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语文过程性评价的几点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16
/ 2

小学低年级语文过程性评价的几点思考

金燕飞

浙江省临海市回浦实验小学

摘  要:教育部倡导小学一二年级期末考试和考查推广非纸笔测试形式这让老师们忽视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本文通过对低年级语文学习过程评价存在的问题分析,提出了几点可行性的建议。

关键词:过程性评价  问题  策略

小学语文学业评价的目的不只是为了检测实现教学目标的程度,更重要的是为了检验学生的语文学习状况、教师的教学效果,从而落实“双减”政策,让每一个孩子快乐学习,幸福成长。一二年级推广非纸笔测试形式更加需要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一、低年级语文学习过程评价的现状

对于小学低年级语文学习的评价,大多数学校都是在学期结束,采用“游戏闯关”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语文终结性学习评价,让孩子们在学中玩,在玩中考,巩固课堂知识,改变传统的学业评价方式。

如某校2021学年一年级语文学业评价“欢乐游园会”,以部编一年级语文教材的知识为基本内容,以2011版课程标准的学段目标与内容为纲要,分为“识字、句子排序、背诵积累”三个模块让学生在情境游戏中快乐地去闯关完成。           

二、低年级语文学习过程评价存在问题

游考,虽然践行了教育部门倡导的一二年级期末考试和考查推广非纸笔测试形式,但形式单一,忽视了对学生整个语文学习过程的评价。

我们从学生学习过程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方式等方面,对一二年级语文教师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低年级学生语文学习过程评价存在以下问题:

评价目的存在偏差

一二年级老师对小朋友学习过程经常是抽查学生拼音、生字生词的记忆情况、课文的背诵情况等,忽视了学生学习过程中其他方面才能。

口语交际不够重视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只有 26.32%的老师,15.12%的学生认为教师经常评价的内容是口语交际,教师对于口语交际的评价重视程度不够。

1b1949f9cd02600c78e005ed6a510fb
评价主体不够全面

语文师在课堂教育中占绝对支配地位,他们既是教学内容的实施者,又是学科评价的主导者,缺少家长评价和学生间的互评和自评。

95b29291289d9b4779bf888bbcf66e2

反馈方式不够合理

教师采用集体的反馈方式向学生反馈评价结果所占的比例比较大,基本以期末“欢乐游园会游考卡”星级记录作为对学生一学期学业的终结性评价。

三、低年级学生语文学习过程评价改进的策略

对一二年级学生语文学习过程评价的现状分析中看出低年级语文学习过程的评价只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才能达到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一)丰富内容全面评价

小学低年级语文以兴趣为主,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评价不能脱离学习兴趣和习惯、口语交际、阅读、识字写字和写话等几个方面。

1、学习兴趣和习惯:包括倾听习惯、学习态度和专注时间(图3)。

         wps                     111            

图3                                        图4

每个班级制定一张“你追我赶”大擂台(图.4),帖在教室醒目处,对学生进行学习兴趣和习惯的评价。推行敲章与评价相结合的模式,学生喜爱上语文课:课堂注意力高度集中;举手发言积极;积极主动完成课堂作业;认真做好预习、复习;自觉进行课外阅读;均可在“你追我赶”大擂台上获得一颗奖章。

2、口语交际: 一二年级的语文课堂,学生除了回答老师的提问进行说话训练,语文书中每一课都有精美的插画,教师可以利用插图对学生进行看图说话训练。学生做到:①愿意与人进行口语交际,口齿清晰,大方得体,有礼貌。②能用流利通顺的普通话与人交流。③能把一件事情讲得有框架,结构合理,表达清晰,用词准确。④能仔细倾听别人说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能转述基本内容。能做到其中一点,即可奖励一朵小红花贴纸贴在语文书相应的课文里。

3、阅读:一二年级泛读为主,精读为辅。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读课文,背诵课文;能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句子,知道课文的大意,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喜爱读课外书,每天能安排时间看课外读物。可以阅读登记册记录,也可以亲子阅读视频打卡。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适时奖励“朗读之星”“阅读小达人”等小奖状。

4、识字写字、写话:写字姿势正确,态度认真,会仔细、工整、规范地书写每一课的生字。到二年级能写简单的几句话。每星期举行一次班级作业展示,同学之间相互评价,评选优秀的作业赋予奖励卡。                                                  图8

累积十颗章,十朵小红花,十张奖励卡或十张小奖状,均可以抽取一张刮刮卡,并兑    换相应奖励。刮刮卡的内容设为:文具(铅笔,尺子,橡皮擦 ,本子)一件,小玩具一个,小零食一份,当小组长一天,当领队一天(举班牌,大课间领跑,领读),免扫地一天,与喜欢的老师合影一次发朋友圈,当助理班长一天等等。学生兴趣盎然,根据每一项的得奖情况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梳理,教师也会清楚具体分析出每个阶段教学的得与失。

(二)灵活形式 多元评价

教师针对低年级小学生语文学习过程中的不同方面,遵循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综合评价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

1、“成长记录袋”评价

学校每学期给每个学生定制一个成长记录袋,用以收藏学生的学习记录卡、绘画作品、手工作品、课外阅读卡、老师发的奖励卡、奖状等信息资料。这些承载着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的信息资料,以“瞧,我多棒”,“小伙伴眼中的我”,“老师眼中的我”,“爸爸妈妈心中的我”等多元评价形式呈现,较好地实现自我评价、同伴互评、教师综合评定、家长参评等多样、互动、民主、开放的评价方式。

2、多形式的作业评价

作业形式一般有常规性作业、综合实践性作业、口语交际性作业及朗读性作业等。

如:综合实践活性作业,以“六一”节或传统节日活动为契机,一、二年级以铅笔书法、石头画、十字绣或钻石画、泥塑(盘子泥塑)等类别,通过教师指导、亲自设计、家长辅助,在体验式、情景化、生活化等多种方式下,让学生综合素质、学业素养评价的试卷变成童趣盎然的“艺术创意”作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检验习得的知识和技能。

3、分层测查知识评价

运用分类、分层、分散等不同的测查方法对学生进行评价是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学校在期中和期末,分类测查学生单元或单项语文知识的掌握情况。将测查内容按基本的、一般的、提高的编制三种程度的题目,由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测查,也可对学生进行单独测查或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测查。

重视对低年级学生语文学习过程的评价,不仅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还让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同时,这又突破传统评价中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注重了学生态度、习惯等综合素质考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