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发明实质 提高检索质效

/ 2

把握发明实质 提高检索质效

叶凤娟,夏春英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天津中心

一、引言

提质增效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高知识产权审查质量和审查效率重要指示的具体举措,深入推进审查工作提质增效,关键在于提高检索能力。一件发明专利申请往往涉及多个技术领域,技术方案的复杂性、多元性、革新性,也就难以在初步审查时准确站位本领域技术人员并开展有效检索。理解发明、把握发明实质不仅要从纵向方面了解其技术发展脉络,还要从横向方面探索技术的关联性和交叉性,若仅局限于申请文件的阅读理解,难免会身在此山中、不识庐山面目。因此,在理解发明的基础上,要基于检索不断丰富认识,扩展技术领域,准确把握发明构思,找准关键技术手段,才能构建合理的检索策略,提高检索效率。下面结合几个具体案例进行分析如何体现发明构思和找准关键技术手段。

二、把握发明实质在检索实践中的应用

1、追本溯源,扩展技术领域

技术领域是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属或者直接应用的技术领域,不是上位的或者相邻的技术领域,也不是发明或者实用新型本身。技术领域相同或相近,是评述发明是否具有创造性的最基本的出发点。一般通过发明名称、说明书就可以确定,但也存在发明人或者初审审查员给出的技术领域或分类号不准确的情形。找准技术领域,获取相关分类号,能够缩小检索范围,提高检索效率。

案例1

【理解发明】:该案例涉及一种同轴调节装置,半导体激光气体分析仪表主要由作为发射单元的第一部件和作为接收单元的第二部件组成,实际应用中,发射单元和接收单元分别安装到测量管道的两相对端侧,以便测量管道中心区域的气体,由此需要保证管道两侧的发射单元和接收单元同轴放置。该案例的同轴调节装置,包括:光源,所述光源用于发出检测光;分光部件,所述检测光穿过所述分光部件、待调节的第一部件后被漫反射体反射,反射光被所述分光部件反射;漫反射体,所述漫反射体安装在第二部件上,所述第二部件固定;调节部件,所述调节部件用于调节所述第一部件相对第二部件的空间位置。

【检索过程】:审查员通过申请人继续检索,追踪申请人、发明人,根据检索到的发明人的另一专利申请,借助该中间文件,确定半导体激光气体分析仪的另一分类号G01N21/17和G01N21/27,在全文库中利用该扩展分类号和关键词,获取最接近的现有技术,该对比文件涉及一种测量烟气管道中污染物浓度的测量装置,其烟气管道与烟气流动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上分别设置激光发送端和反射端,通过发送接收的光谱分析烟气污染物浓度。审查员使用该对比文件与本申请背景技术提到的专利文献评述权利要求的创造性后,二通后视撤。

【分析与启示】:本案例通过关注中间文件,利用检索过程中获取的技术相关度较高的中间文件扩展到准确的分类号,根据分类号和关键词检索到了更接近的现有技术,因此,发明专利的理解和检索,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先理解再检索,然后在检索中不断加深对发明的理解,不断还原发明过程,完善检索要素,制定有效的检索式,从而确定最接近的现有技术。

2、知其所以然,从整体把握发明构思

从权利要求字面意义提取的关键词,往往不能体现发明构思,是不全面,也是不准确的,只有结合说明书对权利要求进行理解,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从整体把握发明构思,才能把握发明实质,找到符合预期的对比文件。技术方案的构成,必然包括技术问题和关键技术手段,从“要解决什么问题?如何做?”这两方面聚焦发明构思,突出发明实质的关键词,才能避免漏检,做到全面而有效的检索。

案例2

【理解发明】:该案例属于头戴显示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全息波导显示装置,微显示器发出的图像准直光线经过透镜组、全息波导一端的耦合输入全息光栅在全息波导主体内进行全反射传输,在波导传播过程中呈倒立的实像,然后经过全息波导另一端的耦合输出全息光栅从全息波导耦合输出,在人眼前方形成一正立放大的虚像。

