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中建设单位工程管理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18
/ 2

建设工程中建设单位工程管理策略研究

杨翠

武城县自然资源综合服务中心

摘要:在提高工程管理水平的过程中,建设单位首先需要正确认识工程管理对建设工程的重要性;其次应了解工程管理的内容,并进一步明确各环节的管理目标;最后应采取有针对性的策略,以保障工程管理效果,实现工程建设目标。基于此,本文就建设工程中建设单位工程管理策略展开研究,以期为保障建设工程的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建设工程;建设单位;管理策略

引言

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对建筑行业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加。虽然从某种角度上看促进了行业的进步,但很多建筑企业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并没有更加了解市场发展趋势和自身情况。在清醒准确意识的情况下,仍沿用传统的管理体制进行项目建设,安全事故频发,施工质量得不到有效提升。

1施工管理在建设项目中的重要性

1.1施工管理决定施工水平

企业管理的好坏直接紧密关联到企业的经营效率、信誉乃至生死存亡。建设项目单位一定要具备相应的技术装备,关键在于自身的技术实力和技术能力,以及组织管理能力。

1.2建设项目各具特色

建筑种类繁多,风格各异,对施工的要求也各不相同。施工受到气候的严重制约。同时,施工时多道工序交叉施工,综合应用多项新技术,工序重叠较多。施工过程一定要严格控制。为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从而满足工程的质量要求、通过采用功能的要求和降低造价的要求。

1.3施工工艺更完善

随着中国建筑业的蓬勃发展,形成了大量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同时承建的新工程可能结构更复杂、结构形式更独特、更创新的室内装饰,从而造成施工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技术的不断进步,新工艺的主要设备越来越完善,对过程控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使得施工的控制越来越关键。

2建设单位工程管理策略

2.1明确项目管理目标和方向

明确的项目管理目标和方向是建设单位统筹规划工程管理的重要基础。首先,在工程管理期间,建设单位必须明确统一领导决策,在制订项目计划和管理方案、确定管理目标和任务时,坚持以保障建设工程顺利实施为原则。其次,建设单位应持续完善工程管理的内容,细化项目计划、施工进度、资金、工程质量及安全风险等的管理目标和任务,以提升工程管理的全面性与有效性。例如,在资金管理过程中,建设单位要全过程记录、全方位审核所有收支,以确保资金流动合法合规、路径可追溯。

2.2加强人员管理

不管什么样的人才是根本,首先是选对人,用对人。不同的工作对人才有不同的要求。他们一定要发挥他们最好的才能。要努力做好一份一专多能的工作。精简人员,进一步提升管理技能。其次,要激发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人的积极性,就是人能主动做事,能主动发现困难和问题。公司对他们的理解和帮助,使他们形成认同感,把公司当成自己的家,使他们主观上想为公司做事。这样,他们就会竭尽全力为公司争取利益。再次,绩效考核是激发人们积极性的有效手段。激励和绩效考核是做好一件事的两种方式。

2.3工程施工阶段造价管理措施

一是合同管理。加强合同管理,明确合同条款、约定支付方式、结算标准等,确保合同合法、合规、合理。合同是施工阶段造价管理的重要依据,需要明确合同条款、约定支付方式、结算标准等,确保合同合法、合规、合理,避免因合同约定不清而引起的纠纷和额外费用;二是施工组织设计审查。对施工组织设计进行审查,确保施工的合理性和经济性,避免施工中的浪费和额外费用。施工组织设计是施工阶段的重要文件,直接影响施工的合理性和经济性。需要对施工组织设计进行审查,确保施工的合理性和经济性,避免施工中的浪费和额外费用;三是进行工程计量。确保工程量的准确性和合理性,避免工程量的虚高和超支。工程计量是施工阶段造价管理的重要环节,需要准确记录工程量,确保工程量的准确性和合理性,避免工程量的虚高和超支;四是支付结算。按照合同约定和计量结果进行支付结算,确保支付的准确性和及时性,避免支付的超支和延误。支付结算是施工阶段造价管理的重要环节,需要按照合同约定和计量结果进行支付结算,确保支付的准确性和及时性,避免支付的超支和延误;五是工程变更管理。对工程变更进行严格管理,避免变更引起的费用增加和工期延误。工程变更是施工阶段常见的问题,需要对工程变更进行严格管理,避免变更引起的费用增加和工期延误。总而言之,在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应加强合同管理、施工组织设计审查、工程计量、支付结算等措施,确保造价得到有效控制,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

2.4加强现场监理,强化质量意识

加强建筑工程的现场监理和强化施工方的质量意识是保障工程质量的重要手段。通过对建筑工程现场实施严格的监控和检查措施,能够及时发现施工中的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解决,避免对工程质量和安全性带来的潜在风险。同时,现场监理也可以促进建筑企业和施工队伍的合作和协调,使工程各方能够更好地协同作战,提高工程管理效率和施工质量。强化施工方的质量意识也是提高施工质量的关键。建筑企业和施工队伍应该树立质量导向的思想,将工程质量视为生命线和核心竞争力,不断提高自身的质量水平和质量意识。在实际操作中,应该采取多种措施来加强质量意识方面的工作,可以帮助建筑企业和施工队伍更好地把握施工质量的核心要素,促进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的不断提升。还需要进一步改善监管机制和加强相关部门的监管力度,确保施工都符合技术规范和标准。建筑企业和施工队伍也应该在实际操作中积极推行绿色施工、安全施工、精细施工等理念和技术措施,以提高工程质量和安全性。只有通过多方面的措施,才能够全面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水平和安全性,为建筑行业的持续发展注入生机与活力。

2.5提高对财务管理的重视度

财务管理工作与企业长久健康的发展密不可分。因此,建筑企业必须重视财务管理。财务管理工作是指对建筑企业涉及财务的业务有一个全面整体的管控,主要包括营业预算管理、财务预算管理及投资预算管理这三个方面的工作内容。其中,营业预算管理作为企业正常运营的重要指标,把控与监管整个企业所运营的项目,主要任务是对运营项目的内容、运营预期的损益及运营成本的变动等方面进行准确的估算,从而为企业后续正常运营提供基本的保障。财务预算管理主要是对企业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及财务状况等方面进行估算管理,主要目的是有效地控制企业内部的资金流动,从而科学合理地管控企业的资金周转。这样一方面能够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降低资金滥用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也是对企业收益最大化的保障,有效地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该企业是否能运行顺利,优质的财务管理对该企业未来长久健康的发展起着较为重要的促进作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建筑行业在标准化发展的过程中对建设单位提出了更高的工程管理要求,建设单位必须正确认识自身的责任与义务,进而在明确工程管理内容的基础上采取有针对性的提升策略,以不断提高自身工程管理水平和质量,为进一步提高工程效益奠定有力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双辉.建设工程中建设单位工程管理的策略研究[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22(24):86-88.

[2]葛超.加强建设单位工程管理的有效方法探讨[J].砖瓦,2020(7):144-145.

[3]徐凯.建设工程中建设方工程管理的实施策略研究[J].现代物业(中旬刊),2020(1):158.