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幼儿分离焦虑成因及应对措施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10
/ 2

刍议幼儿分离焦虑成因及应对措施研究

金杨

武进区刘海粟幼儿园,江苏 常州 213000

摘要: 幼儿园是幼儿成长的必经阶段,它扮演着锻炼意志、品质的重要角色,也是培养好习惯、养成良好行为的场所。然而,大部分幼儿刚入园时会出现分离焦虑,这可能导致幼儿适应园所生活的困难,甚至影响他们的情绪和行为。幼儿园应该是一个温暖、安全、亲切的环境,为幼儿提供良好的学习和成长条件。园方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帮助幼儿适应园所生活,如提供适合幼儿的教育资源和活动、建立亲密的师生关系、定期与家长沟通等,幼儿园、幼儿和家庭三个层面都需要共同努力,帮助幼儿适应园所生活,减少分离焦虑对幼儿的不利影响。

关键词: 幼儿、分离焦虑、成因、应对措施

1. 引言

幼儿期是儿童个体发展的重要阶段,幼儿在这个时期经历了与主要照顾者的分离。然而,有些幼儿在分离时会出现不适应和焦虑情绪,这被称为幼儿分离焦虑。幼儿分离焦虑不仅会给幼儿本身带来困扰,还会影响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因此,探究幼儿分离焦虑的成因及应对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1. 幼儿分离焦虑的成因

2.1幼儿自身及家庭原因

分离焦虑是幼儿在进入幼儿园后面临的一种情绪问题。由于幼儿园教师无法像父母那样全面照顾每个幼儿,幼儿在面对陌生环境和人群时会感到焦虑和不适应。这种焦虑情绪会导致幼儿出现身体不适应症状,如肚子疼、出汗等。而这些身体不适感又会加重幼儿对分离焦虑的感知,形成了一个循环。长期处于这种双重焦虑状态下,幼儿很难有效地排解分离情绪。进入幼儿园是幼儿最依赖家人的时候,他们习惯了与家人朝夕相处,由父母照顾着。但是一旦进入幼儿园,他们需要面对陌生的一切,周围的环境和人都变得陌生。因此,他们会产生对家人的分离焦虑情绪,希望能找到自己的家人。部分幼儿在产生焦虑后,会通过大哭大闹、不吃饭等方式来反抗,希望引起家人的注意和关注。短暂的分离会让幼儿内心产生家人不那么爱自己或被抛弃的想法。为了自我保护和防御,他们会产生焦虑的情绪,通过哭闹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不安和需求。父母采取不同的教养方式会导致孩子在性格、习惯和秉性方面产生差异。如果父母过于细心呵护孩子,不让他们吃苦,可能会导致孩子对家长产生过度依赖的心理。即使孩子的生理年龄已经适合离开父母并适应新环境,他们的内心也会抗拒离开。由于父母很少为孩子创造与他人接触和相处的机会,孩子突然面临要适应幼儿园生活的情况时,会感到不知所措,这是导致他们适应能力差的主要原因。计划生育和家庭压力的影响下,大部分家庭只有一个或两个孩子。除了父母外,还有祖辈四人,所有成人都会宠着一个小孩,很容易养出娇生惯养的孩子。有些家庭甚至形成了只要孩子说什么就是什么的习惯。然而,孩子终将需要独立成长,这种教养方式只会让孩子未来的生存变得越来越困难,他们需要更长的时间来适应幼儿园生活。

2.2幼儿园方面

幼师在幼儿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负责照顾幼儿的生活和玩耍,并成为幼儿的保护者和导航人。大部分幼师都以较高的职业道德对待幼儿,用温柔的态度与包容心对待幼儿,鼓励他们、帮助他们,并尽力让他们适应幼儿园生活。然而,一些幼师可能会将个人生活中的不满或工作压力转嫁到幼儿身上,或者他们本身就缺乏足够的爱心,这会给幼儿造成心理压力。事实上,许多幼儿对幼儿园抱有期待,他们希望能够融入到幼儿园生活中,享受到家中没有的玩具和与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的乐趣。然而,一些幼儿园没有意识到幼儿的这些需求,他们采用统一的方式布置活动设施,导致所有班级的氛围几乎相同,难以满足幼儿的适应需求。这些情况对幼儿的心理健康有不利影响。因此,幼师应该以高度的职业道德和爱心对待幼儿,关注他们的需求,并加强与幼儿的沟通,以缓解他们的分离焦虑和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幼儿园也应该重视幼儿的个性化需求,提供多样化的活动设施,以帮助幼儿适应幼儿园生活。

