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厂基建过程中的生产人员培训管理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09
/ 2

电厂基建过程中的生产人员培训管理的思考

王猛

潮州深能甘露热电有限公司  广东潮州  521000

摘要:近年来新建、扩建电厂项目较多,经验丰富电厂运行人员缺乏,生产准备人员大多数为新招大学生,电厂建设周期快,作者通过电厂建设过程中的人员培训过程总结,提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深入参与机组建设过程管理思路。通过全面深入电厂建设安装调试全过程的培训,生产准备人员特别是新招大学生快速成长,基建结束即成为公司运行骨干技术力量,在调试完成后顺利接管机组。

关键词:电厂基建;生产准备;培训;全过程

1   引言

传统电厂运行人员培训往往是通过运行机组的技术熟练员工以老带新的方式进行培训,运行机组稳定,故障率低,新员工培训时间长,效果不理想。新建电厂周期短,调试完成后在新员工较多的情况运行人员难以及时接手机组。本文通过参与某项目建设2*100MW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电厂全过程的生产准备人员培训管理工作,总结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深入参与机组建设过程管理思路。

2   背景

今年来国内新建电厂项目较多,特别是分布式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联产项目居多。电厂运行技术人员因倒班特殊性,人才流失率较大,大学毕业生愿意从事电厂运行的学生比例逐年降低。据广东省内多个新建电厂项目现状的调查,新建扩建电厂的项目均存在运行生产技术人员储备不足的问题,面临仅有少量经验的电厂运行技术人员带领大量刚毕业的校招大学生组建生产准备部的局面。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建设周期一般在12—15个月内,调试完毕即交由生产准备人员接手进行生产运行。如果在整个基础建设过程人员培训不到位,会对电厂正常安全稳定生产运行带来困难。电厂建设过程包括前期初步设计、设备招标,后期安装、单体调试、分系统调试、整套调试、试生产和移交等过程,让生产准备人员特备是校招大学生参与整个建设周期内,深入快速对新员工的培训形成熟练技术人员有极大的优势。

3   项目和生产准备人员情况

某项目的AE64.3A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的主机安萨尔多AE64.3A型燃机为国内国产化首台套机组,国内可参考的经验较少,且汽轮机、锅炉、发电机三大主机设备均为厂家在国内首次为此机型研发配套产品。生产准备部运行人员多为经验不足的校招大学生,为人员培训工作带来巨大挑战。项目前期生产准备部组织了理论讲课、同类型电厂实习、仿真机实习等培训,但因新员工较多,总体技术水平仍未达到要求。

生产准备部根据实际情况提出生产准备人员全员、全方位、全过程深入参与机组建设过程管理策略。

4   项目初期参与设备采购技术规范书编审

电厂建设过程中各主辅机设备采购技术规范书是由项目工程部技术专工主导。为使生产准备运行人员深入了解到各设备的特点,在项目初期把生产准备运行人员分组全面参与电气、锅炉、汽机、燃机等专业的主辅设备厂家调研、选型分析和设备技术规范编审工作。

通过此过程,生产准备运行人员特别是新招大学生深入了解到各系统设计思路,各设备的选型原因,各厂家设备的状况。此过程中生产准备人员,特备是对新招大学生电厂设备原理的培训效果远远大于成熟电厂按部就班的培训效果。一些生产准备人员根据此过程总结多篇有一定理论水平技术分析。

5   参与设备安装、单机调试阶段

通过在项目初期的培训,在设备安装、单机调试阶段生产准备部全部新招大学生分电气、燃机、锅炉、汽机、热控5个小组协助项目建设工程部,深入现场监督和跟踪设备安装,参与到单体调试和现场安全管理中,每日总结分析内容见表1。其中设备安装进度内容示例见表2.

