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人对赛马的认知研究——以《申报》为中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06
/ 3

近代中国人对赛马的认知研究——以《申报》为中心

贾宇丰

(湖南师范大学,湖南长沙,410081)

摘要:近代以来西方娱乐在传入中国后与传统娱乐文化交汇,赛马在租界地区顺应时代变动规章制度的同时吸引了大众目光,同时人民对娱乐的认知、方式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就其意义而言,赛马发展的历程既是外来文化的产物又是中国社会的重新塑造,对赛马的不同态度既是社会思想观念的交汇又是近代社会的象征。

关键词:《申报》;赛马;近代化

中图分类号:K2文献标识码:J

1、前言

近代以来,西方文化伴随着欧美移民的到来而进入中国,从体育竞赛渗透到经济、社会、文化各个领域,尤其是在租借地,赛马运动的影响远远大于其作为体育竞赛的表征。尤其是在文化方面,由于中国文化本身就蕴含着赛马文化的元素,当西方赛马运动进入中国之后,文化的碰撞和融合现象也就随之发生,这一点在《申报》的一些报道中体现的尤其典型,通过《申报》对赛马运动的诸多报道,可以进一步分析中西方文化交汇下的碰撞与融合问题,并可由此为切入点,看到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与变迁。

2、快人心目与数典忘祖:《申报》对赛马的不同态度

近代以来赛马风潮兴起,相关的比赛在《申报》中也有诸多报道。有对赛马活动的感悟;有关于赛马活动的规定和时间调整与规模制度变化方面的报道;有关于赛马会中出现的各种负面事件的报道;还有对于西商赛马场数胜利者与衣着的描述。上述的内容在用词方面相似度极高,但是仍有篇目透露出执笔者不同的心态。以此本文以对于赛马活动的态度为标准,划分为支持者与不支持者并对其观点加以总结。

支持者所体现的观点有四:一则是认为赛马活动能娱乐大众,赛马活动作为西方人较为喜欢的户外体育活动之一,加之博彩的诱惑性,使得赛马活动充斥着娱乐与刺激的双重体验。《申报》中一些报道运用众多笔墨去描绘赛况之激烈与观望者人数之多以表现其娱乐的特点。如“快人心目,故脂香人语、鬢影衫痕趾相错也。”类似的描述颇多,都在试图透露给读者赛马活动令人心驰神往,前往者皆乐而往返,反映出赛马活动娱乐大众的功能。

二则是认为赛马活动能振发尚武精神。这点在多篇报道中均有强调,赛马活动虽为游戏之事,实则寓尚武之意,体现出以武立国、国以强盛的根源。与《中西行乐不同说》中所描绘的国人打牌劳心劳神不同,赛马对健康大有裨益,且赛马活动在中国有历史渊源,能与中国古人暗合,因此中国行乐也需要振发尚武精神。更有甚者,从赛马的尚武精神上升到国家强弱之判,就如国人的娱乐一样,公共事业只追求门面,在实际上对于公众之幸福的效果并不过问。1910年万国体育会开会彰显了国力。因此支持者认为赛马不只是游戏,还是振发尚武精神的阶梯,也是我国人民精神向世界展现的载体。

三则是认为赛马运动能够引发国人对中国国情的反思,赛马本身只是一个体育活动,但在清末民初内忧外患的情况下,赛马活动赋予了国家强盛的内涵。相比于晚期社会国人颓废的生活,西方国家开始强调以武立国,认为身体强健可用以拓展边疆。《申报》中一篇报道曾叹喟“昨有西友谓中国欲自强号无敌于天下。当自贵不骄富不惰,贫贱不齷齪,始至哉言乎。”其中所提到的“自强”与洋务运动有关,但随着洋务运动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的破产,上述执笔者便开始从赛马活动联想到国家现状。这篇报道认为要使国人强大,首先要戒除萎靡之气与积陋之习,再者若自强,富贵者不应骄傲懒惰,贫困者不做卑劣之事。这既是对洋务运动的反思又是对国人的思考。从赛马活动联系洋务运动反思到国家层面,相比于其他单纯渲染赛马状况激烈的报道是一大进步。