【权利要求】:一种全息波导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角度准直微显示器(1)、透镜组(2)、平板波导(3)、入耦合全息光学衍射元件(4)和出耦合全息光学衍射元件(5);所述多角度准直微显示器(1)位于透镜组(2)下方,所述透镜组(2)位于平板波导(3)输入区下方;所述入耦合全息光学衍射元件(4)位于平板波导(3)输入区,出耦合全息光学衍射元件(5)位于平板波导(3)输出区;所述多角度准直微显示器(1)将二维图像转换为具有多角度图像信息的准直光束,所述具有多角度图像信息的准直光束经透镜组(2)折射后进入平板波导(3)输入区,经入耦合光学衍射元件(4)衍射后在平板波导(3)中以全反射方式传播至输出区,最后由出耦合光学衍射元件(5)将图像信息衍射进入人眼。

【检索过程】:基于对发明构思的理解,将其简单概括为“图像源光线经过透镜形成实像在波导中传输,并在耦合输出端输出放大的虚像”,借助patentics语义检索,利用patentics检索字段“r/”,在patentics推出的检索结果第71条获得公开发明构思的现有技术D2,D2公开了一种能够调节图像的放大的可戴显示系统,图像450通过物镜400折射成为实像再经过光栅410耦合进入波导管420,并从目镜430耦合输出放大的虚像,物镜、目镜可以为全息光栅结构。

【分析与启示】:本案例的权利要求通过光学元件进行描述,权利要求的限定并不能体现发明的实质即“通过透镜组将图像变为在波导中传输的实像,然后从波导中再耦合出虚像至人眼”,因此,结合说明书的具体记载,从发明构思角度,归纳概括出体现发明实质的发明构思,能够提高检全率和检准率,另外,基于发明构思进行语义检索,也能减少关键词扩展不足的困扰,从而不拘泥于检索要素的字面意义,更能有效地检索到符合需求的对比文件。

3、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准关键技术手段

技术手段的准确把握,是高效检索和提高审查质量的支撑。实质审查过程中,申请人对发明新创性的意见陈述一般引用说明书进行陈述,强调区别技术特征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所具体采用的技术手段、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对审查员的事实认定进行质疑。由此,核对对比文件和发明的事实,综合考量权利要求限定的技术特征对应的说明书的技术手段,结合说明书对权利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进行关键词的扩展,补充检索防止对权利要求的解读出现偏差,对质疑进行公知举证,进一步支撑对比文件,保证审查结论的正确性。

案例3

【理解发明】:该案例涉及一种偏振板,包括偏振片和配置于其一侧的保护膜,通过对

偏振片的特性控制获得一种明亮、高质量、薄型、防翘曲的偏振片。

【检索过程】:申请人中通意见陈述指出,D1未公开新增的技术特征“所述偏振板的相

对于0.125mm、0.5mm、1.0mm及2.0mm的4种宽度的光梳的透射图像清晰度的总和值为300以上,在此,所述透射图像清晰度及其总和值以%表示”,上述技术特征也不是本领域的惯用手段。经核实,D1确实未公开上述新增技术特征。审查员重新阅读申请文件,本申请说明书实施例1保护膜上具有防反射层,实施例2、比较1-2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保护膜上具有防眩层,实施例1透射图像清晰度为390,而实施例2、比较例1-2透射图像清晰度为170,审查员基于此,推定透射图像清晰度该技术效果由防反射层的技术特征引起。基于对说明书的理解,审查员在读秀中检索到防反射层又称减反射膜、增透膜,可以提高光线透过率和透射图像清晰度。

【分析与启示】:产品权利要求,通常采用结构特征来描述,针对这种情况,可以通过对说明书的理解,找出该参数技术特征源于何种结构特征,譬如案例4的透射图像清晰度的提高,是由于防反射膜的存在,确定参数特征所对应的结构特征后,采用结构特征的关键词进行检索,结合对比文件从结构特征方面给出有效的审查意见,在审查过程中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小结

本文从理解发明把握发明实质的角度探讨了如何提高检索质量和效率,理解发明是检索的首要环节,透彻地理解发明,抓住发明实质,准确定位技术领域,把握发明构思,结合说明书,找准关键技术手段,不断调整检索思路,构建出准确的检索式,才能做到高质高效的检索。实质审查中,理解-检索-再理解-再检索,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理解的加深能够真正地还原发明过程,还原发明实质,提高检索的准确性,而高效的检索能够不断丰富审查员趋近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知识架构,真正站位本领域技术人员做到客观公正的审查,为提质增效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国家知识产权局编:《专利审查指南(2010年版)》,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1月。

[2]任志安、赵良:《浅谈基于发明构思提取检索要素》,专利代理2018年04期,2018年11月。

注:第二作者夏春英对本文贡献等同第一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