等穴,使用1-1.5寸针,经酒精消毒后,扎进穴位,并留针25-30分钟,每天一次。

(2)对于腰腿痛或退变性脊柱病的治疗,可采用牵引疗法、保守中药治疗、按摩治疗等方法。在牵引治疗环节,让患者躺在床上,固定住臀部和胸部,相互对抗牵引约30分钟,推长腰椎间盘间隙,从而产生负压,有助于突出的椎间盘回至原来的位置,能够消除突出的椎间盘对神经根的压迫,坚持治疗,效果明显。

保守中药治疗可按照患者的病症分析病因,若证型由寒湿阻络、肝肾阴虚及气血失调导致,可坚持祛风通络与补肝益肾的原则,用川断、赤芍、地龙、山芋肉、甘草、生地、杜仲、独活等配制,煎好后分两次服用,其中川断、生地、杜仲、山芋肉适宜补益肝肾,羌活、地龙、防风祛风除湿,两者结合可标本兼治。

同时,还有中药热疗法,可促进腰部血液循环,具有消除疼痛、祛风散寒的功效。比如,用红花、络石藤、元胡、木瓜、桃仁、鸡血藤等药配制,把药用布包裹住并扎紧,用水煎30分钟,敷在患者腰上30分钟,药布不能太热,防止皮肤被烫伤。

此外,使用按摩疗法,让患者趴在较硬的床上,用以手法按摩,以力度适中为宜,按摩腰部两侧,这样技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又能让腰部肌肉放松,为受压神经根提供血液,进一步达到康复的效果。

(3)对于中风的中医康复治疗,可从中风的疾病特点入手,中风起病急,且变化很快,通常认为此病由外受之风,内生之风,饮食不节、忧思过虑等因素导致,表现有半身不遂及猝然昏倒等症状。可采用推拿、中药和针灸法进行治疗,可调整脏腑营养,优化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有利于脑损伤后的康复。

推拿是利用人体的毛孔、皮肤吸收、排泄、分泌等作用进行治疗的,比如。熏蒸能够使中药透过皮肤吸收与角质层渗透来促进血液循环,既发挥了药理效用,又发挥了熏蒸法的物理温热作用,能够打开全身的血管,增加汗腺的分泌,从而加快皮肤的代谢速度,消除局部不适症状。

如果患者为痰热内闭证,适合服用清心宣窍汤,用石菖蒲、山栀、丹参、黄连等配制。如果患者为气虚血瘀证,可遵循益气化瘀的原则,用草红花、生黄芪、赤芍、当归配制。如果患者为风痰瘀阻证,适合服用化痰通络汤,用丹参、生白术、天麻等配制。如果患者为阴虚风动证,须遵循育阴熄风的原则,用钩藤、生地黄、山萸肉等配制。如果患者为痰湿蒙神证,适合服用清醒涤痰汤,用天麻、天竺黄、半夏配制。

针灸分头皮针、体针两类。头皮针主要是根据中风患者的各种病情,使用毫针对头皮造成刺激的一种方法,通过刺激头皮固有穴位,从而纠正患者的病理状态,让患者尽快康复。体针则要结合中风患者的并发症、疾病分期、主症等,合理搭配穴位,进一步达到疾病康复的成效。

此外,还有被动锻炼法。针对早期无法起身的患者,在家属的按摩作用下,可有效预防肌肉萎缩,做关节屈伸、弯曲手指等被动运动时,还可以防止关节僵硬。对于稍微可以活动的患者可在家属的帮助下坐在椅子上伸展膝关节,并做提腿的动作,这样能够避免心血管机能弱化。

另外,对于中后期可以行走的患者,可采用功能康复锻炼法,让患者早日康复,比如,走路高抬腿或做跨步的动作,如跨小水滩、跨门槛等,在斜坡上行走,注意肢体的协调,慢慢增加距离,如果患者的下肢恢复很好,还可以慢跑、健走。为了锻炼患者的上肢协调功能,可自己写字(硬笔字、毛笔字)解扣子、洗脸、穿衣、拍篮球、转核桃等,慢慢达到生活自理的效果。

在上述功能锻炼的过程中,应循序渐进,先用正常的手洗脸,熟练后再用患手协助正常手。洗澡时,刚开始必须有人在一旁帮忙,可以坐浴也可以淋浴,但不可洗太久,慢慢增加洗澡频率,之后再让患者独自洗澡。穿衣时选择柔软、宽大的衣服,先穿患侧,再穿健侧,脱衣则相反,先脱健侧,再脱患侧。基于患者可以自理一些生活中的小事务,可让患者洗碗、开关门、叠被子、养花、整理卧室等。进食期间,开始先实行喂食,之后逐渐自己吃饭,康复期间适宜喝粥、水煮面条、面糊等,随后过渡至正常饮食。若患者难以吞咽,则要用到鼻饲,佩戴鼻饲管锻炼吃饭,直到进食无返流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