四则是借鉴赛马活动的秩序以改变国人思想,这是在对国情反思后进一步思考如何解决国内困境,以赛马活动为切入点找出其可借鉴之处。以上海为例,租界内井然有序,《申报》中对赛马的一篇报道国人缺乏家国意识,“以托庇宇下为乐”租借地本是华人为主,西方为客,而在赛马场周边华人却如西方人的附庸,甚至可以用“寄虫”来形容,赛马场规定不允许国人过桥停驻,明显是华人的歧视与侮辱,而华人仍然乘坐车马在四周观看,未意识到其中的殖民与歧视,缺乏的家国情怀,因此报道者想要强调借鉴西方的秩序与思想的必要性。

赛马文化的传入有虽然深刻的历史背景与物质文化基础,虽然《申报》中对赛马的报道多具赞赏之辞,但是作为一种外来文化,并伴随着殖民入侵与租界的划分,不可避免的会遭受排斥,这在《申报》的一些报道中也有所体现。

不支持者的观点有三:一是认为赛马活动劳民伤财,1911年11月6日的报道中强调了当时“经济困难”的状况,但大众却因西方人的赛马博彩活动而万人空巷,忽略了当时“乱世初平”的困境,甚至还出现了醉心博彩者家破人亡,妻离子散,走上歧途,执笔者为此而感到不忍。

二则是认为赞扬西方赛马活动是数典忘祖的行为。这类的观点认为中西性情相近,赛马中国自古有之。且在赛马之期,官员停办公事,兵船水手官员可登岸游玩,从官至商至民众无一不重视,相比之下传统娱乐与文化显得落寞不堪。“乃数十西人为此一事,而能致数万华人于跑马场之前,而谓如许华人,不能招数百之西人。岂不可哂耶?”这篇报道既是对传统文化的赞赏,又是对数典忘祖的抨击,更是对传统娱乐文化衰落的无奈。

三则是认为赛马活动具有殖民性质,因为赛马场建立于租界,赛马活动的背景则是西方侵入而中国处于内忧外患的环境。殖民地是外国通过征服具有本国治理主权,租借地是由于担心中国主权旁落而采用租借形式。清政府不能明晰租借之意,将翻修治理的权利都给予外国人,签入租借契约。因而在上海租界修建的赛马场具有殖民地的性质。但是庚子国难无人关注而赛马活动万人空巷。在八国联军侵华后,1901年“惟华人往观者殊形寥落耳”但在1909年又出现观者络绎不绝的盛况。执笔者在赛马热闹的氛围中思量国家忧患,对庚子国难无人提起而感到悲痛,更是牵动了忧患家国的心绪。因此这类观点与其说是抵制赛马活动,不如是是从国家层面上去抵制赛马活动具有的殖民性质。

总之,通过对《申报》中赛马活动态度的分析可以发现,无论是在篇幅上还是内容上,支持者占主流,而不支持者占其次。与前者相比,后者寥寥数笔,在支持赛马的声音中被淹没,但是对于国家状况与前途命运的担忧都在支持者与不支持者的观点中都有所呈现。由此可以看出,《申报》的总体态度是支持赛马活动,并从赛马活动延伸到救世济人、娱乐大众以及振发尚武精神,也在反思国情的同时提出有必要借鉴西方制度与思想。

