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伤患者的院前急救应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0
/ 2

 交通事故伤患者的院前急救应用分析 

伍新桥

衡阳市中心医院院前急救科,湖南衡阳,421001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交通事故伤患者实施院前急救的效果。方法:抽取2020.5-2021.5时间区间内,我科室接收的交通事故伤患者51例作为常规组,抽取2022.5-2023.5时间区间内,收治的交通事故伤患者51例作为研究组。回顾性分析2组交通事故伤患者的首次救助时间,院前急救工作质量。结果:研究组患者首次救助时间,明显比常规组患者少(P<0.05);研究组工作质量优良率50例(98.03%),明显比常规组高(P<0.05)。结论:交通事故伤患者采取院前急救措施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能够使患者首次救治时间缩短,使患者较快接受治疗,从而使死亡率降低,另一方面,能够提升院前急救的工作质量,在临床实践中建议广泛推广和运用。

关键词:交通事故;院前;急救;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2.2 【文献标识码】B

交通事故伤患者发生率在近年来不断上升,主要与近年来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升,导致车辆数量不断增多,由于交通事故导致人员伤亡事件不断增加,给人们生命安全带来极大威胁[1]。根据有关资料报道,截止2020年,全球由于交通事故导致每年致残人数及死亡人数会增加到70%[2]。为此,交通事故已经成为威胁人类生命的一大杀手,为了使交通事故患者死亡率降低,需要对交通事故伤患者采取合理的院前急救措施。本文抽取2020.5-2023.5期间,本科室接收的交通伤患者中选取10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如下所述: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2020.5-2021.5时间区间内,我科室接收的交通事故伤患者51例作为常规组,抽取2022.5-2023.5时间区间内,收治的交通事故伤患者51例作为研究组。纳入标准:①患者及家属了解此次研究内容,并签署同意书;②符合交通事故伤患者临床诊断标准。排除标准:①合并心肌梗死疾病者;②合并急性脑梗死疾病者;③认知障碍者;④合并严重肿瘤疾病者。常规组:(30例)男、(21例)女,年龄范围:36岁-63岁,均值(44.49±2.38)岁;受伤位置:20例颅脑外伤,10例脊柱伤,21例腹部创伤;研究组:(31例)男、(20例)女,年龄范围:35岁-64岁,均值(44.52±2.40)岁;受伤位置:18例颅脑外伤,21例脊柱伤,12例腹部创伤。2组交通事故伤患者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性差距(P>0.05)。

1.2方法

1.2.1常规组

急诊室常规急救措施。内容: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建立静脉通道,处理患者伤口等。

1.2.2研究组

院前急救措施。内容:(1)评估患者伤情。急救人员到现场后,要马上对患者伤情开展评估。(2)急救人员首先对患者致命损伤进行处理,保持其生命体征,为患者争取后期治疗时间;对患者生命体征密切观察,开发静脉通道,有需要者进行静脉留置针。(3)呼吸道管理。急救人员要对患者呼吸道加强管理,使其气道保持通畅。如果患者昏迷,采取口咽通气管,把气道开放,使其口腔分泌物引流出去。(4)急救人员结合患者伤情,给予对应的急救方案。如果是出血患者,就需要立即进行加压包扎进行止血;骨折患者给予止血包扎外,还要给予牵引、固定;颈部受伤者需要给予颈椎保护等。

1.3观察指标

(1)对比2组患者首次救助时间。

(2)院前急救工作质量比较。采取院前急救工作治疗及考核评分标准,对院前急救工作质量进行评价,(满分:100分)内容:优(>90分)、良(80分-90分)、差(<80分)。

1.4统计学整理

利用SPSS26.0统计学对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采用标准差(±s)、率(%)分别表示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分别执行t和x2进行检验。如果(P<0.05),代表差异具有显著性。

2 结果

2.1对比2组患者首次救助时间

  研究组患者首次救助时间,明显比常规组患者少(P<0.05)。如表1:

表1:对比2组患者首次救助时间(±s,min)

组别

例数

平均时间

研究组

51

15.95±6.25

常规组

51

24.50±12.30

t

-

8.182

P

-

0.000

2.2院前急救工作质量比较

研究组工作质量优良率50例(98.03%),明显比常规组高(P<0.05)。如表2:

表2:院前急救工作质量比较[n(%)]

组别

例数

优良率

研究组

51

40(78.43)

10(19.60)

1(1.96)

50(98.03)

常规组

51

25(49.01)

20(39.21)

6(11.76)

45(88.23)

X2

3.896

P

0.048

3 讨论

院前急救属于急救医学中比较重要的一个部分,主要指急危重患者在进入医院前就开展医疗抢救,不仅能够对患者再次损伤进行预防,使患者的生命得到维护,而且能够使患者得到快速安全转运,极大降低致残率及死亡率[3]。交通事故导致的患者伤害,由于患者受伤过程比较复杂,患者病情复杂,危重发展变化比较快。为此,对交通事故伤患者开展院前急救措施极其重要。首先对患者伤情进行评估,对于其致命伤优先处理,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加强管理其呼吸道,保持呼吸道通畅,结合患者伤情,对其进行对应的急救措施。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首次救助时间,明显比常规组患者少,组间差异明显可见(

P<0.05);提示,采取院前急救措施,能够使患者首次救助时间减少。研究组工作质量优良率50例(98.03%),明显比常规组高,组间差异明显可见(P<0.05)。提示,采取院前急救措施,能够提升院前急救工作质量。

综上,交通事故伤患者采取院前急救措施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能够使患者首次救治时间缩短,使患者较快接受治疗,从而使死亡率降低,另一方面,能够提升院前急救的工作质量,在临床实践中建议广泛推广和运用。

参考文献:

[1]王红英. 流程管理法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护理中的应用[J]. 中国民康医学,2020,32(24):113-114+117.

[2]郭秀娇. 院前急救在高血压急症患者抢救中的临床价值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2020,15(35):36-38.

[3]陈海华,彭福强,游凯斌,等. 危机管理模式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医药科学,2020,10(23):204-207.

[4]彭玉霞,方慧冰,赵健敏. 风险管控策略在急性胸痛患者院前急救护理应用效果[J].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2020,34(06):516-519.
作者简介:伍新桥,1981.12,男,汉,湖南祁阳,本科,衡阳市中心医院,院前急救科,副主任医师,湖南衡阳,主要从事院前急救研究,湖南省衡阳市雁峰区雁城路12号,421001毕业院校:南华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