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会计基础工作 强化会计集中核算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09
/ 2

规范会计基础工作 强化会计集中核算探讨

杨忠橙

中石化胜利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永恒主题,信息化是提升管理水平的必要手段。会计基础工作则是会计系统工程的基础,是财务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石。会计集中核算系统在企业内部建立统一的会计核算标准体系和会计信息化建设体系,实现会计信息集中和各层次合并会计报表自动生成,加强服务经营管理、强化财务风险控制。会计集中核算下,会计基础工作也有许多变化,不在是单一做做凭证,编制报表,会计管理工作由事务型向管理型转变,已融入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加强会计业务的前端谋划,加强内部控制管理,加强业务过程中的处理,加强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利用现代化手段,提高会计基础工作的管理水平,提升会计集中核算。

关键词 :财务会计:会计基础工作;集中核算

会计集中核算是在企业“多级法人、分级管理”的模式下,在保证各下属单位独立核算的前提下,由企业统一进行资金结算和会计管理工作,融会计服务和监督管理于一体,以提高管理效益为目的的一种财务管理机制。会计基础工作则是会计系统工程的基础,是财务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石。会计基础工作是否扎实、规范,直接决定着会计集中核算系统中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而会计信息又影响到企业的内部决策、管理以及外部各方面对企业的认识。只有规范会计基础工作,才能保证会计信息质量,从而提升会计集中核算,发挥其在企业财务经济管理中的作用。

一、传统会计基础工作的主要内容

会计基础工作是对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服务的统称,主要是指企业根据会计核算和监督的要求设置会计机构、配备会计人员,进行会计核算和会计服务。它是会计工作的基本环节,也是会计工作有序进行的重要保证,是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主要内容是会计机构的设置和会计人员的配置、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会计工作交接;会计核算的一般要求、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薄、编制财务报告;对本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会计监督;建立健全相应的内部会计管理制度;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营决策、考核经济责任的一系列最基本、最基础的工作。

二、会计集中核算下会计基础工作的变化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永恒主题,信息化是提升管理水平的必要手段。会计集中核算是会计管理体制的一项重大改革,是对财务管理方法和手段的改进,也是对传统财务管理方法从观念到内容的根本改革。实施会计集中核算以来,会计基础工作与以往相比发生很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一是会计凭证编制统一性要求高,是多个系统和辅助核算结果的反映,彻底改变凭证编制的随意性。二是会计凭证稽核由事后改变为事中和事前进行。三是上级部门监督指导进一步加强,下属单位执行力加强。四是会计集中核算使内控的反映和监督力度进一步加大。五是会计报表由手工汇总编制到自动计算生成,可以随时出具各层级的财务报告,提升会计信息质量和时效性。六是会计管理工作由事务型向管理型转变。只有前端会计核算资料手续完备,后面会计核算业务处理才能快速规范,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加强资金管理和财务管理。

三、会计集中核算下,规范会计基础工作的对策

(一)高度重视会计业务处理的前期谋化工作,夯实会计基础资料

要明确责任,制订目标计划,定期召开例会, 研究探讨和协商解决集中核算遇到的具体问题。认真梳理经济业务流程,结合所属单位行业多、类型复杂、核算难度大的特点,精心设计个性化辅助核算和相关明细科目,达到各单位对生产经营管理的需要。要做好会计业务处理的前期筹划工作。会计集中核算下,会计管理工作已由事务型向管理型转变。每一项业务处理都与税务核算相关联,各单位要对本单位的各项业务在发生前要进行认真分析谋化,在启动各项流程前,就要列出模拟会计分录,防止会计凭证编制前端处理不好,后面无法整改,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二)将账务处理融入生产经营全过程,强化内控流程监督,建立风险防范体系