3、认同与抵制:《申报》对赛马运动的态度分析

为了对近代社会文化与心态观念有更深入的了解,还需要进一步分析《申报》对赛马运动持有支持观点的原因。

首先,娱乐大众是由于社会悲观的心理基调,清末民初中国处于三千年未有之变局,天朝上国的美梦被打碎,加之一系列丧权辱国条约的签订,使民众缺少幸福感,无论是对于清政府的认同还是对于未来的出路,悲观与迷惘的情绪是社会集体的心理状态,而娱乐是市民摆脱精神困境如冷漠、世故的一种选择。同样,在清末民初时期这种悲观情绪已然萌动,赛马作为一种消遣与解除精神倦怠的娱乐活动,契合了民众对于幸福感的追求,满足了放松精神愉悦情绪的需求。

其次,之所以要振发尚武精神是因为重文轻武的传统。清代重文轻武最明显的特点在于:清朝文官手中的实权远远大于武将,清军的高级指挥权也由文官把持。随着外来势力的入侵以及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的加深,让国人之身体与精神受到严重摧残,一系列条约的签订更凸显了晚清朝廷的腐败。在这种困境下,仁人志士与社会舆论都在提倡尚武精神,从洋务运动的军事体育思想到维新派的体育观点到辛亥革命后体育思想的形成到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成熟,而赛马活动中展现的尚武精神不再仅仅是一种活动形式,是社会发展与文明进步的标志。

再次,赛马比赛被赋予国力的象征后,仁人志士从鸦片战争后就开始反思中国的国情,一些先进分子已隐约认识到综合国力作为一个整体的重要性。洋务运动在于器物之变,纵使破产,洋务运动中“自强”的精神仍然在延续,借助赛马活动得以看到西方强盛之处,又反过来促进先进知识分子反思国情。

最后,《申报》通过描述赛马比赛的安排以及其他娱乐活动井然有序的状况,提出借鉴西方秩序与思想的言论,是因为租界的治理状况确实存在值得效仿之处。就秩序而言,虽然租界对于列强来说是获取利益并开展殖民活动的平台,但是近代开埠通商城市经济发展迅速,促进了民众现代化秩序管理的认同,对传统治理方式进行相应的变革,因而租界的秩序值得为中国治理步入现代化提供一个方向。就改变国人思想而言,通过对列强入侵、条约签订与观看西商举行赛马而络绎不绝的场面进行对比,使得国人认清列强歧视华人的真面目。对赛马比赛的秩序与规则进行借鉴与反思,希冀改变国人的思想。

当然不支持者的观念亦有历史背景与社会状况与之相呼应。

首先,赛马活动会劳民伤财主要是由于赛马的盛行与博彩之风密不可分,一方面为了增加比赛的刺激性,另一方面利用民众的金钱欲,赛马成为殖民者的敛财工具。再加以清末民初的社会背景,赛马活动显然不是单纯的体育活动。在商品经济与货币力量的蛊惑下,大众总期望一夜暴富,这是一种投机取巧、不劳而获的心态。在赌徒思维的逻辑下进行博彩,危害案例不可胜数如陷入债务而自杀、倾家荡产而妻离子散。无论是为了生存的需要还是为了生活享受而博彩,以赛马为载体的活动不再仅仅是种娱乐活动,而是民众浮夸、焦躁与侥幸心理的延伸。 

其次,近代国人的心态与观点在自信与崇洋中交织,而过度的自信形成了自是的观念,这是由历史传统的因素沉积而形成,在变与不变的权衡中,相较于开眼看世界、学世界,自是更显得封闭、保守、僵化,因而认为赞扬西方赛马活动是数典忘祖的行为,折射出的是封建社会中对传统的固守与坚持,形成了固定的认知方式与思维逻辑,“自是之心规范了传统文化的类型和主导潮流,进而形成对异质文化的排斥”。这也是对于自我与世界的认知不清,对外来者蔑视反衬出普遍的愚昧与无知。当然,在坚船利炮的震慑下,也确实催生了部分国人中西地位互位的心态转变。不支持赛马活动很显然是为了批判抛弃传统文化的行为,体现出一种自信甚至是自是之心。