每日分析总结包含内容

序号

内容

1

跟踪人员信息、日期、内容、设备

2

现场设备安装进度

3

未安装设备

4

涉及图纸与现场对比

5

现场问题总结

6

现场设备安装图片

表1每日分析总结包含内容

#1燃机安装

步骤

内容

状态

1

现场初始安装位置保持燃机清洁

已完成

2

基础检查

已完成

3

安装浇灌压气机和透平支撑底座

进行中

4

将中心导向支撑放入基础预埋孔

进行中

5

吊装燃机至燃机支撑

(压气机支撑底座未二次灌浆)

进行中

表2设备安装进度示例

通过此过程大部分新员工见证了电厂设备整个安装过程。生产准备部人员把握了各设备的内外结构、安装过程、单体运行特点和安装中遇到的问题。所有每日巡视分析总结均存档作为资料以后备查。其中相关图片资料中包括设备内部结构,特别是一些只有施工中可以了解到的一次二次灌浆等难得一见的工序图片可以后续其他人员的学习资料。

6   分系统、整套调试阶段

在分系统、整套调试前,生产准备部人员搜集其他电厂机组的连锁逻辑,依据设计院文件和厂家资料编制了机组逻辑定值初版。经过部门内部审核后,组织调试单位、监理单位针对机组DCS控制系统控制逻辑的审核。经过审批后最终形成终版逻辑和定制。生产准备人员特别是校招大学生在整个过程深度参与每个逻辑的讨论,确定定值设置的依据。此过程使生产准备人员深刻了解了机组控制的连锁关系,把握了控制系统控制机组的逻辑程序。

在每个分系统和整套启动的操作过程中,均为生产准备人员搜集厂家说明书、调试方案和其他电厂的参考资料首先编制操作票,并和调试单位、监理单位一起讨论审核操作票后在调试单位的监督下所有DCS操作均为生产准备人员操作。在倒送电、酸洗、吹管、燃机启动和汽机冲转等首次操作中均一次成功。此过程使生产准备人员熟悉了操作机组的操作流程。

项目在完成机组96小时连运后,生产准备运行人员即接管机组。基建期间新招大学在系统、机组启停中的操作、故障处理等综合能力远远高于成熟电厂同样时间培训的学生。并在运行过程中发现了多个影响机组稳定运行的隐患以及数十项节能优化建议。基建时的大部分新员工已成长为公司运行和检修的技术骨干力量。

7  整套调试期间的人员安排

整套调试期间,机组全面启动运行,适合培养全面人才。根据机组调试时间的特点,部门在整套调试阶段生产准备部组织临时小组,共分电气、汽机、锅炉、燃机4个专业小组,全天候、全过程作为运行调试专业负责人直接对接调试单位,实施过程中临时小组人员成为设备和调试单位之间的联络核心。同时部门规定了所有的DCS操作均有生产准备人员操作,调试单位作为直接负责单位进行监护和指导。

临时小组经过一套机组的调试过程后对单专业的系统,机组的启停故障等均非常熟悉。在其他机组调试过程安排小组成员中轮换专业。调试结束后小组成员均成为全专业操作能手。运行期间运行部的值长、主管绝大多数为基建时期的校招大学生。

8   操作卡、APS

近年来电厂总体收入水平下降,导致部分区域电厂人员流失率每年达到20%以上。技术人才的培训速度赶不上流失速度。为加快人才培养,本项目组织技术力量针对全厂所有的设备编制了设备、系统启停操作卡。系统操作卡简单明了,部分设备、系统经短期培训即可操作。同时完成了机组一键启停APS逻辑顺控操作程序,缓解了人才培训的压力。

9  结论

目前在建机组多、熟练生产人员紧缺的情况下,生产准备人员特别是针对新招大学生采取全方位、全过程深入参与机组建设调试的管理策略,使新员工经过了解设备系统设置的目的、熟悉设备系统的结构原理、明白控制系统控制设备的程序和操作顺序以及经历调试过程各种故障的处理后,能快速成为有经验的技术人才。此管理培训经验在新建电厂过程中值得推荐。同时面对电厂人才流失率较大的情况,简明的设备启停操作卡,APS一键启停的思路可以推广。

参考文献

[1]钱琳轶. 在岗培训——电厂生产人员培训的新思路[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22):162-163.

[2]刘烈,邓振国. 系统化培训方法在核电生产人员培训中的应用研究[J]. 科技风,2014,(20):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