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配网自动化技术对配网带电作业安全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24
/ 2

探究配网自动化技术对配网带电作业安全的影响

沈伟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汕头南澳供电局 510000

摘要: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快速提升,使配网自动化技术体系更加成熟,提高配网带电作业安全性的同时,促进电力系统运行更为稳定、高效。配网带电作业主要包含电路线路检修、检测,也是保障输配电线路运行安全性主要手段之一。因此,本文将探究配网自动化对配网带电作业安全产生的影响,希望促进我国配网自动化获得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配网自动化;配网带电作业;安全影响;电力系统

前言:为进一步提高我国电网建设水平,必须保障电力系统运行稳定性、可靠性。随着电网建设规模、数量持续增加,如果采用传统电网管理方法无法满足时代发展需求,因此必须应用配网自动化技术,使管理模式与作业模式更具自动化、智能化、现代化,保障配网带电作业安全,进而节约人工成本,保障系统运行可靠性。

一、配网自动化相关技术

(一)监控技术

    配网自动化系统监控技术主要是利用自动化电力参数收集装置,实时监测电力系统运行状况,同时形成新型维护终端检测系统。通过使用电力数据收集终端系统,可帮助企业自全面掌控配电网内电流、电力设备运行状态、电压等数据。配网自动化系统完成数据收集后,会将其传输至信息平台,并对其进行深入分析监测。由此可以看出,合理使用配网自动化系统监控技术,可实时掌握电网系统运行状态,提高控制效果,为电网运行稳定性、安全性提供保障。

(二)通讯技术

    配网自动化需要得到通讯技术支持,随着我国电力系统得到持续优化与升级,配网自动化开始对远程自动监控技术提出更高需求。通过在配网自动化中应用通信技术,可实现信息远程采集、远程控制目标。通常来说,配网自动化通讯技术中主要表现为光纤通讯技术,利用该技术可保障电网系统运行稳定性,节约运行成本,提高运行安全。

(三)系统集中化技术

    结合目前我国配电网系统运行情况来看,其主要使用分布式电力结构,但这种结构会增加电网系统集中化管理难度。而配网自动化可利用终端网络通信技术,提高电网系统管理集中化、智能化[1],使电网系统分散等相关问题得到解决,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稳定性,也可将配网自动化视作目前我国电力系统集中化管理有效手段之一。

二、配网自动化对配网带电作业安全产生的影响

(一)改进拟定案例

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电网系统中开始广泛应用配网自动化,但随着人们对电力系统服务质量提出更高需求,电力系统建设规模与数量逐渐扩大。然而通过在配网带电作业中应用配网自动化,可提高电网建设水平,满足区域电力供应需求,改善电缆铺设结构,使配网带电作业更加安全。例如某地准备建设220kV环网,配备110kV电网当作备用电网。该电网电缆铺设结构主要使用架空电缆混合模式,结合多元化联络接点模式,如单联络、单敷设。

(二)配网自动化

  1. 优化电网建设

    通过应用配网自动化技术,使电网建设获得优化,供电企业技术人员应深入现场,掌握该区域电网系统实际网架结构模式,提高区域内线路辐射问题解决效果,还可利用单联络线路模式,优化电网建设所用线路。除此之外,技术人员还可对网架结构进行优化,使配网线路内部形成双联络线路,提高电网线路敷设合理性与科学性。技术人员完成该区域电力线路考察后,明确输电线路于分段中是否达到相关需求,若未能达到要求,可设置分段开关,结合实际情况适当增加线路架空分段数量,保障配网自动化建设效果。

  1. 馈线自动化

    馈线自动化建设主要包含以下几点内容:第一,配电线路建设。配电线路类型会对电缆建设模式产生直接影响,实际建设工作开展过程中,技术人员可利用集中化、自动化方法完成馈线线路建设。建设馈线线路过程中,由于人为操作失误因素,可能会导致配电故障发生,技术人员可利用开关分接方式解决,隔离故障线路,为主干线路配电安全提供保障。由此可见,通过合理使用配网自动化技术,可精准识别电网系统故障点位与发生位置,同时结合显示信息与网络通信技术,提高电网系统分析智能性。除此之外,企业开展配电主站建设过程中,还可应用配网自动化技术对各组成部分进行实时监测,如果出现故障,系统可捕捉电力参数异常变化,明确故障发生部位与成因,使故障应对能力得到提升,缩短故障时间,缩小故障范围。