最后,晚清租界的大量存在与畸形繁荣,使得租借地作为娱乐空间与文化空间成为中西方交流且具有政治性质的平台。处于租界地的赛马活动不可避免的侵染了殖民色彩文化。再则西商举行的赛马博彩作为一种敛财的手段,原本发行马彩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增加收入以维持马场的运营然而市民高涨的热情,让外国资本家看到了巨大的利润之源,此后马彩成为了殖民者敛财的主要工具。在某种意义上,赛马博彩不仅对未来经济产生了极大的消极作用,还对于国民社会生活产生了巨大的负面效果。因而被一些不支持者认为赛马业以及赛马博彩具有殖民性质,在大众娱乐中是一种充斥者殖民色彩的方式。

4、近代化的动力:对《申报》中赛马报道的评价

赛马作为一个舶来品,对于中国传统娱乐方式形成了冲击,但总的来看,赛马运动的传入既丰富了我国娱乐文化,又是一扇沟通外界的窗户,透过赛马活动展现西方世界的社会生活。虽然作为娱乐方式的一种产生了支持者与不支持者的交汇,体现了不同的价值观念与思想态度,但是折射出中国近代处于主流地位的“爱国”“自强”的话语与观念,从侧面也体现了赛马运动对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对于社会与历史的发展具有多种功能。

首先,在文化方面,以赛马作为休闲娱乐会友的契机,在精神层次上满足大众的需求的同时,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娱乐方式与娱乐文化,与以往赏花逛园林听戏曲的娴静雅致相比,赛马活动具有刺激性危险性,因而更能振奋人心,且观者熙熙攘攘万人空巷,形成了热闹的比赛场面。赛马在娱乐大众的同时以积极的、进步的面貌以及暗合中国马术传统的内涵,成为传播西方文化的工具,体现了娱乐大众与传播文化的功能。

然后,在经济方面,西商举办的赛马活动,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地区经济的发展。一年两次的赛马活动提供了休闲的契机以及博彩下注的平台,吸引观看者前往,不仅仅是赛马场,依附于赛马的贸易活动也给商贩提供了经济效益。后期由于西商的歧视与垄断,国人也建立了自己的赛马会,在突破了西商对于赛马的垄断的同时,赛马也从纯粹的体育活动转化为商业性的体育活动,赛马时期的经济贸易,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近代经济的发展。

最后,在思想方面,有识之士不仅将赛马看作一种有益身心的体育活动,也从赛马中领悟到武力的不可或缺以及改变国人身心孱弱的重要性,从而寻求国人自强之路,以冀中华御外辱。在这一点上,无论是支持者还是不支持者都是以国家根本利益为基础进行考量;经商之人创办国人自己的赛马场,纵然有商业利益的吸引,但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背景下,西商赛马场的一家独大,博彩成为西方人敛财的工具的状况下展现了一种家国情怀。这些从政治观念上对于国家凝聚力发挥了一定作用,促进中国社会的进步。

就赛马本质而言依然是一种体育活动,因此赛马促进了国人对体育活动以及尚武精神的重视,促进了中国体育的发展。并且从总体上看,赛马运动在娱乐文化、经济、政治思想乃至体育活动等方面对于中国社会的进步具有积极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近代赛马运动毕竟是一场在西方殖民活动下诞生的产物,也是西方侵略者的牟利的重要工具之一。

[1] 胡俊修."东方芝加哥":背后的庸常-民国中后期(1927-1949)武汉下层民众日常生活研究ID],华中师范大学.

[2]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 鸦片战争再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年版,第76页

[3] 陈睛著.清末民初新式体育的传入与煊变[M],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08).

[4] 姚尚建,租界、自治与治理一-现代城市的制度切换[J].党政研究,2018(06).

[5] 玉立民.中国近代租界歧视华人法制述评[J].法学,2022(05).

[6] 胡俊修."东方芝加哥":背后的庸常-民国中后期(1927-1949)武汉下层民众日常生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