会计集中核算,不仅仅是一个孤立的系统,凭证处理不再是简单的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它的前端有交易平台、资金集中管理系统、本地系统、合同管理系统等系统、科目体系有多个辅助核算相关联,后端是报表系统。要想干好日常工作,财务人员必须转变观念,领会现在编制凭证不仅仅是做凭证,而是经济业务的全面反映,财务人员职能必须向生产经营全过程延伸,由重核算,轻管理,向重管理,轻核算转变;由事后监督向事前计划、事中控制、事后分析转变,实现对企业经济活动的实时控制。

在实际工作中,要注重加强制度建设和内控流程管理,为各级财务人员提供统一的业务操作指南,避免相同业务存在不同会计处理方法的弊端和风险。加快会计原始资料传递速度,提升会计原始资料质量,提高账务处理的速度和准确性,促进财务管理工作标准的全面提升。另外,要注重财务监督检查工作,发现问题认真组织整改,要求每个问题都提出整改措施,提高会计集中核算业务处理的整体水平。

(三)制定统一的内部操作指南,建立一个标准会计一级集中核算纽带,达到处理业务同一性

会计集中核算主体多,分级核算,点多、线长、面广,所属各单位的经济业务内容及流程不尽相同。会计集中核算后,财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即使是同样的一笔成本费用,在不同的单位可能采用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为保证会计集中核算处理同一性,在会计集中核算手册指导下,应对各类业务制订操作性强的业务指南,如现金流量和资金流向辅助核算操作指南,应付职工薪酬辅助核算操作指南等,从而保证会计凭证处理的同一性、辅助核算选用的一致性以及会计集中核算报表生成的完整性,较好地保持会计业务处理工作的连续性。

(四)不断提升财务人员会计集中核算系统操作水平,强化会计业务处理的时效性

会计集中核算体系中有许多辅助信息设置,均是总部制定标准,统一集中管理。如果需要变更,只能通过系统提出申请,由总部集中控制。为此,要采取各种各样的方法来进行财务人员的会计集中核算专业知识培训,如讨论学习的形式、关键用户的培训、分批轮流培训等形式,以此来拓展财务人员的会计实务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从思想上认识到每一个核算主体的业务处理是会计集中核算整体链中一环,不能只考虑本单位业务细节,做账时要高度负责,减少出错率。各单位要制订财务月度考核项目,每一项工作责任到人,以此来监督业务处理及时准确。

(五)加强沟通协调与内部稽核,及时修正编制凭证中出现的问题,保证月末报表的及时准确

为保证各核算主体会计凭证编制准确性、及时性、合规性。要加强各下属单位日常会计核算工作及期末财务业务工作检查,加强日常稽核,不让稽核流于形式。对经济业务和会计事项的合法性、合规性和真实性进行的全过程监管,及时发现错误及时整改,从而减少月末结帐纠错时间,确保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另外,及时对财务管理工作模式及时进行调整,重新制订各类业务处理时间,要求财务人员月末后三天要对所处理业务进行全面自查,上下联动,找出所处理的业务存在的问题并在月末最后一天前改正,从而保证在次月1日凭证封存后,生成报表的及时准确。

(六)人才培养贯穿始终,加强队伍建议,增强团队意识,提升会计集中核算

会计集中核算工作是财务改革的一个重要推进,它的核心是财务核算的上移。会计集中核算项目从启动到成功运行,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有一种贯穿始终的信息化人才培养理念和做法。在几万名财务人员分散办公的情况下,要提升会计集中核算系统,要在规定时间内全部核算主体完成账务处理,就要更加重视财会队伍建设,注重加强财务人员思想道德、职业道德、业务能力培养,注重财务人员的在职业务学习与培训,努力打造一支热爱财会工作、事业心责任感强、团结协作、雷厉风行、做人低调、做事高调、工作敢打敢拼的优秀财务人员队伍,从而进一步提升会计集中核算。

会计集中核算对会计基础工作有更高的要求,加强经济业务前端处理,加强会计业务处理的过程监控,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水平,规范会计基础工作,对提升会计集中核算,提高会计集中核算系统中会计信息质量,维护会计工作秩序有着重要意义,也是企业执行《会计法》的基本要求。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