  1. 分界开关安装

电网系统运行过程中,电力设备、电网系统线路之间存在紧密联系,如果任何点位发生故障,均会成为导致系统瘫痪的主要原因[2],对电力正常输送产生不良影响。因此,电力企业可应用配网自动化技术,于用电用户两侧安装分界开关,为电网系统稳定运行提供保障。如果用电用户侧出现短路情况,断路器可对配电网变化进行监测,帮助技术人员掌握电路变化情况,加快自动化分闸操作速度,降低短路对电网系统产生的不良影响,还可避免系统故障范围持续扩大。除此之外,如果用电用户侧发生接地故障,配网自动化系统中的分界开关可精准识别接地电流电压异常变化数值,完成自动分闸处理,避免配网系统受到故障影响,为电网系统运行安全性、稳定习惯提供保障。

  1. 电压互感器

为提高配网自动化系统应用效果,需在断路器双侧电压安装互感器。互感器运行过程中,柱上开关位于分闸部位,发挥架空设备线路与双侧引线效果,基于主导线与引线分离条件下,工作人员可完成电压互感器处理,使激磁电流得到截断。由于电压互感器具有高压绕组特性,作为电感元件类型,通常来说不会轻易发生突变问题。故而在实际开展带电作业过程中,配网自动化系统中的互感器磁通会出现突发震动,如果工作人员手持电线将会产生强烈刺痛感,进而保障操作合规性,提高作业安全性。

(三)带电作业安全影响

配网自动化会对带电作业安全产生直接影响,而带电作业也作为电力系统关键功能组成部分。如果用电用户线路中发生配电网线路故障,配网自动化系统会发挥分段器功能优势,确保用电用户得到稳定电力供应,自动隔离故障点,还可使用线路安装内的备用断路器设备为下阶段用电用户提供电力,可以看出,配网自动化对带电作业产生的安全影响主要表现为保障电力供应稳定性。

另一方面,配网自动化还会保护带电作业工作人员人身安全。技术人员开展故障点维修、电力设备运检等带电作业过程中,通常不会停止电力系统运行,因此利用配网自动化自系统中的相应功能,或利用系统对架空分支线熔断器、断路器进行控制,可为工作人员作业安全提供保障。配网自动化可自动关闭故障点位闸门,阻隔故障点电流,提高作业效率的同时,为工作人员生命安全提供周全保护。

(四)定位故障和恢复电力供应

与传统的手工排查相比,配网自动化系统大大缩短了故障排查的时间。当发生故障时,运维人员无需对整个系统进行逐一检查,而是可以根据系统的提示直接去到故障点,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时间。这不仅提高了故障排查的效率,还能够迅速恢复电力供应,减少了用户的停电时间。配网自动化系统还可以自动执行设备切换和恢复电力供应的操作,当发生故障时,系统可以根据预设的操作规程,自动将故障设备切换到备用设备上,确保电力供应的连续性。同时,在故障修复完成后,系统也可以自动将设备切换回原来的状态,恢复正常的供电。配网自动化系统的出现还降低了对带电巡检和修复作业的需求,传统的巡检作业需要运维人员进入高压区域,存在一定的风险。而自动化系统可以实现远程监控和控制,减少了对运维人员的风险。同时,系统可以自动执行设备的检修和维护操作,减少了人工巡检和修复的频率和工作量。

结语:我国配网自动化水平近几年得到持续攀升,配电网接入方式也发生巨大变化。因此,必须进一步提高配网自动化运行效率,使带电作业操作流程、作业方法得到完善,为工作人员安全、作业质量提供保障,促进我国电力事业取得全新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文洁.配网自动化技术对配网带电作业安全的影响探讨[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22,12(10):123-124.
[2]赵文涛.配网自动化对配网带电作业安全的影响探讨[J].电力设备管理,2020(07):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