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集束化护理联合空肠营养支持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18
/ 2

早期集束化护理联合空肠营养支持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

林国娥张婷 

丹阳市云阳人民医院 江苏丹阳  212300

【摘要】目的:探析早期集束化护理联合空肠营养支持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84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观察组(早期集束化护理+空肠营养支持),比较两组的治疗情况、营养指标、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腹胀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护理后ALB、Hb、P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实施早期集束化护理与空肠营养支持能够改善营养状态,减少不良反应,加快病情恢复。

【关键词】早期集束化护理;重症;颅脑损伤;空肠营养支持;应用

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病情程度较重,且起病危急,会引发多种并发症,具有较高的病死率。治疗过程中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机械通气治疗、抗休克等,容易引发诸多不良反应,增加治疗难度,且患者的营养状态也会受到影响,不利于病情的恢复[1]。因此,有必要选择一种有效的护理措施,以降低治疗期间可能发生的不良事件,加快病情恢复。故此,本次研究选取84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对比研究,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22年7月~2023年2月我院收治的84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男24例,女18例,年龄42~75岁,平均年龄(57.84±2.65)岁;观察组42例,男25例,女17例,年龄44~73岁,平均年龄(58.16±2.73)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包括常规健康指导、体位、管道、排痰等护理。观察组实施早期集束化护理联合空肠营养支持,其中早期集束化护理:为了避免交叉感染,护理人员在接触患者前后均要严格进行手消毒;抬高床头30°~45°,避免发生误吸;帮助患者进行肢体被动运动,或者清醒状态指导患者进行主动运动,预防发生压力性损伤、下肢深静脉血栓事件;保持导尿管的高度与尿道平齐,固定于大腿内侧,预防管道压迫,标记好各类管道,做好管道消毒处理,避免发生感染;每日评估患者的症状、状态,若出现喷射性呕吐、血压升高、心率减慢等,需要考虑为脑疝、颅内水肿情况,若出现躁动、血压下降、心率加快等,则首先考虑为脑出血[2]。空肠营养支持的内容包括:为了避免肠道菌群失调,将益生菌制剂加入到肠内营养液内,同时做好营养管的维护,使用前后均用温开水进行冲洗;定期清洗鼻腔、口腔,避免发生感染、口腔溃疡等,若已发生则及时遵医嘱用药处理;营养泵的输注速度需结合患者的耐受情况适当调整,营养液保持恒温,做到现用现配。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包括住院、机械通气、腹胀缓解等时间,以及护理前后的营养情况,包括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前白蛋白(PA) ,并统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8.0软件,计数用(%)表示,计量用(x±s)表示,各行χ2、t检验,P<0.05统计学成立。

2结果

2.1治疗情况

观察组各指标均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两组治疗情况比较(x±s,d)

组别

例数

机械通气时间

住院时间

腹胀缓解时间

对照组

42

7.12±1.96

23.08±5.21

6.20±1.91

观察组

42

5.09±1.32

18.27±3.42

4.04±1.37

t

5.167

5.206

5.548

P

<0.05

<0.05

<0.05

2.2营养情况

护理前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则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前后营养情况比较(x±s,n=42)

组别

时间

ALB(g/L)

Hb(g/L)

PA(mg/L)

对照组

护理前

32.95±4.38

108.67±8.06

180.35±18.70

护理后

34.08±4.43

120.71±7.88

187.35±19.54

观察组

护理前

32.89±4.42

108.76±8.12

180.41±18.57

护理后

38.02±3.86

128.65±8.21

203.57±21.53

2.3不良反应情况

对照组出现腹泻2例,吸入性肺炎1例,恶心呕吐2例,腹胀5例,总发生率为23.81%(10/42);观察组出现腹泻1例,腹胀1例,总发生率为4.76%(2/42),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χ2=5.482)。

3讨论

集束化护理的理念是将经过科学证实的有效干预措施应用到护理中,将主动变为被动,针对性的预防问题,属于主动预防护理模式[3]。结合循证医学证据与患者具体病情实施科学、合理的措施,能够进一步优化护理服务,加快疾病的恢复[4]。空肠营养支持的作用是维持肠道的正常功能,保证营养物质全面吸收,提高患者的健康水平,从而改善预后效果

[5]。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实施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腹胀缓解时间明显缩短,ALB、Hb、PA水平显著提升,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表明将早期集束化护理与空肠营养支持联合应用于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治疗,可提高机体营养状态,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加快临床症状的改善,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加快病情的恢复,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措施,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叶,巫秋霞,苏翠群,等. 集束化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留置鼻肠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基层医学论坛,2022,26(24):42-44.

[2] 华道蕊,辛庆昭,李迎光. 人工气道集束化护理在ICU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民康医学,2022,34(20):176-178,182.

[3] 李华菊,郭燕. St Mary's集束化护理方案对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气管切开患者的应用效果[J]. 河南医学研究,2021,30(9):1725-1727.

[4] 路彦景,房妲妲,刘燕. 鼻空肠管营养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2023,29(7):93-96.

[5] 张超. ICU病房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应用鼻空肠管肠内营养的探讨[J]. 中华养生保健,2021,39(17):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