3. 幼儿分离焦虑的应对措施

针对幼儿分离焦虑,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的应对措施。首先,家庭教育是重要的干预手段。家长可以通过提供稳定的家庭环境、建立健康的亲子关系等方式来帮助幼儿克服分离焦虑。其次,学校教育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学校可以通过提供安全的学习环境、培养幼儿的自信心等来帮助幼儿适应分离。此外,心理干预也是应对幼儿分离焦虑的有效措施。心理咨询师可以通过认知行为疗法、游戏疗法等方式来帮助幼儿缓解焦虑情绪。

3.1父母与幼儿多交流

  幼儿园对于幼儿来说是一个全新的环境,他们需要时间来适应这个新的生活方式。在幼儿园入园前后,家长应该与幼儿多进行沟通和交流,用爱来表达对幼儿的关心和支持。由于幼儿的年龄较小,他们还不懂得为什么要去上学,因此家长需要给他们一些启发和理解。绘本是一种很好的工具,可以帮助幼儿了解幼儿园的生活和活动,例如《我爱幼儿园》、《小阿力的大学校》等。这些绘本可以帮助幼儿建立对幼儿园的兴趣和期待,从而更容易适应新的环境。家长们在与幼儿沟通时应该注意纠正态度。他们应该认识到幼儿的成长是一个需要时间的过程,不能过于急躁和焦虑。家长需要给予幼儿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创造一个宽松和放松的环境。在幼儿园中,家长不应该立即询问幼儿的适应情况,而是应该给予他们积极的心理暗示。家长可以通过赞扬和鼓励来提高幼儿的自信心和适应能力。他们可以告诉幼儿,幼儿园是一个好玩和有趣的地方,有很多新的朋友和活动等待他们。这样的积极心理暗示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家长应该与幼儿多进行沟通和交流,用爱和理解来引导他们适应新的环境。绘本是一个很好的工具,可以帮助幼儿了解幼儿园的生活和活动。家长们也需要纠正态度,给予幼儿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创造一个宽松和放松的环境。通过积极的心理暗示,家长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这样的关怀和支持将有助于幼儿的成长和发展。

3.2家园共同干预

  在幼儿园期间,幼儿的分离焦虑表现包括哭闹和沉默。无论幼儿采取哪种方式,都需要引起幼师的重视。特别是对于身体较弱、年龄较小的幼儿,幼师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注。为了分散幼儿的注意力,幼师可以组织适合的活动,包括有趣、有挑战性的户外活动,以及吸引幼儿兴趣的玩具,尽力让幼儿融入游戏中,忘记分离焦虑。每个幼儿来自不同的家庭,生活环境和习惯各异,因此幼师需要进行多次家访,与幼儿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幼儿的喜好和习惯,为提前做好准备工作,提供适合的活动,减少幼儿对幼儿园的陌生感,从而提高幼儿的适应能力。此外,家长们也要多关心幼儿,在家园沟通中耐心与幼儿沟通。幼儿园教师应该与家长多进行沟通,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园中的表现,并多加解释,以减少家长的猜疑和担心。家长和教师可以共同分析幼儿的分离焦虑表现,以及应对方法,找出解决策略。鼓励家长在节假日多带孩子与外人接触,给予孩子独立生活和与他人交往的机会,同时平时要多与孩子交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家园共同努力,可以帮助幼儿克服分离焦虑,顺利适应幼儿园生活。

结论:

幼儿分离焦虑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问题,对幼儿的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了解幼儿分离焦虑的成因及应对措施,有助于预防和干预幼儿分离焦虑。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心理干预是有效的干预手段。在实践中,我们还需要综合考虑幼儿自身特点和环境因素,因地制宜地采取相应的措施。

参考文献:

[1]尹冬菊.小班幼儿分离焦虑引起的攻击行为的对策研究[J].家长,2022(22):169-171.

[2]梁润红.小班幼儿分离焦虑典型案例的分析与解决策略[J].广西教育,2022(10):42-44.

[3]陶婕妤.小班幼儿入园分离焦虑的家庭影响因素研究[J].华夏教师,2021(32):17-18.

[4]刘洋洋,曹凯悦.缓解小班幼儿入园分离焦虑的方法[J].幸福家庭,2021(19):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