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电气系统安装与调试课程为例的课程资源开发实践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07
/ 2

以电气系统安装与调试课程为例的课程资源开发实践研究

陈萍

江苏省如东中等专业学校  226400

摘要】:本文主要探究电气自动化系统安装与调试课程现状,分析德国双元制模式下,电气自动化系统安装与调试课程现状,探究中德AHK项目下,电气自动化系统安装与调试课程资源开发。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系统安装与调试;中德AHK项目;课程资源;开发研究

一、核心概念界定

中德AHK项目此项目是学校与德国工商大会(AHK)开展合作,将德国职业教育体系跨企业、跨学校双元制培养模式本土化,借鉴德国AHK考试体系与职业资格体系,促进中德职业教育合作,并按德国标准保证职业教育活动的质量,为中国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提供支持,促进中国现代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在双元制中,一元为学校,另一元为企业,合作班学生将从岗位职业能力要求出发,借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理念,重构课程体系,引入德国AHK考试大纲,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方案,创新双元制校企共建共育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AHK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得,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及综合素养,培养适应企业工作变化的知识性、发展性、高素质技能人才。

课程资源:课程资源是在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整个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包括教材、教师、学生、家长、以及学校、家庭和社区中所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有个性的全面发展的各种资源。本课题的课程资源指以数字形式发布、存取、利用的信息资源总和,专指五年制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核心课程——电气系统安装及调试的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开发:指教师为了反映教育理想和目的,符合社会发展需要,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并与教师教学修养的现实水平相适应的前提下,整合、利用、开发学校、家庭、社区教育资源的行为。本课题的课程资源开发包括精品课程建设、新型活页式教材开发、课程资源包(课程标准、电子教案、师生工作页、电子课件、试卷、习题库、教学视频)等。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基于中德AHK项目,学校开设机电一体化技术(中德AHK)班,是为了进一步促进学校教学体系改革,拓宽国际、校企合作,积极探索工业5.0、省市机电技术及高端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引进德国双元制机电一体化工培养标准以及德国AHK机电一体化工认证体系而建立的新型专业。在课程的开设上,不同于国内机电专业重机轻电的传统,专业课程特点是机械为基础、控制为核心,注重适应未来工业现场自动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按照现代企业对新型机电人才的要求,培养能够胜任企业机电一体化设备、自动化生产线系统集成、调试及现场管理工作的人才。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本专业行动领域核心课程有13门,涵盖零件手动加工、电气系统安装与调试、电工电子技术、气动液压系统安装与调试、电机控制与调速技术等。本课题主要选择了中德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第三第四学期开设的电气自动化系统安装与调试课程开展课程资源开发实践研究。

电气自动化系统安装与调试课程电气控制系统设计安装与调试》系统地介绍了电气控制系统设计安装与调试,并进一步对机床电气控制的基本电丁测量及典型机床电气图的计算机绘制作了详尽介绍。

二、研究现状综述与研究价值

如东中等专业学校江苏省内实施中德AHK项目较早的学校之一,积累了较多中德AHK项目合作经验,通过对接南通,服务产业的原则,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开发具有中德AHK特色的五年制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核心课程——电气系统安装及调试的课程资源,着力培养创新型应用技术人才,支撑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集聚行业优秀人才,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打造先进的行业标杆。课程资源开发依托本地装备制造业及五大工业园区,以此为产业背景和土壤十四五是南通在高平台上综合竞争力整体跃升的突破期,3+3产业集群、3大地标产业和8条产业链竞争力显著提升,以光机电、智能制造为基础的千亿级企业、国家级平台全面突破江苏省内有德资企业近1500家,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紧密对接包含机电技术、机械装备、机器人等智能控制产业生态链,伴随产业链发展和转型而借势不断成长。电气系统安装及调试课程是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学生的知识、技能、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非常有必要依托地方产业,开发课程的课程资源。

三、课程开发内容及思路

   (一)内容:

1.厘清区域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核心课程开发及应用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解析中德项目背景下电气系统安装及调试课程资源开发的体系构建、研究的路径与方法。

2.依托学校机电一体化技术师资团队,总结提炼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电气系统安装及调试核心课程的课程资源,含精品课程建设、新型活页式教材开发、课程资源包(课程标准、电子教案、师生工作页、电子课件、试卷、习题库、教学视频)等。

3.通过课程资源教学实践动态反馈修正,形成效度明显、特色鲜明的区域课程资源开发模式,

促进资源共享,同时为其他课程开发提供经验

(二)研究思路

1.问题导向。根据已有课程资源建设成果与实践经验,认真分析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使策略设计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

2.目标导向。根据科学研究的应有规范,客观分析研究背景、合理选择和借鉴现有理论和国内外经验,形成一定的课程资源开发成果。

3.理论建构。加强理论研究,推进课程资源开发的理论成果向实践形态的转化,切实提高策略与实践的契合度。

4.实践驱动。以实践为研究取向,形成资源开发的范式,为其他课程建设提供样板。

5.合作共享。建立由机电系牵头、学校相关部门支持、各相关企业的合作开发机制,提高共研水平,提高研究成果的分享性。

四、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相关媒体,收集整理已有的理论成果与实践经验,形成文献综述。为本课题提供研究的基础。

(2)调查研究法:通过走访学校、观察课堂、资料搜集、教学研讨等方式,对本地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需要的课程资源建设需求开展调查报告。

(3)行动研究法:在前期理论探讨基础上,对形成的基本观点与主要策略进行实践检验。

(4)经验总结法:根据实践研究过程中的具体情况,进行归纳与分析,使之系统化、理论化,并加以推广应用。

五、结束语

以中德AHK项目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核心课程课程资源开发为研究视角,从学生专业核心素养的角度,探寻课程资源开发的实践,为课程资源开发提供了一种可行的途径。通过研究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策略,为教师创造性的实施课程教学提供了实践操作的平台,为日常的课堂教学提供一定的支持和帮助。
 

参考文献:

[1]焦传浩.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车身电器课程资源开发[D].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2021.

[2]冯松.基于云平台的数字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以我校《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为例[J].时代汽车,2020(05):63-64.

[3]吴会琴,居海清.慕课背景下的“电机与电气控制”在线课程开发的探索[J].机械职业教育,2019(10):21-24.

[4]曹文博. 东营市中等职业学校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9.

[5]陶呈君.电气控制技术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人文意识[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9(14):81-82.

课题名称:基于中德AHK项目的课程资源开发实践研究--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核心课程为例,课题来源: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项目编号:ZNZZ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