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的创新与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28
/ 2

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的创新与探索

李坚诚

广东科技学院 广东东莞 523083

摘要:高校实验室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和人才培养的主战场。实验室的重要功能是发挥其作用,保证高校教学和科研的顺利进行。高校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充分利用实验室,发挥积极作用,创新管理工作,确保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在新形势下,只有有效创新高校实验室的管理思路、理念、方法、手段,大胆的进行实践和创新,才能够有效提高高校实验室的管理效率,才能培养出更多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

关键词: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创新

一、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存在的弊端

首先,高校实验室管理理念落后,模式单一、僵化。从当前高校实验室管理者的角度来看,一些管理理念仍然用传统的思维来指导实验室工作,缺乏创新的管理模式。在传统模式下,强调垂直分层、单线管理,影响了实验室的横向互动,难以充分整合和调动各种资源,影响团队运作效率。从管理模式上看,太过于守旧,墨守陈规的管理理念难以形成良好的运作效应,对实验室的管理没有形成一个科学的管理机制,也没有形成强大的协同效应,阻碍了实验室创新科研成果的发展。其次,高校实验室设备设备管理制度相对欠缺,实验室专业设备储备不足,过时老化设备维护保养不当,缺乏资金支持,无法更新先进的实验设备。现行高校实验室管理体制缺乏以人为本的理念,特别是在能力培养、岗位设置、激励竞争、培训考核等方面。甚至有些高校实验室形同虚设,只有空壳,没有真正起到科研实验的实践性作用,只是摆摆样子。许多大学的实验内容和实验目标过时,实验形式单一。实验设计一般是根据教科书或教学参考书进行的,缺乏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启发,缺乏对学生独立设计能力的培养,缺乏实践和创新能力。从而影响了学生参与实验的兴趣,导致部分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敷衍了事,完成分配的实验任务而已,并没有进行自主创新。此外,高校对实验室专项资金的保障不足,这也是直接影响到实验室管理的一个主要原因。部分高校实验室设备老化、损坏严重,但由于经费不足,无法及时维修和更新实验设备,制约了师生对实验的兴趣和效果。特别是由于缺乏整体协调和规划,实验资源的分配不够均匀等情况。

二、高校实验室管理创新的策略与建议

(一)创新高校实验室管理理念

高校实验室应坚持能力第一的管理理念,尽可能调动所有人力资源,实现最大目标,合理配置资源,发挥每个人的作用,从而推动社会进步。实验室人员是教学、科研、人才和实验室建设的重要人力资源。当前,在高校实验室建设改革中,应高度重视实验室人员的知识、智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坚持以能力为核心,以能力作为选拔任用人员的标准和评价依据。坚持绩效管理,从根本上明确职责清单,细化分解职责,根据每个成员的长处科学设置岗位,实行差异化分级管理。从实验室人员的实际情况出发,捕捉和开发每个人的潜能,有效扬长利短,为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

(二)注重团队的统筹和管理

坚持团队合作的管理理念,降低垂直的组织层次,让更多的团队参与进来,更广泛地团结人员和力量,增强全体成员对团队目标的认同,加强目标的执行力,确保各项目标的顺利实现。这样既能调动全体成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能挖掘他们的创新潜能,使他们更好地为实验教学和教学研究服务。因此,在实验室团队建设中,应树立共享理念,以共享管理方式为基础,实现实验仪器、设备、人力资源等方面的开放共享,优化各项资源配置,提高设备利用率,增强资源实验的有效性。从目前来看,应努力提高精密仪器设备的资源利用率,促进高校的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

(三)创新管理机制

根据实验室的实际需要,有必要完善和改革相关的制度体系,增强制度的执行力,完善激励机制,提高实验室人管理员的工资、奖金和福利待遇,鼓励更多优秀人才加入高校实验室团队,增强团队的稳定性和战斗力,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在实验工作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可设立实验室创新管理工作创新奖、教学创新奖、科研创新奖、实验成果优秀奖、管理团队奖等多项创新奖,提高科研立项和创新实验项目研究水平,尽可能支持和鼓励实验管理人员和科研人员。

(四)改进实验教学

从人才培养的角度出发,对实验教学大纲和方案的制定进行统筹修订,增强实验教学的目的性和计划性。针对不同专业,分阶段实施方案,选择实验教材,优化实验内容,狠抓过程管理,注重培养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尤其要加强实验规范化操作的专业训练。通过自主开设实验课,并使实验课为理论教学服务,形成相对独立的实验课体系。由验证性实验向注重设计、创新、研究、开放的实验模式转变,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尤其注重培养适应发展需要的跨学科综合实践能力。从培养学生的设计、研究、应用、开发能力入手,注重与生产实践相似、实用性强的实验项目。

(五)加强该校实验室管理工作文化建设

高校实验室的管理工作离不开轻松和谐的文化环境的支持。因此,加强文化建设是实验室创新的重要措施之一。实验室管理人员和参与实验的学生应强化自身的能力水平、个人素质、学习态度和个人行为等,都会对实验室管理工作水平产生直接影响,从而影响实验的效果。因此,必须努力优化实验室环境,营造规范、有序、团结、进步、和谐的实验环境。师生在这样的实验室进行实验,可以得到精神上的鼓励和激励,激发他们进行实验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他们的科学态度和无畏、实事求是、大胆实践、勇于探索的精神。例如,在实验室的墙上粘贴名人名言、科学巨擘肖像、重大技术发明、最新研究动向等。实验室工作人员要坚持德育工作,以高尚的品德和规范的言行影响和教育学生,以科学严谨的态度激励学生,以积极进取、体察困难的精神激励学生。加强日常文体活动的实施,打造一支高素质、凝聚力强的实验队伍,营造良好的学术实验氛围,增强高校实验队伍的号召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结语:

高校实验室管理创新是适应未来发展需要的重要举措。为了更好地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高校必须重视高校实验室管理的创新,并为此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谢安建,王礼贵.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的创新性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04):271-273+288.

[2]田彩芬.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的创新性探索[J].西部素质教育,2016,2(13):19+36.秦峰,许建阳.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的创新与探索[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02):121.

[3]鲁威.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的创新性探索[J].山东工业技术,2017(07):225.张新伟.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管理工作的创新性探索[J].科技经济市场,2018(06):114-116.

[4]张喆.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的创新性探索[J].科教文汇(上旬刊),2020(16):26-27.崔文娟,史永博,王晓玲.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的创新性探索[J].才智,2021(03):96-98.

[5]张小英,杜世云,李克用.新建高校药学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实践[J].广东化工,2023,50(18):235-236+239.

[6]宁土荣,杨艳芬,程焕霞等.地方高校新能源锂电池实验室管理对策分析[J].广东化工,2023,50(18):194-195+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