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河道清淤及污水治理的常见问题及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8
/ 2

水利工程河道清淤及污水治理的常见问题及措施

曹安

新疆水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835000

摘要: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河道是尤为重要的,它主宰着水环境污染,防洪等等职责。但是在城市化不断推进的过程中,河道淤积现象越来越严重,致使河床升高,持续缩减水面积和调蓄水量,弱化防洪排涝能力等。所以,河道清淤疏浚势在必行。下文水利工程河道治理现状与原则,分析了河道清淤疏浚施工技术,探究了河道清淤疏浚工程技术的应用。

关键词:水利工程;河道治理;常见问题;对策

引言

河道作为水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备环境优化、排涝行洪等作用,同时海域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行息息相关。但是由于受到一些自身或者其他认为因素的影响,就增加了河道清淤工作难度,出现了河道不顺畅的问题。为了充分发挥河道的作用和价值,保证沿岸居民日常生产生活的顺利进行,就需要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展开系统化分析,科学选用清淤方法,提高清淤工作效率水平。

1水利工程河道治理原则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利用自然。水利工程河道治理的实践过程中,首先要尊重自然,对自然有敬畏心,从呵护自然,爱护自然的角度出发,始终将生态环境保护放在关键位置,能够进行统筹决策,合理应对。第二就是要顺应自然,根据不同河道的实际情况,比如水流,河道宽窄、河道位置及周边环境等因素,因地制宜,合理施策,确定好具体河道应发挥的功能,比如防洪灌溉,跨区域调水,改善气候,补充水源,丰富地下水等,这样才能实现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的有机统一。第三,要做到利用自然。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基础上,做到合理利用自然。根据河道的自然属性,把人工设计修复的河道与天然河道融合,既能够做到河道治理对城市人文因素的丰富,展现以水定城,以水兴城的魅力,又能够进一步改善河道原有的自然功能,增强河道自我调节的能力,在遇到一些小的改变时能够实现自我修复。要坚持持植物搭配到位与河道生态协调统一原则。

2河道清淤疏浚施工技术

在准备阶段,需要收集、整理和清淤疏浚工程有关的气候、天气、水文以及地质信息等,深入、全面勘察施工现场,加深对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的了解。给予清淤疏浚工程技术人员正确引导,积极展开系统化学习,深入研究施工图纸,第一时间将技术方案和现场实际情况有所出入的地方找到,同时进行完善,以便于更好地开展后期施工工作。构建科学、健全的测量控制网络,高度重视防线测量工作,在正式施工前4d左右,全面调查现场附近的环境。运用水利冲挖技术,主要是先进行填筑、抽水工作,然后再泵吸淤泥,开展清理工作,之后运输残土,最后再进行质量验收,施工长度应保持在150m以上,但≤250m。堆叠装袋沙子,形成一个围堰,同时将编织布铺设在迎水面,之后借助袋装沙土进行覆盖,进而促进防渗效果显著提高。对于袋装砂土来讲,必须要保证严密整齐的叠筑排列,之后确保,围堰的应比正常水位高0.5~1m。结合清淤疏浚的相关要求,确定最佳污水泵,且24h持续抽水,直到抽干围堰中的全部水即可。水抽干后,利用吸污泵将表面的淤泥吸入到罐车当中,之后堆放在指定地点;选择人工方式对下面的渣土进行全面清理。

3改善水利河道治理问题的措施

3.1重视生态护岸建设

相关人员需要进行系统谋划,全方位细致调查了解河道当前的污染情况,确保在生态护岸工程建设之前,全面掌握河道污染资料,防止河道污染进一步往恶化方向发展。要根据河道污染的前期调查,系统科学地对水利工程建设进行规划,包括优化调整城市内河流的水流、河道状况,使得河道的水流更加平顺,汛期和非汛期水流更加合理,更好地提升河道的整体观赏性和实用性,更好发挥河道的效用。同时在河道的护岸、护底等部位利用就具有较强渗透性的鹅卵石等材料进项铺筑,实现内部的物质和能量转换。要综合评估河流所在地区的环境现状,把花草树木等植被种植在两侧,提升河岸两侧环境的整体功能。要结合植被特点和河流的水文特征,综合建设人工生态湿地系统,利用湿地的生态调节功能,更好地改善地区生态环境。此外,要发挥好荷花、水葫芦等具有较强吸收河道污染物能力的水生植物的作用,通过这类植物对河水的净化,提高河水的质量。现阶段,社会上整体的生态环境意识还不高,许多工业生产废水、生活污水被排放到河道内,水质因此进一步恶化,也大大提高了河道的治理难度。

3.2增强河道废物排放的管理

第一,要进一步提高相关人员的生态环保意识,高度重视河道治理过程中的生态化境保护工作。从河道治理的材料入手,尽量选择质量较好,有害物质较少,环保系数较高的绿色健康环保材料,把好材料关,避免材料对河道形成污染。第二,政府要负起责任,采取科学合理的废物排放举措。要召集专家进行系统分析论证,听取群众的意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垃圾分类政策,推进日生生活中产生垃圾的分类处理,既能够有效合理利用垃圾,变废为宝,也能够减轻垃圾对环境的危害程度,提高了生活垃圾的处理效率,也提高了人们的生态环保意识。第三,监管部门要强化对企业污水排放的监管。根据之前的监管经验来看,相关污水排放企业熟悉监管部门监督检查的时间、频次和内容,能够进行事前准备,在检查现场呈现出来的是质量达标的废水,给监管部门造成水质按标准排放的假象。待监管部门离开后,又往河道内排放不达标的废水,造成河流水质的降低。针对该类情况,要大力推进“四不两直”式的检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直插现场,随机选择时间,在第一时间内精准掌握企业排放废水的质量等详细资料。针对违规企业,要依法依规严格处理,责令企业停产整顿。通过监督企业引进先进的污水净化排放设施设备,加大对相关人员的警示教育力度,提高相关人员的重视程度,也要做好相关人员的培训,提高企业废水排放操作侧规范性、科学性和有效性。

3.3加大水文监测力度

在河道治理的前期准备工作中,水文监测是重难点,要加强重视,从多个方面统筹,把水文监测作为河道治理的核心工作之一,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理方案,保证治理措施的可行性。河道清淤工作具有很高的难度,操作性较差,要成立清淤工作的水文监测小组,专门负责此项工组。另外,气象部门和环境部门必须要提高参与的积极性,在人工现场观察的同时,科学使用在动在线监测以及卫星遥感监测等先进技术进项区域内水文情况的监测,严格开展数据的记录分析,据此及时调整前期制定的方案和措施,实现我们既定的水利工程河道清淤及污水治理的目的,发挥好水利工程的功用和价值。

结束语

河道治理是水利工程中工作难度高,工程施工复杂的一项工程,要综合分析施工过程中的要素和各个环节,做好施工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机结合,注重使用信息化手段,着力提高工作人员水平,综合施策,既提高了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

同时还具有重要的生态环境保护作用,是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基础保障。

参考文献

[1]梁柏棉.中小河流河道护坡治理工程设计研究[J].江西建材,2022(09):359-360,363.

[2]莫启导.城市河道水体生态疏浚综合治理的实践研究[J].水利技术监督,2022(09):253-255,269.

[3]覃仁浩.水利工程中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探究[J].珠江水运,2021(23):72-73.

[4]刘春华.基于河道护坡技术的水土保持治理效益评价——以辽宁大凌河流域为例[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7,45(02):168-171.

[5]朱金平.雷诺护垫技术在河道护坡工程中的应用[J].智能城市,2021,7(12):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