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招投标阶段的风险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6
/ 2

电力工程招投标阶段的风险管理

孙波

370923198702094536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国内的电力工程建设取得了迅猛发展,电力的持续稳定供应也对经济生产、人民群众的生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电力项目高质量、高标准的建设是电力行业发展的保障。笔者结合多年电力工作建设工作经验,简要分析电力工程建设招标阶段的风险管理的必要性及因素,并结合行业实际情况,提出防范建议。

关键词:电力工程;项目建设;招投标;风险控制

当前,电力工程建设中存在设计不合理、工程建设质量不达标、主辅机产品有缺陷、相关配套不完善等现象。随着新能源电站(风电、光伏)的迅猛发展以及EPC模

式在电力建设中的广泛应用,电力工程建设的招标作用日趋重要。因此,在电力工程建设的筹备期,招投标工作必须得到高度重视。

一、电力工程项目招投标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一)电力工程项目招投标工作必须依法依规

招标投标活动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信用的原则。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需要按照《招标投标法》《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等依法进行公开招投标活动。通过制定建设项目的内部招投标管理规定,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建设项目成本、预防腐败现象。依法招标也应规避招标人在不具备审批手续下进行的情况,规避投标人串标、规避中标人转包违法分包、规避违法资质挂靠等风险。依法依规招标本身就是在规避风险。

(二)电力工程项目流标风险控制

电力工程项目招标过程中,流标是指招标中有效投标人不足三家,或开标评审阶段预审不通过导致有效投标人不足三家的情况。如果发生流标的情况,首要是影响工期,须至少一个月重走招投标流程。对工期要求紧的项目,招标单位的损失会更大。本文分析整理了如下造成项目流标的主要风险因素:

一是编制招标文件的部分条款不合理;二是门槛设置过高,符合要求的潜在投标方较少;三是项目建设环境复杂;四是投标人串标等因素。为防止流标,制定相应措施如下:第一,加强对项目与标段的技术资料、可行性研究。在进行投标前需要先深入研究工程项目基本资料、技术资料,根据项目自身情况进行可行性研究。第二,提高招标文件的编制质量。建设项目应组织相关部门对项目招标文件进行严格审查,必要时应聘请外部行业专家参与联合审查、论证,以提升招标文件的质量。

(三)电力工程项目建设的经济性

电力工程项目招投标的目的就是通过公开招投标实现市场充分竞争,从而选出综合评比最优的承包方,是当前规避风险应用最广泛的模式,同时也是最有效的管理模式。从招标环节入手,把控项目建设的“降本增效”源头,增效,即增加经济性。此外,风险管理还应根据招标项目建设的总体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招投标时间,时间也是成本,成本即效益,通过招标减低成本就是增加经济效益。

二、电力工程建设企业招投标过程中的风险分析

(一)自然环境因素风险

自然环境因素一般属于不可抗力因素,在电力工程建设方面,主要是指因台风、雪、雨、雷电等恶劣天气产生的风险。施工作业的环境复杂,对电力工程的建设影响大,表现在在难度与进度上。如果建设项目不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施工过程可能出现一定的安全隐患,甚至严重威胁员工生命及财产安全。为保障电力工程建设的顺利开展,应在电力工程招标阶段充分考虑此类因素,针对风险因素进行评估和分析,制定有效的管理措施,预防和规避风险。

(二)政治、政策及社会环境风险

由于国内的政治环境稳定,电力工程属于民生工程,其建设受政治影响较小,海外项目则受政治影响较大。但国内电力工程受政策影响较大,新能源电力工程的建设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而常规能源电力工程的建设却按下了暂停键,但这类风险是可控的,项目立项、报审过程中的问题只要严格按规定流程完成审批、核准即可规避。社会因素的不确定性较大。如生态红线、入场道路、征地、移民、拆迁、补偿等,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这些问题将直接对投标人的项目是否能顺利推进、建设进度是否可控、投资是否超概算、投资回报率是否达标均产生重大影响。因此,电力工程建设项目在开展招投标工作前应深入了解实际情况,充

分考虑社会环境因素。要对可研报告进行审议,深度分析可能涉及的社会风险,并邀请相关专家探讨风险规避的有效策略。

(三)建设方案存在的风险

为确保建设方案的合理性,在招投标工作开展前,建设单位应要求设计单位组织专业人员对方案进行论证,必要的时候应邀请相关行业权威专家参与论证。建设方案的质量与施工项目息息相关,甚至会影响项目整体的进度和质量。因此,在编制招投标文件技术方案时,要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合理规划,最大限度减少建设施工的不可控风险。

三、电力工程建设招投标过程中的风险管理措施

为提高电力工程建设招投标阶段的风险管理水平,笔者结合自身经验提出以下风险管理措施:

(一)转移与分散风险

许多风险是不可抗力风险,也有部分是管理风险,对于电力工程建设过程存在的风险可以通过向保险公司购买财产险、意外险、责任险、建安工程一切险等方式来转移。建设项目也可以通过强化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员工培训、合理使用安措费等措施降低事故的发生率。因此电力工程建设项目在编制招标文件过程中就应约定承包方购买保险范围及安全管理的要求,促进电力工程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帮助建设项目规避风险,实现项目建设的风险管理可控目标。

(二)风险损失的管控

电力工程招投标阶段及建设阶段出现的风险,无论大小,均会给建设项目带来损失。因此,电力企业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应注重风险的管控,制定防御机制,如果在管理过程中发现风险隐患,需要根据风险类型及时采取整改措施,以减少可能产生的经济损失,避免影响企业的健康发展。

四、结语

电力项目建设企业或项目总承包企业在招标阶段,通过组织各专业设计与技术人员对项目土建、安装、调试等各阶段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因素进行分析评估,在项目建设中应构建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治理的工作机制,针对风险制定相应防范措施,最大限度降低工程项目管理的风险,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韩晓慧,吴俊杰,范佳,王冰.电力工程项目管理过程存在的风险及对策研究[J].东北电力技术,2020,41(09):22-24.

[2]韩雷波.浅谈承包境外电力工程的风险管理及防范措施[J].财经界,2019(29):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