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水利工程中的生态问题与生态水利工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3
/ 2

探讨水利工程中的生态问题与生态水利工程

孙立潇

身份证号:371523199501052018

摘要:水利工程是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水利工程项目的实施,可以为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提供便利,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在水利工程建设中,会对周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果控制不当,将破坏生态环境,影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未来水利工程的发展必须以改善环境、保障水资源、发挥水利工程的功能为目标,提高水利设施的综合效益。因此,本研究主要分析水利工程中的生态问题,研究生态水利工程的实施路径。

关键词:水利工程;水利工程;生态水利工程

引言

伴随着国家对环境建设的高度重视,并出台了各种新能源政策,生态水利工程要与当地的生态环境相结合,要用生态环保的理念来开展建设和发展,从而推动周边生态环境的改善,并对水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和保护,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很好地结合起来,从而让社会人们对水利工程建设的需要得到满足,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一、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原则

(一)河流自我恢复原则

水利工程在进行生态水利建设时,应充分重视其自我恢复的作用。目前,生态工程对环境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在开展工程时,应尽量减少对生态的破坏,同时考虑到其自身的修复作用,加强其自愈能力。

(二)人与自然的协调相处

水利工程在开发利用水资源的过程中,应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原则。在规划中,既要注重保护、开发和利用,又要不断改变落后的观念和制度,确保整个自然系统的协调发展和水资源的可利用性。

二、水利工程中的生态问题分析

(一)对气候条件的影响

水利工程建设对当地气候条件具有显著的影响。水利工程的建设使得当地水域面积发生变化,从而对当地气温、风力和降水量等气候要素产生影响。首先,水利工程建设会显著增加当地的储水量,扩大水域面积,从而使得当地夏季温度和冬季温度的温差减小,夏季炎热问题得到缓解,而冬季温度则会有所升高。其次,水利工程建设范围通常较大,周围环境相对开阔,这将导致风速明显增加。最后,水利工程建设还会对降水量产生一定的影响。水利工程建设增加了当地的储水量,使得水汽蒸发现象明显增加,从而增加了降水的概率,提高了降水量。

(二)对河流水域的影响

水利工程建设的目的是为了改善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衡的现状,以便更好地满足各地人民对水资源的需求。然而,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许多工程依靠蓄水或改变河流流向等人工手段来实现,违背了自然生态的正常发展。这些工程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但对生态环境的危害非常大,对周围的河水也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如果不能根据实际情况盲目地进行水利工程建设,必然会导致水资源的枯竭。因此,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其对周边河流水域的影响,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周边生态环境,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三、水利工程中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策略

(一)植被型生态混凝土护坡

从目前生态护坡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情况可以看出,植物型生态混凝土护坡技术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顾名思义,这种护坡技术是利用天然植物作为基本的护坡要素,再加入水泥、混凝土等材料。这样既保证了植物的含水率,又提高了土壤的抗压强度,达到较好的生态效果。在边坡防护工程中,应重点考虑土体的防护特性和防渗措施。因此,在选择植物时,应重点考察其生命周期,并根据当地土壤、气候等特点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与其他类型的河流生态保护技术相比,植物型生态混凝土护坡在防止水土流失方面具有更好的效果。总的来说,为了更好地体现护坡的生态性能,在设计中要加强护坡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尽量提高护坡的绿化效果。

(二)制定全面、完善的江河流域规划

水利工程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在制定建设计划和选择建设地点时,必须保护生态环境。因此,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应结合当地流域条件,制定更全面、综合的建设方案。中国在河流治理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但随着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影响,许多河流受到了一定的污染,导致河流自然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时,技术人员应充分了解不同流域的实际情况,进行风险分析和后续施工评价,结合自然规律做好流域的施工管理工作。此外,可以利用政策的力量,加强各部门的管理和质量监督,保证流域资源的有效管理,提高整体质量。

(三)完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

为了保证水利工程施工建设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在进行生态水利工程施工建设管理的过程中,必须要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水利工程施工建设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这是保证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的一个关键环节。在此过程中必须要将监督机制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来进行,确保所有的工作人员都能够遵守相关的规章制度,这样可以更好的保证生态水利工程施工建设质量能够达到预期目标。

例如,水利工程施工可选用绿色建材,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程度。通过建立生态环境保护的补偿机制和保护制度,遵循谁开发谁负责的质量管理责任制,可以减少生态环境失衡的发生。如果水利工程单位有实力,还可以建立专门的生态环境自然保护区,保护水资源中的鱼类,增强生物资源的生物多样性。此外,要加强对水利工程周边生态环境的监测和评价,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生态环境的稳定和健康。同时,还要加强水利工程人员的培训教育,提高水利工程人员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和技能水平,形成全员参与、共同促进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

结束语

在我国未来的水利工程建设中考虑生态环境问题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法,我国不是走先发展后管理的老路,而是在与环境和谐发展和环境友好发展中,在发展中保护生态,在管理中稳定环境是我们未来的目标。因此,我们的水利工程建设工作将更加谨慎,更加紧密地与自然结合,确保我们的生态环境稳定。水利工程建设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如蓄水、蓄能、发电等。然而,它也给环境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如噪音和粉尘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实现经济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建设单位必须明确水利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制定科学合理的建设规划和治理措施,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水利建设的作用。实现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侯国文.发展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在水利建设中的作用[J].现代农业研究,2022(11):125-126.

[2]马洪海.试论发展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在水利建设中的作用[J].现代物业(中旬刊),2022(8):82.

[3]武丽娜.发展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在水利建设中的作用[J].住宅与房地产,2022(11):111.

[4]焦云婷.浅谈水利工程中的生态问题与生态水利工程[J].市场周刊:商务营销,2022,000(080):P.1-1.

[5]欧阳龙.水利工程中的生态问题与生态水利工程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22(1):2.

[6]夏梦.刍议水利工程中的生态问题与生态水利工程[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202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