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医生为你科普麻醉知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2
/ 2

麻醉医生为你科普麻醉知识

曾丽洋

石棉县中医医院

四川省 石棉县 625400

当谈及手术,大部分人都会感到紧张不已。特别是当他们踏入手术室时,巨大的房间里堆满了陌生的机器,医护人员们戴着口罩和帽子,一副如临大敌的表情,这更加让人心惊胆战、汗流浃背,心跳也随之加快。在接受麻醉前需要注意哪些问题?麻醉过程中存在哪些风险?这些问题可能困扰着绝大多数患者和他们的家属。接下来,我们将以全新的角度为您介绍有关麻醉方面的知识。

一、什么是麻醉

麻醉是一种医疗技术,通过应用药物或其他方法使人体产生无痛或减轻疼痛感的状态。它旨在帮助手术过程更加安全和舒适,并且能够减少术后疼痛恢复期间的不适。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麻醉可以阻断神经信号的传输,抑制意识和感觉。常见的三种主要类型是:局部麻醉、全身表面麻醉和全身内部麻醉。局部麻醉用于特定区域的无痛手术,如牙科手术或皮肤切割;全身表面麻醉涂抹在皮肤上以减轻某些外伤引起的疼痛;全身内部静脉注射或吸入式呼吸机用于手术期间产生整体无意识状态。

二、麻醉和手术前为什么要禁食、水?

①由于手术和麻醉本身具有一定的风险性,特别是在长时间或复杂手术中更容易发生并发症。因此,在手术前进行禁食和禁水可以有效地减少患者在手术期间出现误吸、呕吐或胃内容物反流等不良事件的可能性。这种措施不仅可以降低气道阻塞以及肺部感染等相关并发症的风险,还可以减少引起肺部损伤或其他器官功能异常等严重后果出现的机会。

②禁食和禁水禁食可以减少胃内容物进入肠道并引起胃排空延迟,从而减轻手术对消化系统的刺激。

③由于特殊的手术体位和手术时间较长,在空腹状态下进行手术,可以使操作区域更加清晰可见,并且减少手术中出现不必要的困难或并发症。此外,在麻醉状态下维持空腹也可以增加患者在手术后顺利恢复的机会,减少感染、伤口愈合问题等并发症发生率。

三、麻醉会有哪些风险

①麻醉药物可能引发过敏反应,特别是对于某些个体来说。可能导致严重的呼吸困难、心律失常甚至休克等危险情况。

②不适当的剂量控制和监测可能导致意识丧失时间延长或者恢复缓慢而引发并发症。此外,术中监测仪器或设备故障也可能给患者带来巨大的风险。

③在长时间手术中,由于体位改变和压迫造成血管神经损伤,还会加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等血液循环系统相关风险的发生。

④在部分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儿童)以及有基础健康问题的患者中使用麻醉药物时需要更加谨慎,并且应该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剂量以减少风险。

四、麻醉的分类

(一)局部麻醉

局部麻醉是一种常用的麻醉方法,通过在特定区域施加药物来阻断疼痛传导,从而使患者在手术或其他医疗操作过程中不感到疼痛。它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手术、修复和治疗过程中,为患者提供了更舒适和无痛的体验。

局部麻醉可以进一步细分为表面麻醉和浸润麻醉两种类型,局麻药物剂量过大易造成局麻药物中毒。

表面麻醉主要应用于皮肤和粘膜表面的局部区域,通常使用喷雾剂、凝胶或贴片等形式进行施行。这种方法通过阻断神经末梢的兴奋传导,有效地减轻了切割、刺激和损伤引起的疼痛感。

另一方面,浸润麻醉常用于较大范围的手术或操作过程中,在该方法下,药物被注射到需要被处理的组织周围。这种类型的局部麻醉通过阻断疼痛信号的传递,使手术区域或特定组织区域处于无痛状态。浸润麻醉的效果通常持续时间较长,可以提供更长时间的无痛手术和康复期。

(二)全麻

在临床实践中,根据目标和效果的不同,麻醉可以分为多个分类。其中之一就是全身麻醉(general anesthesia),即我们所说的全麻。相比其他类型的麻醉方法,如局部麻醉或表面麻醉等,在需要较长时间、复杂性高或对整体生理功能产生广泛影响的手术中选择使用全身麻醉来确保病人安全和舒适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吸入或者静脉麻醉药物使病人达到无意识、无痛、舒适的状态是全麻的常见方式之一。通过将药物输送到病人的静脉系统中,麻醉药物能够迅速传播到全身各个器官和组织,在整个手术过程中持续发挥药效。这种给药方式不仅方便而且更加精确,医务人员可以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调整药物剂量以达到预期的麻醉效果。

通过全麻使病人处于中重度镇静状态,可以有效控制手术期间产生的刺激反应,并减少病人感受到的疼痛。此外,在一些复杂手术中,如心脏手术、脑部手术或器官移植等,全身麻醉能够提供足够深度的镇静和无知觉状态,以确保医生操作的安全性和成功性。

在选择使用全麻时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首先,有椎管内麻醉和神经阻滞麻醉禁忌症的,患者无法配合麻醉的,患者极度紧张害怕的,生命体征不平稳的均是选择全麻的适应症。相比其他类型的局部麻醉方法,全身镇静可以持续较长时间,为医生提供足够时间完成复杂且耗时较久的手术。其次,出血量多也是考虑全麻的因素之一。全身麻醉可以有效控制血压和血流,减少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最后,若手术对整体生理功能有广泛影响时,如涉及多个器官系统或有心肺等基础疾病的患者,选择全麻能够更好地保护病人的生命体征稳定和器官功能。

(三)椎管内麻醉

椎管内麻醉,将麻醉药物注入椎管的蛛网膜下腔或硬膜外腔,脊神经根受到阻滞使该神经根支配的相应区域产生麻醉作用。根据注入位置不同,可分为蛛网膜下腔麻醉(又称脊麻或腰麻)、硬膜外阻滞、腰硬联合麻醉、骶管阻滞麻醉。

(四)神经阻滞

神经阻滞的工作原理是将局部麻醉药物注射到特定区域周围的神经结构附近,以抑制或阻断神经纤维对疼痛刺激的感知和传导。

在实施神经阻滞时,医生需要准确地确定麻醉区域和所涉及的神经结构。这通常需要深入了解人体解剖学和神经系统的知识,并采用相关成像技术,如超声引导或电刺激来辅助定位。注射局部麻醉药物后,药物会扩散到周围组织中并与目标区域内的神经纤维发生作用,从而达到止痛效果。

作者简介:曾丽洋(1982—),女,石棉县中医医院,主要从事麻醉相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