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景观规划中的生态优先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04
/ 2

城市景观规划中的生态优先策略研究

杨益宁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高新区项目孵化服务中心 内蒙古鄂尔多斯  017000

摘要:在城市化背景下,城市结构失衡的问题日益突出,环境问题也变得更加严峻。城市景观规划是一种综合性的设计活动,它涉及城市规划、环境科学、生态学、建筑学等多个学科。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景观规划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如何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前城市景观规划的重要课题,而生态优先策略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基于此,本文就城市景观规划中的生态优先策略进行分析探究。

关键词:城市景观;生态优先;优化策略

城市景观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随着城市化的加快,城市人口呈快速增加趋势,因此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的地位。然而,在城市化发展的过程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包括城市规模与公共发展空间的不匹配、过度依赖机动车的复杂交通体系、环境污染、能源浪费以及土地过度扩张等,这些问题对社会经济整体发展以及人们的身心健康产生了严重影响。如何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协调区域经济建设与自然环境间的关系,是城市规划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一、城市景观规划内涵和原则

1、景观规划的内涵

景观规划主要通过对周边自然、地理环境和景观生态要素等综合、系统进行科学研究,并综合考虑社会环境与自然的整体格局和发展变化过程。通过分析各自的形态功能变化以及景物结构功能之间错综复杂的联系机制,逐步展现出其独特的异质性,最终形成了多种景观特色。因此,需要科学合理地设计和构建生态化城市景观结构,以保持各种环境景观要素在功能空间和形态结构上的多样性。规划和建设的目标是展现出本地区特色的、具有独特风格的生态化城市景观,将这一项作为生态城市发展建设活动中必不可少的要素,充分展示出自然景观的环境价值、经济意义以及综合生产使用的效益,对于城市景观规划工作来说至关重要[1]

2、生态城市景观规划的原则

(1)优化城市规划体系布局原则

除了合理规划生态城市体系外,还需要关注、遵循城市规划建设的城镇体系原则以实现合理的规划布局。不仅要强调遵循各区域经济快速、科学、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还需以该城市中心地区为规划基础框架来设计布局各个城镇。通过确定城镇区域内的各个经济地位、等级划分以及区域规模、职能机构等因素,实现目标的同时,推动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科学繁荣,促进城市区域生态空间持续平衡快速发展。

(2)人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

为了实现人类居住地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需要通过整体生态与城市规划体系的建设,以大城市规划为基础,采取更加宏观、理性和客观的整体调控策略和城市规划,为了实现当地各类城市用地资源的开发规模和集聚城市人口规模的平衡发展,应综合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积极改造城镇人居环境资源,避免盲目修建广场、地铁车站和高楼大厦等[2]

三、生态城市规划的要点建议

1、根据具体实际制定生态城市规划

目前,建设生态城市的首要任务在于制定符合本土环境的全新生态城市规划。在生态城市规划研究中,应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借鉴其他地区城市生态建设的成功经验,不能简单的复制或抄袭,应该严格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情况,制定出最符合环境需求的新型生态城市规划。在设计生态城市中,需要准确把握战略全局并着眼于城乡长远发展,应从合理优化资源空间结构和调整产业布局方式入手,同时划定生态红线来保护生态区域。在推进城镇工业化建设和区域产业结构改造升级方面,可以发展特色的生态农业和休闲观光旅游项目;从促进资源有效利用的角度出发,应当推动新型节能材料产品的研发和应用,在市政绿化节水和农业生产灌溉方面,推进再生中水的综合利用,加快农村污水处理厂和循环水利回用设施的规划和建设。同时,还应不断加速城市生活垃圾的综合分类和自动分选、收集系统的建设,完善城镇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框架;为了推进宜居城市规划,着重推动新建城市绿地系统的建设,规范重要景观节点公园的设施。同时,从水污染的源头入手,加强对水源地排污口等的管理和保护。严格控制工业、农业和畜牧业领域的污染排放,建立科学有效的饮用水污染控制机制。

2、倡导积极推进生态文化建设

建设智慧生态城市,应该重视生态文明理念宣传,倡导文明、低碳、健康、环保的城市理念。同时,应该注重智慧生态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通过社区文化场所积极传播绿色文化和智能生态文化,鼓励居民在辖区内采用公共交通、绿色出行等低碳的出行方式。推行低碳社区、低碳园区和低碳城区一体化的运行模式,将现代化的低碳理念融入社区、园区和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中,同时鼓励居民积极参与。此举旨在推动居民接受绿色低碳化的现代生活方式和绿色消费行为,以加速构建现代生态城市模式。

3、加大城市绿色植物的覆盖率

尽管现代工业文明的快速发展能够在某种程度上促进城市的经济,但这同时也导致了城市建设中生态面积的减少,这对生态城市的整体建设质量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当进行城市生态系统规划和环境建设改造时,城市规划师应合理增加城市规划区内的绿化空间,以降低资源浪费并提升居民居住方式的健康舒适度。这种设计不仅可以减少资源浪费,还可以为人们提供绿色、健康和谐的居住环境。此外,还需要充分考虑城市规划区内生态环境功能的基本条件,并综合考虑区域实际环境情况,以制定更完善、合理和先进的综合生态系统城市规划编制方案。这样,区域城市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及设计内容将更加丰富、具有完整性。在项目实际施工设计管理的具体过程中,参与人员应首先明确城市生态居住区的规划编制目标和城市建设目标。同时,还应更好地设计城市独特的历史文明,更好地满足人们当今生活发展的需求

[3]

4、构建绿色交通

交通是我国城市建设管理的重要研究领域。因此,在生态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应重视绿色交通的设计和施工,以促进现代化城市事业的发展。在实际的生态城市规划管理和交通建设过程中,工作人员应该从我国城市发展和自身建设历史出发,对现代城市环境交通工程进行合理、有效地系统布局,这样可以确保城市生态交通规划和工程建设能够更加合理、顺利、科学地进行。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交通状况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经济生活水平。因此,应积极制定健康绿色、环保、经济合理的生态交通线路和通行规则,从而在确保城市运行安全、合理、稳定和健康的前提下,科学有效地减轻环节城市交通方面的工作压力。

结语

总之,城市景观规划对于生态城市的规划、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生态城市规划直接决定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速度,生态城市规划和城市景观规划是相互包含且共同影响的,良好有效的城市景观生态规划将显著改善城市的整体景观环境和格调,二者紧密结合起来,才能促进城市环境的改善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相思.城市景观规划中的生态优先策略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3,(24):19-21.

[2]王红英,郭声蒿.区域生态优先的城市滨水景观规划设计——以芜湖市滨江公园景观规划设计为例[J].现代园艺,2016,(04):115-116.

[3]张盛旺.城市景观规划与改建的生态性研究[J].中国园艺文摘,2016,32(01):128-129+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