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提升员工素质创新培训模式的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2
/ 2

基于提升员工素质创新培训模式的探索

李永红

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驻马店卷烟厂

摘 要:当前,烟草行业进入了新一轮的发展周期,对人才的需求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而传统的培训模式无法全方位调动员工的学习积极性,跟不上企业日新月异的发展形势,企业需要一种新的培训教育模式来提升人才队伍建设。本文立足烟草生产车间,探索如何拓展和创新培训方法,形成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的培训学习模式,持续提升培训质量,打造出一个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人才;培训;创新; 提升;超越

当前,烟草行业正处在改革发展的重要阶段,百舸争流,千帆竞过,行业之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企业的竞争说到底其实就是知识的竞争和人才的竞争,作为现代化高科技企业的员工,必须具备全面的素质和业务能力,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成功,在卷烟市场占有一席之地。企业内部要加快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更新员工知识、技能,用培训学习来建立一支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员工队伍。打造学习型团队,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展现和提升企业能力竞争力就成为一种决定性的因素。

(一)开展职工教育培训的意义

作为现代化企业的员工而言,跟不上企业发展的脚步就意味着落后,就意味着被淘汰。再好的物质福利也比不上培训所产生的价值。培训一方面可以提升员工的工作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力,从而增加企业的价值,另一方面,员工整体素质得到提升,对企业的整体水平也是一种莫大的投资。培训作为知识传播的主要载体,将在现代化企业的发展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培训作为开发和发展人才的重要手段,已成为现代企业管理提升,增强核心竞争力,提升员工素质的有效手段和重要途径。

(二)认识传统教育培训的弊端

传统的培训就是讲师在上面讲的口干舌燥,而听众却在下面昏昏欲睡,属于那种填鸭式过场型的培训。同时,职工培训内容也较为单一,内容重复,年复一年的培训,其具体内容没有什么变化。培训内容侧重于提升员工的文化技术业务方面,缺少政治理论和思想道德教育。容易引起职工反感和抵触情绪,收效甚微。对培训的激励机制力度不不大,而且过分重视对管理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的再深造再教育,而忽视了对普通技术工作的培训,形成了一部分人技术管理“专精尖”,而整体水平较为滞后的员工队伍。而这些普通的一线工人却恰恰决定整个企业的质量、生产水平,决定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三)创新培训模式的思考

生产车间应结合自身实际摸索出一套具有自身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使教育内容按照职工队伍的不同层次不同岗位而区分,使职工教育更具针对性,对一线职工培训以学习岗位技能和相关业务的基础上,更注重对职工新理论、新技术、新信息、新知识的培养提升,积极发挥出他们的潜在能力。打造出以“外培、内培、OPL培、技术论坛、经验交流、外培后内培”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培训模式,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变以往的封闭学习、被动学习为开放学习、主动学习,努力将学习同工作实践密切结合,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实效性。根据不同岗位的员工选择相匹配的教学方法,使培训资源最大化,也使培训效果达到最佳。

(四)创新培训方法的应用

针对外培机会和名额的有限性,可以要求外出进修培训的技术人员认真掌握授课技巧,并且做好课堂笔记,培训结束后写出学习心得体会,在车间学习员地专栏中张贴。再结合自身的经验把所学课题作成PPT课件,对维修和操作人员进行统一授课,使得“一人外培,众人受益”,让个人的优势成为集体的优势,从而提高整个团队的技术水平,把员工塑造成多层次、复合型人才。充分利用月末停产时间,本着缺什么学习什么的原则,机械、电气技师根据自己承包的部位,从设备原理,操作技能、保养方法、设备调整、故障排除等方面,结合月度生产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的自行设置培训课程,制作PPT课件,对操作工进行OPL培训,提高操作工的专业技术和保养能力。有效利用班组例会、早班晨会、月底检修会等时机,积极组织维修工、操作工之间开展互动式交流学习活动,相互学习对方的业务理论知识。让学历高、理论强、技术好的年青维修工讲理论知识,让具有特长的老职工把各自掌握的技术和技能、绝活绝招传授给大家,新、老职工互相取长补短、密切交流。使修理工能快速吸收维修经验,再遇到类似问题,能少走弯路。

(四)创新教育培训的有效措施

教育培训工作是一个系统长期的过程,需要领导重视、员工积极参与,才能杜绝培训流于形式,避免个别员工在学习中抱着应付差事的思想,真正的激励人员进步,提高队伍能力水平。可以采取组织岗位大练兵活动,如开展修理工、操作工技术比武,应知应会、按章操作比武等。同时积极选派优秀选手参加省市级的各种竞赛、比武活动。将比武成绩与薪酬待遇相结合,以激烈竞争的氛围促进大家争先恐后的学习,这样即对认真培训学习的员工一种激励和负责,也给一些不求上进的同志压上了担子,将个人命运与企业前途统一起来,促进职工素质的提高。建立和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制定切实可行的考核办法和奖惩措施,不断加强职工工作成果与学习效果的考核力度,使学习效果与考核挂钩,工作成绩与待遇挂钩,有效激发职工的自强意识,形成了浓厚的学习氛围。在选拔人才上,要坚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重人品、重学识、重能力,在内部开展合理的竞争,对有能力水平高的员工充分发挥其潜能,主动搭台让优秀员工唱戏,为员工提供展示个人才能的舞台,让员工在工作中看得到希望,感觉到企业需要我,感觉到学有所用,学有所长,进一步营造员工学习和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激活整个员工队伍。

(五)结束语

职工教育培训工作对企业而言,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的工程,它和企业的发展紧密相连,当今企业的竞争是先进的技术和文化竞争,优秀的文化是企业宝贵的无形资产,杰出的技术人才是企业实力的体现。一个企业要提升软实力,对外树立良好形象,员工的培训学习是其中的重要一环,可以说,谁拥有优秀的技术人才和企业文化,谁就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要在如何建立长久有效的培训学习机制,形成良性循环推进学习和激励一体化建设,切实提高培训质量,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努力。

参考文献:

 [1]马振宇,侯绍娟,陈雷.“多维培训助力员工成长成才”中国电力教育2020(09):245-246

[2]张莉斌.“提升企业培训质量与员工素质的管理建议”企业改革与管理2020(19):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