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化交接班制度用于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价值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7
/ 2

程序化交接班制度用于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价值评价

蒋永红

丹阳市人民医院手术室 江苏 镇江 212300

摘要:目的:探讨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引入程序化交接班制度的对减少交接班引发工作缺陷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手术治疗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方法的差异将其分为采用常规手术室交接班制度管理对照组(n=100)与采用程序化交接班制度管理实验组(n=100),对比两组护理缺陷发生率、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护理缺陷发生率为0.00%(0/100),低于对照组7.00%(7/100),P<0.05。实验组患者与手术信息交接、器械药品交接、特殊情况处置与记录单填写追责质量评分分别为(21.94±1.47)分、(22.14±1.52)分、(22.25±1.30)分、(20.23±1.45)分,均高于对照组(18.62±1.63)分、(19.42±1.65)分、(18.77±1.62)分、(18.20±1.57)分,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引入程序化交接班制度能够有效提高手术室护理工作的质量,有利于减少护理缺陷发生率,且能够提高医务人员对交接班工作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手术室;程序化交接班;护理质量管理;护理缺陷

手术室作为临床救治患者的重要场所,涉及科室广,人员流动性强,工作强度高,所面临的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复杂程度不一,且存在较多急诊手术情况,集中了急、危、重的特点,所以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不能出现纰漏,否则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1]。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做好细致、规范、全面的交接班工作对降低护理缺陷发生率有明显作用,但就目前手术室交班制度来看,管理仍然较为宽泛,护理人员的个人交班习惯以及交接班能力存在差异,容易发生交班内容遗漏的问题,影响了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有序开展[2]。近年来,不少研究指出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引入程序化护理模式能够有效减少护理纰漏,可实现护理流程的完善,故考虑可将程序化交接班应用于手术室交接班中。我院在引入程序化交接班制度后,手术室护理质量明显提高。本次研究以我院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手术治疗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就常规交接班与采用程序化交接班制度的效果做了一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手术治疗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常规手术室交接班制度管理对照组(n=100)与采用程序化交接班制度管理实验组(n=100)。对照组中男58例,女42例,年龄19~73(52.41±11.76)岁。实验组中男60例,女40例,年龄22~75(53.25±12.04)岁。两组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已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进行手术室交接班即可。

实验组则采用程序化交接班工作干预,主要内容包括:

(1)平诊手术交接班时,巡回护士应该按照以下程序完成工作:1)对设备工作状态进行检查,做好记录,与交班者核实,在存在异常时及时处理;2)按照手术要求进行逐项交接,如存在特殊情况应做好记录;3)共同完成对手术台物品的清点核实,如发生缺漏,询问物品取向,并要求补充;4)对标本进行核对;5)对手术进程、生命体征等的记录情况加以检查;6)交接工作完成后告知器械护士。(2)急诊手术交接班时,具体程序如下:1)核查急诊物品清点,并摘录缺项;2)对急诊手术室的一次性用具配置情况进行核查;3)核查标本;4)如为夜班、周末值班,需要进行手术间通道的检查;5)对物品缺项情况进行核查,明确去向,再次核实标本;6)交接交班者未能完成的工作;7)对正在开展的手术进行核查,并了解已通知手术准确情况;8)检查急诊手机的使用状态以及电量是否充足,交接急诊钥匙;9)做好交接记录并签字确认。(3)质量控制,在明确程序化交接班制度后,做好对手术室相关护理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对程序化交接班工作流程的认识,充分掌握具体流程、内容、追责、交接重点、注意事项等。建立质量控制小组,每月开展1次交接班质量追踪与核查,评价交接班过程是否存在纰漏,如果存在立刻提出并要求及时整改。

1.3观察指标

(1)比较护理缺陷发生率,常见无菌物品过期、对接遗漏、护理项目中断、缺漏器械、备用物品不全等。(2)比较交接班护理工作质量,分别从患者与手术信息交接、器械药品交接、特殊情况处置与记录单填写追责质量四个维度评价,分值均为0~25分,分值越高表示交接班质量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 结果

2.1两组护理缺陷比较

实验组护理缺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缺陷率比较   [n(%)]

组别

例数

无菌物品过期

对接遗漏

护理项目中断

缺漏器械

备用物品不全

总发生率

对照组

实验组

X2

P值

100

100

1(1.00)

0(0.00)

-

-

2(2.00)

0(0.00)

-

-

2(2.00)

0(0.00)

-

-

1(1.00)

0(0.00)

-

-

1(1.00)

0(0.00)

-

-

7(7.00)

0(0.00)

7.181

0.007

2.2两组交接班护理工作质量比较

实验组交接班护理工作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交接班护理工作治疗比较   (x±s,分)

组别

例数

患者与手术信息交接

器械药品交接

特殊情况处置

记录单填写追责

对照组

实验组

T

P值

100

100

18.62±1.63

21.94±1.47

15.126

0.000

19.42±1.65

22.14±1.52

12.124

0.000

18.77±1.62

22.25±1.30

16.754

0.000

18.20±1.57

20.23±1.45

9.497

0.000

  1. 讨论

手术室护理交接班工作内容多且复杂,容易发生护理缺陷,而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护理人员工作责任意识、专业能力不强,工作经验缺乏;另一方面则是规章制度不健全,操作流程随意性强,监督工作未落到实处[3]。采用程序化交接班制度,则能够有效解决传统交接班的工作所存在缺陷,其具体优势如下:(1)在制定交接班程序时,分别针对平诊手术与急诊手术设计,按照巡回护士、器械护士的工作责任明确交接班流程,可让护理人员严格按照该流程完成交接工作,提高了交接过程的流程化与规范性,可以统一制度为准绳,规范交接班工作。且该操作也减少了交接过程的复杂性,能够减少护理缺陷的发生率[4]。(2)在交接程序制定后,开展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则能够促使其尽快掌握交接程序,有利于其交接能力的提升。(3)建立质量控制小组,则能明确责任,发挥出监督的作用,可促使护理人员端正自身的工作态度,提高自身责任感与警惕性,可促使的交接工作形成良性循环[5,6]。本次研究结果中,实验组护理缺陷发生率为0.00%(0/100),低于对照组7.00%(7/100),P<0.05。实验组患者与手术信息交接、器械药品交接、特殊情况处置与记录单填写追责质量评分分别为(21.94±1.47)分、(22.14±1.52)分、(22.25±1.30)分、(20.23±1.45)分,均高于对照组(18.62±1.63)分、(19.42±1.65)分、(18.77±1.62)分、(18.20±1.57)分,P<0.05。

综上所述,在手术室护理中采用程序化交接班制度进行管理能够减少护理差错,提高护理质量,能够提高医务人员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张凤鸟.程序化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术患者希望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临床研究,2020,28(03):181-182.

[2]周海燕, 苗艳, 肖玲,等. 程序化护理在预防深静脉置管感染中的应用[J].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2018, 033(004):443-444.

[3]陈雯雯.分析胃癌根治术后患者应用整体程序化护理模式的效果及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02):149.

[4]于静芬.程序化护理在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围术期的应用观察[J].罕少疾病杂志,2019,26(01):21-22+28.

[5]胡娟娟, 高兴莲, 杨英, 等. 手术室护士和病房护士皮肤合作评估及管理在手术高危压疮患者中的应用[J]. 现代临床护理, 2018, 17(003):29-32.

[6]张莉香.程序化护理对改善普外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护理质量的作用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12(15):185-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